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课堂实录

xiaoyuan
创建于2024-09-11
阅读 26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本文记叙了一次观潮的盛况。作者用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想象,细腻的笔触,描写了钱塘江大潮由远而近、奔腾西去的全过程,写出了大潮的雄伟壮观,表达了对钱塘江大潮奇观的惊叹与热爱。

众集智慧,集体备课

        进行备课组集体备课的时候,这个单元课题组老师们讨论备到两个关键词,一个是“螺旋上升的语文要素”,一个是“阅读技巧与能力”(本单元是图像化)。这一单元是“图像化”的阅读技巧的螺旋上升第二阶,设计的时候,需要是先温习,再学习新的内容。

结合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我们创设了以下情境:

任务一、理大潮之序

任务二、感大潮之奇

任务三、奇潮链古今

任务四、评选推荐官


激趣导入,深耕课堂

任务一:理大潮之序

     符老师以作业单的形式导入新知,让学生边读课文边理清大潮的顺序,从而让学生对文章内容有了大致了解,达到初步整体感知的效果。


任务二:感大潮之奇

        符老师从潮水的声音与形态的变化,作为让学生感受潮水的神奇的支架,让学生从读中感悟,进一步理清故事的主要内容,使学生对文章有了初步的了解。

       符老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第3、4自然段,让学生感知作者从声音、形态两个方面重点描述了潮来时的景象。“隆隆的响声”“闷雷滚动”,描写了江潮的声音。接着从“一条白线”,到“拉长变粗”,到“两丈多高的水墙”,描写了江潮的样子。最后,同时描写了浪潮的样子和声音——浪潮如千万匹战马飞奔,声音如山崩地裂。这两个自然段的描述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景,感受到江潮的气势非凡、




任务三:奇潮链古今


任务四:评选推荐官

   课堂中,符老师创设了“小小推荐官”的情境,引导学生分别以“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的景象借助评价表,当一当“小小推荐人”,帮盐官镇的文理局宣传钱塘江大潮。下面以小组为单位,按要求完成的孩子将获得“金牌推荐官”的称号。

评课议课促成长

     在这节课中,学生为主体的意识体现得十分清楚,比较充分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用心性,体现了以人为本。整堂课中,教师几乎没有对课文的讲解,主要通过学生的读来读懂、理解课文,感悟语言文字的美和大潮的雄伟壮观。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教师转变角色参与学生的学习,如在学生读得有滋味时,老师也参与他们的朗读,评老师的朗读,从学生的评议中,老师巧妙地指导朗读,极大地激发起学生读书的用心性。

     

课后研讨,碰撞思维的火花

     整堂课充分重视朗读和背诵积累的训练和指导,注重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如在“句子比较”这一环节,透过不同语气的朗读,感受课文语言的直观性和形象性,很好地帮学生积累课文中好的语言材料。熟读自然就能成诵,更能够有效地促进语言的积累。

      虽然说,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了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但是反观整节课堂,在教学实践中还是有一些遗憾:字词的学习太过粗略。四年级是向高年段过渡的时期,但对于字词的理解掌握还是比较重要的,就这节课来看,由于时间分配上不够科学,对重点词的运用、意思理解不到位,可能失去了积累的机会。

阅读 26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