课程缘起
玺诺:“我的书包里有月饼,挺好吃的呢!”
婉仪:“我知道你为什么有月饼,因为要到中秋节了!”
梓萌:“啊,你的月饼好吃吗,可以给我尝一下吗?”
国灏:“我明天给你带一个,我家里有。”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社会领域指出的:利用传统节日向幼儿介绍我国的传统文化,让幼儿感知文化的多样性。一句“送月饼”的闲谈偶然地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更多的孩子加入到话题中来,恰逢中秋前夕很适合开展有关月饼的活动,于是,追随着孩子们的兴趣,从“月饼”这个传统美食入手,就此展开我们的中秋月饼之旅......
中秋大调查
孩子们和爸爸妈妈一起对中秋节进行了调查,知道中秋节代表了团圆,要和家人一起吃月饼、吃团圆饭。
星晚:“中秋节除了有祭月的习俗,还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玩花灯呢!”
昱瑆:“我知道中秋节要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在一起吃饭。”
知行:“我知道中秋节可以赏月呢!”
中秋故事会
一次自主游戏的时候,书柜里一本绘本《从前有个月饼村》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我们结合即将到来的中秋节,将“月饼村”的故事娓娓道来……让孩子们进一步了解中秋节的习俗。
结合幼儿的兴趣,我们设计了问题小清单。
问题小清单:
1.月饼有哪些味道呢?
2.月饼有哪些形状呢?
3.月饼包装袋上的图案一样吗?
寻找月饼之旅
为了让宝贝更好地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同时促进家园共育的开展,我们邀请爸爸妈妈带宝贝一起去超市寻找月饼,解答孩子们的疑惑。
月饼大调查
孩子们在超市里找到了各种各样的月饼,并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记录在了表格里。
分享交流会
孩子们带上自己和爸爸妈妈合作完成的调查表,进行了月饼大分享。
《指南》中指出:“鼓励和引导孩子学习做简单的调查记录,并与他人交流分享”。调查表的使用使我们能了解孩子们的已有经验,通过分享活动让孩子之间交流经验,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求知欲。
话月饼·迎佳节
童谣:小月饼
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
让孩子通过艺术活动了解月饼的来历,制作过程以及代表的意义,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孩子的表演能力;培养孩子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加强孩子的集体观念。
我是月饼设计师
在一次次的创作中,宝贝们的“月饼”终于完成了,大家脸上都洋溢着笑容。一场简单而又热闹的制作月饼游戏,给孩子们带来了无穷的快乐,与同伴之间的交流,分享促成了团队合作的精神。
月饼的秘密
知行:“我看到月饼上还有字!”
可欣:“老师这个月饼也有字,还有图案呢!”
逸涛:“这个月饼上有个房子。”
为什么有的月饼上有漂亮的花纹,有的月饼上还有字呢?于是一起来寻找月饼图案的秘密。
原来月饼上的图案代表着吉祥如意,还有还很多花纹都寓意着美好团团圆圆的意思。
品尝月饼
课程总结
本次课程活动,通过话、观、绘、品、做等方式,让孩子们回溯传统、感念当下,庆祝美好,一起度过了祥和美好的中秋节。在活动中,孩子们学会了互帮互助、积极求知、不懈探索、认真观察……这些珍贵的知识和技能,将伴随孩子们在成长的道路上一路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