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内疚式教育?在心理学上对应的概念是“愧疚诱导(guilt inducement)”简言之就是通过让孩子感到内疚来达到控制孩子的效果。
这样的内疚教育是不是让人似曾相识?“我辛辛苦苦工作都是为了你能上个好学校,你还不快背书。”“如果不是因为你我早就离婚了。”“为了你,知道我花了多少钱吗?
诸如此类的教育方式数不胜数。因其数量众多而被多数人忽略其中的弊端,认为这是正确的行为。可是内疚教育真的好吗?作家刘娜说:“中国式亲子最大的问题,是父母无处安放绝望无助的自己,打着‘还不是为了你,我才牺牲了自己’的名义,让孩子在愧疚中,一生过得拧巴又委屈。”
你永远不知道一个乖孩子的内心深处压抑了多少委屈和愧疚。内疚式教育带来的后果。第一,孩子会失去快乐的能力。第二,孩子会忽视自我需要,不敢索取,只懂压抑。第三,孩子会在内疚感的影响下惩罚自己。
那么内疚式教育是如何产生的呢?苏珊.福德沃《情感勒索》中说,利用“负罪感”等情绪向他人实施情感支配的人,本身对外界环境缺乏信任。即家长本身就存在一定的情感缺失,或许是需要寻求安慰感和平衡感,寻求认同。我们该如何做。
首先家长要正确的引导孩子而不是情感绑架。不能打着我为你付出的口号来“PUA”孩子。他们需要独立人格。在家长朋友将抱怨的话说出口前,请让自己冷静,无心的话最伤人心。试着冷处理。做一个理智温和又有力量的家长。
其次,家长要分清,延迟满足和压抑的区别。不能每次都拒绝孩子的合理需求,久而久之会使他们自卑、缺少自信、自尊心受损。最后教育孩子保护自己,做好情绪梳理。丢开思想包袱,健康快乐的成长。要勇敢对自己说:“我不该为他们负责,我不该有心理包袱。”家长和孩子都需要“自洽”。即,将自己的情绪合理化,对事情的归因处理一定要做好。归因到实际的可操作的层面,而不是归因到情感上,只有包袱。
内疚会增强孩子自省能力,会增强同理心,思想更全面。可是过度的内疚教育会形成无数锁链,束缚孩子心灵,使其止步不前。愿每个人都能温柔而坚定,与自己和解,与未来和解。
撰稿:徐明霞
初审:王 敏
复审:马 星
终审:刘少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