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去的地方,虽远必达!有些行程,这一辈子总要去一趟的,哪怕路途遥远又艰辛!今年的旅行清单便是大西北青甘环线。
9月1日如期启动为期8天的游学之旅。铁哥为了照顾我,替我背起行囊,一路保驾护航,同行12人,其中四对夫妻。下午2点长沙39℃,飞机✈️出发→兰州。
下午五点半,飞机落地兰州,气温26℃,顿时感觉好凉爽!民以食为天,咱们风尘仆仆而来,找好吃的去啊,12个人奔向瑞岭国际京都广场清和苑,大西北的手抓羊肉,兰州特产甜百合,特别是超长造型的古法鱼,听说过没吃过的鸡蛋碰石头,一个个特色菜让我们大快朵颐!
9月2日,兰州17一26℃,今日行程兰州→祁连山脉→卓尔山→张掖15一27℃,车程6h十3h共计9h。
清晨7点我们就整装出发了。
虽然今天坐了9个小时的车,但是我一点也不觉得漫长,因为这位小杨导游他讲了至少4个多小时,滔滔不绝,信息量超大!我喜欢跟团游,因为自驾游自由行怎能遇到这么博古通今的导游呢?谁来给我讲一路的故事呢?
我们是从兰州出发的,杨导就从兰州说起,总而言之,兰州可以用13个字概述:金木水火土、吃喝玩乐、书香门第。
兰州
金:背倚黄河,易守难攻固若金汤,金城。西方属金。
木:左宗棠西进收复新疆,带领湘军一路种植左公杨,左公柳。
水:黄河,兰州有黄河第一桥,黄河母亲的雕塑。
火:火车站,交通方便
土:黄土高原
吃:兰州牛肉拉面
喝:兰州黄河啤酒
玩:羊皮筏子
乐:兰州牌香烟
书:《读者》发行量长期位居国内期刊前列。
香:三炮台茶香
门:名人旅游形象大使黄轩,央视朱军、李修平
第:GDP
听完兰州的介绍,杨导让我们眯一会,起得太早,大家都有点犯困,小杨说,犯困也属于高反的轻症,不要紧的。
这会我不要睡觉,车窗外的风景如同画卷一般,我贪婪地欣赏着,惬意得很!
旅游车长途行驶不得超过4个小时,天上有卫星监控着,我们10点多停服务区稍作休整又出发了,接着听杨导讲。
我们从兰州经西宁,一路向西进入祁连山脉。
祁连山脉是甘肃和青海的界山,地处农耕文明、草原文明、藏地文明与西域文明的交汇带。虽然它没有喜马拉雅山脉般高耸伟岸的身躯,但作为四地文明的交汇之地,它成了打开华夏文明之门的钥匙。
祁连山脉东起乌鞘岭,西至金山垭口,北靠河西走廊,南抵柴达木盆地,是一座由多条西北→东南走向的平行山脉联合组成的庞大山系。东西长800公里,南北宽200一400公里,这里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
自汉朝在公元前121年击败匈奴,解除西北边疆的威胁,并在祁连山脚下创建山丹军马场以来,祁连山脉这把钥匙就再也无法关闭中原王朝通向西域的大门。
公元前60年,西汉设立西域都护府,到班超孤军深入平定西域,从隋炀帝亲征吐谷浑(谷yu四声)重开丝绸之路,到左宗棠抬棺出征,誓死收复新疆,无数中华儿女或手持旌节,或身披盔甲,义无反顾地从祁连山脚下雄壮走过,支撑他们前行的是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复兴!
从早上7点到下午1点多,长达6个多小时的车程,沿途欣赏皋兰山、中国的“阿尔卑斯山”、祁连山、卓尔山、八宝河、黄河,咱祖国大西北美丽壮观的山山水水,海拔逐渐上升,已近3千米,感觉还好,没啥高反症状。中午团餐可口,还有歌手伴唱,祝同行旅友生日快乐!
最美的风景永远都不在相机里,而是看在眼睛里👀
午餐后,我们进入卓尔山景区,卓尔山海拨4300米,我还差500米爬不上去了,铁哥一直陪着我,大部队很厉害,都爬上去了!
卓尔山→张掖3h车程,虽然累但是很快乐呀,天气很舒适。
晚上甘州巷子孙记炒炮又嗨吃了一顿,我们是南方的小土豆🥔,太好吃了吃撑了,得逛逛夜市消消食,各具特色的小吃只能看看👀闻闻,吃不下啦。
下午4点从卓尔山→张掖,3h车程,杨导讲了一路的故事,我有点累,眯着眼睛犯迷糊,很多什么地名人名(少数民族的)、什么年代我记不住,就听了个故事轮廓,下面我来回忆一下曾经熟悉的故事吧。
一、隋炀帝亲征吐谷浑。
吐谷浑汗国是在青海、河西一带的强国。吐谷浑本为慕容鲜卑别部,始祖是辽西鲜卑慕容涉归的庶长子慕容吐谷浑,慕容吐谷浑与太子慕容廆不和,率众西迁,最后在青海一带定居。吐谷浑于329年建汗国,首都为伏俟城(青海湖西),控制丝路青海道。北周权臣杨坚篡位建国隋朝。隋开国初期,浑主慕容夸吕多次率军入侵隋朝陇西一带,还占据西秦故地。之后发生内乱,隋朝统一中国后,慕容夸吕大幅减少入侵。
隋炀帝亲征吐谷浑,是在608年到609年间,隋军集中优势兵力,采用穷追不舍、四面合围的战法,数次大败吐谷浑,将其主力消灭殆尽,消除了吐谷浑对隋朝西北部的威胁。
二、左宗棠抬棺出征
1880年,68岁高龄的左宗棠抱病出征,决心收复伊犁。为了表示决心,他特意为自己打造了一口黑漆棺材,让清兵抬着随军前行,以此表明自己誓死捍卫祖国主权和领土的决心。这一举动极大地激励了将士们的士气,左宗棠率领大军从肃州(今兰州)出发,经过玉门、哈密等地,最终到达新疆哈密城郊的凤凰台设立指挥部,部署三路进兵以收复伊犁的军事计划。尽管在战前准备和部署上表现出色,由于清廷的动摇和俄国的压力,左宗棠未能完成收复伊犁的心愿,但他的壮举和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
这有一段小故事,1869年左宗棠在大西北看到荒芜的戈壁和一望无际的沙漠,他与将士们一同遍植榆柳,东起陕西潼关,西至南疆北疆,绵延数千里,成为西北地区独特的风景线。后人称之为“左公柳”。
9月3日,张掖气温11一24℃,今日行程→张掖七彩丹霞→丹霞口小镇→酒泉→嘉峪关气温11一17℃。车程6h。
一千年历史看北京,三千年历史看陕西,八千年历史看甘肃!一柄玉如意般的甘肃自古便是国之右臂,张骞打通西域丝绸之路,战神霍去病攻打匈奴,李广坚守大漠,这里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充满诗意的千古名句,无一不在诉说这壮美风光的神奇土地上,曾经的泱泱中华盛大辉煌!今日行程:从张国掖臂以通西域的张掖→霍去病将酒倒入泉水与将士共饮的酒泉→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
照例,清早上车点完人数,杨导开始讲故事,我听得聚精会神。
三、唐玄奘西天取经
玄奘法师从长安出发,经秦川(今甘肃天水)→兰州→瓜州(我们明天到瓜州,那有超好吃的水果)→新疆阿克苏→帕米尔高原→天竺(今印度)。历时19年。
七世纪中叶,吐蕃王松赞干布娶唐朝文成公主和尼泊尔尺尊公主,传来中国汉传佛教、西藏藏传佛教,布达拉宫就是松赞干布所建。他还为两位公主立大昭寺和小昭寺。
玄奘是汉传佛教维识宗创始人,他先信奉的是小乘教,后来在印度深入钻研和修行的是大乘教。他取回的经书后来珍藏于西安的大雁塔。。。。。。
四、少年战神霍去病
“自古名将如美人,不许人间见白头”。 霍去病,每一个华夏儿女心中的意难平,自打他18岁上战场,平生六战六捷,从未尝过败绩。他马踏匈奴、封狼居胥、禅于姑衍、登临瀚海,他创造了中国历史上武将的顶级荣誉,不可思议的是,这些后人难以企及的战绩,都是霍去病在18岁至21岁这三四年的时间内做到的,就是这样一位年轻气盛的少年,喊出了“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的豪情壮志,多少年来一直激励着我辈奋力前行!但是天妒英才,这位军事史上不世出的天才年仅23岁,便猝然离世撒手人寰。这个消息震惊了汉武帝,震惊了汉朝全体官民百姓, 震惊了匈奴人,也震惊了两千多年来这段历史的阅读者!
霍去病传奇的崭露头角之战是他刚18岁时,带八百骑兵,脱离卫青的汉军大部队孤军深入匈奴境地,杀近三千敌兵,抓了匈奴相国,杀了单于的大爷,活捉单于二大爷。真是少年猛如虎啊!汉武帝龙颜大悦,封霍去病为冠军侯,意为“功冠全军,勇冠全军”,现在各类赛事夺头名者为“冠军”,就是由此而来的。
霍去病著名的四大战役:
1、河西之战,骠骑将军霍去病率一万精锐骑兵两进河西今甘肃一带,成功打击匈奴右部主力,获敌四万多,取得决定性胜利!
2、漠北之战,霍去病与他舅舅大将军卫青,各率五万骑兵深入漠北,与匈奴主力展开决战!霍去病大捷而归,封狼居胥,此战乃西汉对匈奴的巅峰之战!
3、4:祁连山之战和皋兰山之战,霍去病凭借他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勇猛果敢的战斗雄风再次击溃匈奴大军!
在汉军的打击下,匈奴人发出了那句著名的哀叹:“失我焉支山,令我妇女无颜色,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番息!”
9点,张掖七彩丹霞到了!河西走廊上,壮丽恢弘的丹霞地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是上帝打翻的调色盘,“浴水丹霞无红色,沐雨群峰衬绿颜”。人生在世不留遗憾!我又开心地完成了人生旅行清单之一。
我用眼睛捕捉到的童话世界,光影交错之间,山峦尽显神秘与壮阔,我每登上一级台阶,每一步都踏在亿年时光印记上,如梦似幻的斑斓岩层,大自然最绚烂的调色盘,让我一眼万年,永生难忘!
这里是个小景区,融合南北风情的丝路明珠———丹霞口,央视剧《一个都不能少》的取景地“石头城”。我们登上城楼,城楼外是苍茫的丹霞风光,城楼里是苑若江南的小桥流水。暑假旅游旺季过了,儿童游乐场都已停运,所有门店都关门歇业了,难以想象几天前这里还是人头攒动,生意兴隆,热闹红火。
下午继续前行,杨导讲堂今日主题:嘉峪关。
嘉峪关,始建于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因建在嘉峪关西麓的嘉峪山上而得名。它比“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早建九年。这里地势险要,南面是白雪皑皑的祁连山,北面是连绵起伏的黑山,两山之间只有30华里,是河西走廊西部最狭窄的地方,被称作“河西第一隘口”。明朝为了加强河西的军事防御, 征虏大将军冯胜收复河西后,在此选址建关以控制西去的交通要道。此后160多年,嘉峪关从建关有关无楼到成为坚固的防御工程,一座规模浩大建筑雄伟的古雄关挺立在戈壁岩岗上,牢牢守卫着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公元1873年陕西直隶总督左宗棠在收复伊犁时经嘉峪关,面对雄伟壮观气势磅礴的关城,提笔写下“天下第一雄关”的巨匾悬挂于嘉峪关楼上。
关于嘉峪关,知识与故事太多了,不一一赘述,捡俩典故说吧!
1,一块砖的故事。
看图,嘉峪关西瓮城门楼后檐台上有一块砖。
相传明弘治年间,有兵备(古代官名)李端澄负责修建嘉峪关城。当时的嘉峪关是“天苍苍、野茫茫,向前看,戈壁滩,向后看,鬼门关”,“风吹石头跑,地上不长草,天上无飞鸟,山头似孤岛”,要在这样一块不毛之地建造关城,其难度可想而知。
于是李端澄招募了全国数百名能工巧匠,让大家献计献策。一位名叫易开占的工程师脱颖而出,提出要想节省材料必须先绘出整个关城的图样,根据图样再制作出小模型,然后按比例放大,就能精确地计算出全部用料。易开占经过运算,算出关城全部用砖共九十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块砖。李端澄如数给了易开占预算的块砖。没想到,工程收尾时,偏偏多了一块砖,按向朝廷报备的数目,多一块砖或者少一块砖都要杀头的。这时候,易开占说,这是一块镇墙砖,如果没有这一块砖,城墙便会倒塌!于是这剩下的一块砖就放在了那,至今600余年无人敢动。
从此,这块砖成了“定城砖”。
2,击石燕鸣的典故
相传古代有一对燕子筑巢于嘉峪关柔远门内,一日清早两燕飞出关,日暮时雌燕飞回来,等到雄燕飞回时城门已关,遂悲鸣触墙而死。此后雌燕悲痛欲绝,不时发出“啾啾”叫声,一直悲鸣至死。死后其灵不散,若有人以石击墙,就发“啾啾”声,好似与人倾诉。燕子在我国被视为吉祥鸟类,后来每逢将士出关征战,妻眷子女便击墙祈祝,若听到燕鸣声,定能凯旋而归!
3,古代的出境“护照”———“关照”。
关照一词原意为“通关凭证”,与嘉峪关有关。嘉峪关是明代西域的重要关口,明末清初嘉峪关实行“关照”制度,“关”指边塞的关口,“照”指出关的身份凭证。出关的人需要持有关照,可以视为早期的护照,而签发关照的部门类似于今天的边检或海关。
在嘉峪关,出关的人需要持有关照才能通行。不同的关照有不同的要求和规范,没有关照就无法顺利进出嘉峪关。
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
邱总毛姐俩夫妻听闻单位12人到了甘肃,一直电话追踪联系,早早就预约在酒钢设晚宴接风洗尘,这不我们刚到嘉峪关,邱总就已经带了3台车过来早早在等侯着,真的《一个都不能少》。在这温度骤降的嘉峪关,我们感受到了邱总挚爱的温暖,千言万语都在酒里,所有人举杯再次感谢邱总!感谢邱总的盛宴款待!
9月4日,今日行程:嘉峪关→敦煌11一25℃大地之子海市蜃楼→莫高窟。车程8h。
今日车程8小时,一大早便开启行程,即将到达的是甘肃瓜州的大地之子与海市蜃楼。先来杨导讲堂洗耳恭听。
“海市蜃楼”、“大地之子”是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董书冰先生自筹经费、构想、创建在榆林大道旁的两件大型作品。
“海市蜃楼”是坐落在甘肃酒泉瓜州戈壁滩的一座现代镂空建筑作品———无界。
整组建筑由一座主殿和旁边的四座阙楼组成,直白的钢管,简约的造型,单纯的色彩,无过多复杂的东西去装饰,在戈壁上显得很是超凡脱俗。镂空的钢管有效的将沙漠光照和风力充足的特点结合在了一起。纯白的阁楼远远看去仿佛海市蜃楼般,堪称戈壁奇观。
大地之子的雕塑背后有一个感人的真实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叙利亚战争时期。一位母亲为了躲避战乱,带着孩子偷偷跨越大海,希望能找到一个和平的地方,让孩子过上安稳的生活。然而,天不遂人愿,海浪凶猛,母亲为了保护孩子不幸去世。母亲去世后,孩子特别想念母亲,就凭着对母亲仅存的一点记忆,在沙滩上画了一幅母亲的画像,并趴在画像上面,感受着来自母亲的温暖。
大地之子的雕塑长15米,高4.3米,宽9米,采用3D技术打印而成,以红砂岩为主要材料,于2016建成。雕塑的设计师是希望通过这样的雕塑,唤醒人们对保护环境,保护地球的理念。
在这无数汉唐将士浴血征战的塞外边城,在这荒无人烟的茫茫大漠中,你就这么沉睡着,天为被,地为床,任凭春去秋来,风吹日晒,远远望见你,瞬间泪目的感觉袭击内心,早为人母的我怎么承受如此幼小的你酣睡沙漠中。愿山河无恙,岁月静好!
其实,在敦煌瓜州的戈壁滩上,并不止大地之子和海市蜃楼这两个雕塑,请看图。
这个昂首跨步的男孩,名叫“跨越祁连”,跨过脚下的山脉向前走去,有了这位可爱的小哥哥,“大地之子”将不再孤独。
除了大地之子,海市蜃楼、跨越祁连这3个雕塑,还有汉武雄风、戈壁方舟、风雨者等,这些雕塑群连在一起,在西北荒漠的戈壁滩上串起了一道亮眼的人文风景线。
好了,咱们上车继续边赶路边听讲。杨导开讲今日主题———汉武大帝。
汉武大帝,他是和秦始皇齐名的皇帝。名刘彻(前156年一前87年),是西汉第七位皇帝(前141年一前87年在位),他七岁被立为太子,16岁继承皇位,他对内加强皇权,对外征服四夷,在他的统治下国土面积比秦朝扩大了一倍,他的文韬武略赢得了后世的千年赞誉,被誉为秦皇汉武。卫青、霍去病、李广等一众战神都是他的小弟,他拒绝和亲,靠武力征服让匈奴远离中原,讨伐大宛平定南越,东征朝鲜,开拓西南边境,为华夏的版图奠定了基础。他的推恩令更堪称千古第一阳谋。
他的父亲是汉景帝刘启,他开启了汉朝的文景之治。刘彻的母亲叫王娡。公元前156年,汉景帝的第十个儿子刘彻诞生。公元前153年,刘荣立为太子,年仅四岁的刘彻因皇子身份被封为胶东王。刘彻的姑母是馆陶公主刘嫖,她是汉景帝的姐姐,馆陶公主为了扩大自己的权势,想把女儿陈阿娇嫁给太子刘荣,但遭到太子生母栗姬的果断拒绝,恼羞成怒的馆陶公主便找到刘彻的生母王娡求亲,并得到了满意答复。公元前151年,馆陶公主和王娡联手借废黜薄皇后之影响,让汉景帝疏远栗姬,一年后废太子刘荣,并立王娡为皇后,命运的齿轮就此转动,七岁的刘彻顺理成章成了太子。公元前141年16岁的刘彻登基,开启他长达54年的皇位生涯。
哎呦喂,故事太长太长了,杨导说了快俩小时吧,最后推荐大家,看电视剧《汉武大帝》。
来吧,下一站到了,大西北又一打卡胜地———敦煌莫高窟。
不到大西北,不知天地辽阔;不到敦煌,不知西域精彩!敦煌的精髓在莫高窟,这跨越千年的层层累积,令每一个国人都神往!今生第二次来这千佛洞,我仍旧忍不住心潮澎湃,每一个窟都看得为之震撼!在更加了解莫高窟如何被发现,文物又如何被英美日等国掠夺之后,心中的怒火与遗憾燃烧到疼痛!希望祖国可以强大到把散落他国的国宝文物通通追回来!愿祖国更加强盛!!!
敦煌石窟一名通常用以指莫高窟,是莫高窟、西千佛洞的总称,有时也包括安西的榆林窟。敦煌石窟与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并称中国三大石窟。1961年国务院公布莫高窟、榆林窟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莫高窟作为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莫高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莫高窟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相传前秦建元二年,僧人乐僔游历名山大川,路经此山,忽见三危山上金光闪耀,祥瑞无边,恍若万佛显现。乐僔禅师便大彻大悟,在此修行,并在鸣沙山岩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若干年后,法良禅师也认为这是一个好地方,就在乐僔开凿的佛窟边,修建了第二座佛窟。此后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 形成巨大的规模,有735个洞窟,莫高窟是古建筑、雕塑、壁画三者相结合的艺术宫殿,展示了多种多样的石窟形制,其中最著名的有涅磐窟、卧佛窟、九层楼、藏经洞等。莫高窟是华夏文明乃自世界文明的瑰宝。
我们买的是B类票,观看了四个窟,但是洞内不允许拍摄录视频。
这里是莫高窟陈列中心,在这里复制了八个窟,可以拍摄录视频,我随便放几个给你们看哈。
莫高窟陈列中心的八个复制窟分别是敦煌莫高窟十六国时期的第275窟、西魏时期的第249和第285窟、隋代时期的第419和276窟、盛唐时期的第217窟、元代时期的第3窟9和安西榆林窟中唐时期的第25窟。
这些复制窟展现了从十六国至元代一千年间敦煌石窟艺术的风采,为游客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敦煌石窟艺术的机会。第一展区包括这些原大复制洞窟,而第二展区则展示了敦煌石窟出土的文物精品,如敦煌莫高窟的创建过程、敦煌壁画摹本珍品、画工绘制洞窟使用的绘画工具等。这些展品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敦煌石窟的发展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文物。第三展区位于陈列中心展厅的二楼,可以举办各种展览和专题文物陈列。
8点多了,敦煌还没有天黑,蓝天白云正在向晚霞满天过渡着,我们今天晚上的节目,就是看节目。每一场旅行,导游总会推荐大型演出,2024年敦煌最新的当属《千手千眼》了,虽然并没有05年《千手观音》那般惊艳绝伦,但是聋哑人能练得如此场景,实属不易,掌声献给他们!
未完待续,期待大西北游学之旅(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