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觉三夏尽,时序已新秋”。一场场淅淅沥沥的秋雨降临,校园的寒意渐浓。为了进一步提高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能,深化课堂教学品质,营造教师间教学交流、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银川市兴庆区第十七小学于2024年9月11日开展了以“立足课标,聚焦课堂”为主题的语数英三科教研活动。此次活动邀请了北京市专家吴亚滨教授入校指导。全体语数英老师参加,收获满满。
第一节课由马秀琴老师执教《认识几时几分》。首先,马老师引导二(7)班学生复习整时,并发出质疑:“9时多是9时多几分?”学生结合自己的认知进行思考,从而揭开新课。从认识分到感悟时与分的关系,再到认识几时几分,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学生们不断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本节课创设了师生交往互动的教学过程,在完成各项教学目标的同时,给在场的老师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
针对这一节课,吴教授通过人工智能课堂观察出示了课堂各项数据,并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一是要以学生为中心,抓住生成性资源,深究学生出现错误的原因,从学生视角出发设计教学过程,教师要“蹲下身子看学生”。二是教学要回归真实世界,教师要积极创设生活情境,唤醒学生学习的生活经验。
第二节课由李晨老师带领三(4)班全体同学学习《秋天的雨》。
李老师先带领学生们通过字词检测和观看视频回顾了上一节课的内容,然后通过合作学习,让学生们交流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感知秋天的颜色多、气味甜、声音美。课堂上,孩子们朗读声音洪亮,感染力强,回答问题积极活跃。
评课中,陈立红老师说,李晨老师的教案设计巧妙,能够关注到学生的朗读,以读促悟。
随后,吴亚滨教授从语文备课和课堂呈现两个方面进行了细致的评价。第一,肯定了李晨老师及备课团队在磨课时花了很多的功夫,作出了很大的努力,收获很多。第二,指出依据新课标,要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抓住单元语文要素的关键,对学生的朗读要做出积极的反馈。第三,吴教授通过运用人工智能课堂观察,向大家展示本节课各个环节的亮点和操作数据,为教师复盘带来了新的技术指导。比如,人工智能统计了本节课上出现的课堂教学词云。教师根据出现的高频率词对照学习目标,便可以进行教学反思,时刻调整教学思路,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少走弯路。
下午第一节课由杨静老师执教Unit1 How can I get there?Part B let's learn&let's talk。杨老师的课堂设计新颖,创设了丰富的教学情境,而且教学活动多样。层层深入的学习活动不仅帮助学生调用了原有的知识,还给予了同学们充分展示的机会。
整节课,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进行了有层次的听说读等语言技能训练,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增进了师生配合的默契。
通过分析各项课堂观察数据,吴教授对杨老师的课堂给予了充分肯定:教师基本功扎实,教态亲切自然,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准备充足,并且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新思维、新策略。
下午两节课后,吴亚滨教授为全体教师开展了以《成为面向未来的教师》为主题的讲座。吴教授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目标的发展、理论发展、形态发展、理解新教学、理解课程、理解AI、理解考试等八个方面分析了当下教师所面对的问题和形势,引导教师尝试运用人工智能课堂观察辅助教学,让人工智能成为教学的助手,加深学习内容,让每节课上得更好。
新学期,新起点,新挑战,新希望。在教研的道路上,我们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充分运用人工智能进行课堂观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投入到每一天的教学与工作中。让我们携手并进,在研途上筑梦,在智启中前行,共同书写小学基础教育的新篇章!
图文编辑:黄瑞瑞
素材来源:语数英教研组
初审:马金凤
复审:金利 张瑞娟
终审:陈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