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中秋假期安全教育

梁贞
创建于2024-09-11
阅读 2632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尊敬的家长朋友:

        您好!金九银十,花好月圆,又是一年中秋至。中秋节是团圆的日子,每逢中秋,皓月当空,家家户户欢聚一堂。在这个节日里,孩子们祭月、赏月,一起玩花灯、猜灯谜,共享团圆之乐。为确保贵子女能过一个安全的中秋假期,现将有关要求告知如下,请您和学校一起做好孩子的安全教育工作。

放假时间

    

        2024年9月15日——9月17日放假,共3天

    

返校时间

    

        2024年9月18日(星期三)

一、用电安全教育

        家里电器繁多,家长要对孩子做好用电安全教育,教孩子学会使用电器。

(1)正确认识电器及开关:

        要带着孩子认识各种电器及其使用方法,知道如何安全地开关电源。最重要的是,认识电源总开关,在关键时候学会切断总电源。或者让孩子尽量远离危险的电器,避免发生意外。

(2)学会正确使用电器:

        碰触电器、开关电源、插拔插头时,一定要保持双手干燥,不能碰触电源插座内部。用完电器后要及时关掉电源,不要拉扯电线,更不要随意玩弄。

(3)学会正确应对意外:

        一旦电器发生短路时,不要惊慌,找大人查清原因。如果有电器发生火灾,要先切断电源再抢救,切忌直接用水灭火。如果有人触电,不要贸然施救,在切断电源的前提下再抢救,或者拨打120求助。

二、消防安全教育

        家长教会孩子合理用火、正确防火、禁止玩火,才能保证好孩子的安全。

(1)禁止孩子玩火:

        家里的火柴、打火机、煤气、酒精等等易燃易爆物品要放在远离孩子的地方,定期检查其安全性,避免孩子玩火。家长一定要多监督,跟孩子说清楚玩火的危害,避免火灾的发生。

(2)学会自救与逃生:

        发生火情后,不要记挂着家中的物品,应该第一时间逃生。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着腰避开烟雾,往开阔的地方逃生,最好不乘坐电梯,不要跟人群拥挤。

        条件允许的话,一旦发现火灾,就力争将火灾消灭在初期阶段,学会根据不同的火情使用相对应的灭火方法

三、交通安全教育

        中秋节期间,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外出,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保护好自己和孩子的安全。

(1)行走时要做到: 红灯停,绿灯行,行人要走人行道,过马路要走斑马线。 不可以在马路上横冲直撞,不可以和他人拥挤推搡,更不可以在路上爬车、追车、强行拦车或砸车。 家长要以身作则,遵守交通规则,给孩子做好榜样。

(2)乘车时要做到: 要选择正规的交通工具,不坐“三无”车辆,不坐超载车辆。 在车厢内要扶好或做好,不能追逐打闹,不能大声喧哗,更不能将身体任何部位伸出车窗外。 家长开车带孩子出行时,一定要提高安全意识,拒绝醉驾、疲劳驾驶,也不能边开车边做其他事情。

(3)骑车时要做到: 未满12周岁的儿童,不能在马路上骑车,更不能在路上学骑车。骑车时最好走自行车道,靠边行驶,双手不能离把,不能撑伞骑车,不能骑车带人。 要和其他车辆拉开距离,特别是小轿车、公交车等等,切忌一味争先。

四、防溺水安全教育

现在天气炎热,气温较高,预防溺水不可以松懈!不管是外出游玩还是在家休息,我们都要承担起教育和监管孩子的责任,避免悲剧的发生:

1不私自下水游泳。

2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3不在无家长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4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5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6不到水边玩耍嬉戏。

7不擅自下水施救。

8学会基本的自护、自救方法。

9发现险情会相互提醒、劝阻并报告。

五、饮食安全教育

        放假期间,孩子面临诸多美食诱惑,容易吃坏肚子。都说吃得好才长得好,作为家长,我们要高度重视孩子的饮食,避免病从口入。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使用干净的餐具,食用健康的食物,不和别人共用碗筷杯碟。 不吃生冷食物、不吃不洁瓜果、不吃腐败变质食物、不吃未经高温处理的饭菜、不喝生水。 在吃东西前,要一闻二看三品尝,如有异常,应该立即停止饮食。

(2)坚持规律的饮食习惯,一日三餐按时食用,不暴饮暴食,也不要节食。 油炸类、膨化类食品要尽量少吃,发育期的孩子要均衡膳食,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 生吃瓜果一定要洗干净,不喝生水,不随便吃野菌、野果、野菜,避免食物中毒。

(3)购买正规的食品饮品要去正规的商场购买合格的食物,最好不要去地边小摊购买食物。教孩子学会辨认食品的QS标志,不要购买三无食品饮品。选择饮料或食物前,要看清楚生产日期和保质日期,确保食材新鲜洁净。

六、用网安全教育

        网络越来越普及的今天,家长也要重视孩子的用网安全。虽然网络是虚拟的空间,但很多人在其中窥探,一不小心就泄露了个人信息。也有学生自小学起就沉迷网络,受到一些内容不健康的网站的影响,思想受到侵害。放假期间,一定要重视孩子的用网安全教育。

(1)学会保护自身信息安全

        浏览网站时,不要随便注册个人信息,也不要留下联系方式。未经父母同意,不能将自己家人的真实信息,如姓名、住址、学校、电话及相片等等,告诉他人。如果发现被人哄骗,要立即告知父母,必要时候采取报警手段。

(2)避免长时间沉迷网络

        孩子一旦玩手机、看电视,就很难做到节制,一不小心就沉迷了。所以家长要督促好孩子,避免孩子长时间沉迷娱乐游戏。

(3)做一个文明用网的小学生

        网络上虽然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言论,但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言论负责。不散布对人有攻击性的言论,不传播违反中小学生行为规范甚至触犯法律的内容。

       不管在网络上,还是在现实中,都要做一个守法的小公民。

七、关注孩子心理健康

       假期要多与孩子交流沟通,多关心孩子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合理安排学习、娱乐时间。同时要鼓励孩子在学习之余适时参加户外活动,多接触大自然、了解社会发展,促进孩子心智全面发展。

中秋习俗


      中秋节,又称拜月节。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中秋节是流行于中国及世界华人地区的传统文化节日。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秋节是上古天象崇拜﹣﹣敬月习俗的遗痕。在秋分时节,是古老的"祭月节"。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祭月节"而来。在传统文化中,月亮和太阳一样,这两个交替出现的天体成了先民崇拜的对象。中秋节庆源自古人对月亮的祭祀,是中华民族祭月习俗的遗存和衍生。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实际上是古时代我国一些地方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

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

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

值此中秋佳节之际

海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全体教职工

衷心祝愿大家:

中秋团圆,平安幸福!

                           海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2024年9月12日



阅读 2632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