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区李村镇明德小学学校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一年级“零起点”教学公示

用户6744150
创建于09-11
阅读 41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义务教育新课程实施方案》要求,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课程教材培根铸魂、启智增慧作用。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坚持全面发展、面向全体学生、聚焦核心素养、强化课程综合、变革育人方式。严格执行小学一年级“零起点”教学标准。

二、课程设置

三、实施要求

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和《山东省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与实施办法》,不随意增减规定的课程和课时,确保开全课程,开足课时。规范开设地方课程,不断丰富地方课程实施载体,做好与国家课程融合衔接。制定校本课程开发指南,立足学校办学传统和目标,按照开发程序和要求,开发建设校本课程。结合课程方案和学科课程标准,落实山东省中小学学科教学指南,明确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素养要求、实施标准等,推进“高效课堂”建设,确保教师应教尽教、学生学足学好。

四、一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1.指导思想

为深入贯彻中央“双减”精神,适应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根据国家调整后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课程标准及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课堂教学基本要求,切实减轻小学低年级学生课业负担,使他们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我校将开展“立规养习”活动并严格落实上级规定:一年级严格执行“零起点”教学,即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和进度实施教学,防止出现超标教学,盲目追赶进度的现象。

2.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按照主题单元编排学习内容,在“我上学了”之后,安排了2个识字单元、3个汉语拼音单元和3个阅读单元,每个单元的学习内容各有侧重。

教科书的开篇,从学生视角出发,以“我上学了”为主题,采用参与式和体验式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安排“我是中国人” “我是小学生”和“我爱学语文” 3个活动板块,通过听读句子,观察图画,知道我们的祖国是中国,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感受作为中国人的自豪之情;引导学生顺利进行角色转换和身份认同,同时体验语文学习的快乐,激发语文学习的兴趣,初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汉语拼音共3个单元14课,拼音与识字学词整合设计、同步进行。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精选学习内容,避免增加学习负担。集中学习拼音之前,先安排1个识字单元,学习最简单的常用汉字,然后再系统学习拼音,由熟悉的语言带出拼音的学习,使拼音与识字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识字的编排遵循识写分流、多识少写的原则,全册要求认识280个常用字(在课后以双横线标示) ,要求会写其中的100个字(在课后以田字格标示) 。重视打好识字写字基础,结合识字,学习常用偏旁;结合写字,学习基本笔画和笔顺。前后编排了2个识字单元,渗透汉字文化,体现汉字规律,着力于激发识字兴趣,指导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写字的编排体现书写规律,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降低初入学的学习难度。

3个阅读单元大体围绕“自然”“想象”“观察”等主题编排,共选编课文10篇。课文语言典范,难度适宜,内容富有童心童趣,贴近儿童的经验世界、情感世界和想象世界。思想内涵全面,蕴含着热爱祖国、关爱他人、友好相处、热爱科学等丰富的思想情感因素,亦有适应社会要求的时代精神;体裁多样,有趣味性、可读性和感染力;题材广泛,富有生活情趣和教育意义,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有利于儿童通过语言文字认识大千世界。

教科书安排了4次口语交际活动,引导学生在创设的真实情境中进行交际,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发展交际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对象意识、场合意识,在交际的时候尊重他人,遵守交际规则。

在每个单元后安排语文园地,围绕本单元内容进行复习巩固、拓展运用。包括以下栏目:识字加油站——以丰富多样的形式,灵活安排常用字,引导学生认识更多的汉字;字词句运用——形式多样的读写活动,重点复习巩固本单元所学的字词和句式,适度拓展,强调综合运用;书写提示——强调重视汉字书写,打好写字基础;书写提示——鼓励学生发现汉字的构字规律,以提高识字效率,发展识字能力日积月累——集中安排古诗诵读、名言警句等传统文化经典内容;和大人一起读——编选学生耳熟能详的故事、儿歌,提倡无压力亲子共读,是衔接幼小、口语向书面语过渡的重要桥梁。

教科书在第一单元语文园地后安排了“快乐读书吧” ,这是课内外阅读沟通的重要桥梁。通过这个栏目,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激发师生共同开发课外阅读资源,不断增加阅读量,体验主动阅读、分享阅读的快乐。

教科书后附有识字表、写字表、常用笔画名称表、常用偏旁名称表,供复习总结之用,为教与学提供方便。

3.教学目标

(一)汉语拼音

1.能读记声母表、韵母表和整体认读音节表;能区分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知道自己的名字是由哪些音节组成的。

2.借助拼音和教师的示范,朗读《洗手歌》《说话》等 11首儿歌;背诵古诗《悯农》(其二)《画》两首古诗,懂得要爱惜粮食。

(二)识字与写字

1. 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2. 认识常用汉字280个,会写其中的100个。

3. 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写字,把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4. 初步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

5. 学习独立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

(三)阅读

1. 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爱护图书。

2.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3. 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 对读物中感兴趣的内容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乐于与他人交流。

5. 诵读儿歌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6. 认识逗号、句号等常用标点符号。认识自然段。

7. 积累古诗和名言警句。主动进行课外阅读。

(四)口语交际

1. 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2. 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 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4. 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口语交际,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

4.教学策略与实施

1.认真专研教材,认真备课,教学准备充分,教法灵活,让课堂富有活力。

2.重视汉语拼音的学习效果,汉语拼音人人过关打牢基础。

3.采取积极正面的鼓励措施,培养学生学习自觉性,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

4.在教学中有机渗透德育、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素质及守法意识。

5.阅读教学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将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6.把阅读教学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再把课外阅读所得运用于课内,二者紧密结合,协调发展阅读能力。

7.建立学生自主阅读银行储蓄卡,鼓励家校携手为孩子阅读鼓劲加油。

五、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1.指导思想

在当前教育环境下,随着“双减’政策的深入实施和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日益重视,一年级数学“零起点”教学成为了基础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我们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尊重个体差异,遵循儿童认知发展规律,确保所有学生,无论其入学前的知识储备如何,都能在同一起跑线上开始他们的数学学习之旅,从而减轻学生负担,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学质量。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如情境教学、游戏化学习等,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与好奇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探究精神。

2.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刚开启小学学习之旅,在“零起点”的状态下,呈现出独特的学情。从认知水平来看,他们对数学的认识极为有限。大多数学生仅能进行简单的数数,可能对数字的具体意义和运算概念缺乏理解。形象思维占据主导地位,对于抽象的数学知识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例如,在认识图形时,需要借助具体的实物或图片才能较好地辨别。在学习习惯方面,还处于初步养成阶段。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容易被周围的事物分散注意力。课堂上可能需要教师不断地引导和提醒,以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同时,学生的书写能力也较弱,需要逐步规范数字和图形的书写。然而,这个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只要教学方法得当,能够通过生动有趣的情境和活动,激发他们对数学的热爱,为后续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3.教材分析

人教版数学(2024)一年级上册教材包括数学游戏、5以内数的认识和加、6-10的认识和加、认识立体图形、11-20的认识、20以内的进位加法、复习与关联等内容。教材的编排注重通过生动有趣的情境和活动,引导学生逐步建立数学概念,培养数学思维。教材注重通过情境图和实际操作,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学目标

在一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刚刚踏入校园、对数学知识充满好奇与探索欲望的孩子们。作为教育的起点,一年级的数学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数学思维方式的启蒙。因此,制定一年级数学教学目标时,我们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和学习需求,确保教学目标既具有基础性,又具有启发性。

(1)基础概念与技能掌握:认识 0 到 20 这些数字,理解数字的意义、顺序和大小关系。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 20 以内的物体的个数。掌握 10 以内的加减法运算,初步了解 20 以内的进位加法。能运用所学的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认识常见的立体图形(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和平面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了解其基本特征,能正确辨认和区分。会用简单的图形进行拼图、组合,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2)数学思考:建立数感和符号意识,初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能提出一些简单的猜想,培养初步的推理能力。学会独立思考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3)问题解决:能在教师的引导下,从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初步学会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

(4)兴趣激发与数学意识培养:对数学学习有好奇心和求知欲,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初步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等良好的学习习惯。体会数学的特点,了解数学的价值,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5.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0以内的认识和加、减法,20以内的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掌握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问题,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6.教学措施

一年级作为小学教育的起点,是学生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关键时期。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其“零起点”教学尤为重要。为了有效实施一年级数学“零起点”教学,帮助学生顺利适应小学生活,建立正确的数学思维和学习习惯,特制定以下教学措施。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我们将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如故事导入、游戏教学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同时,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丰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2)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针对一年级学生数学基础参差不齐的情况,我们将采取分层教学策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通过个别辅导、小组合作等方式,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3)强化练习,巩固知识

数学是一个需要反复练习的学科。我们将设计多样化的练习题目,包括基础题、提高题和拓展题等,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同时,

鼓励学生自主练习,通过反复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家校合作,共同育人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我们将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成长需求。通过家长会、家访等方式,向家长介绍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要求,引导家长积极参与孩子的数学学习过程。

阅读 41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