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开始举行。会议提到“人民至上”理念。“人民至上”四字承载着中国共产党对人民幸福的奋斗动力。
一、强化学习,坚定信仰。回望过往,发展之基在于人民。人民不仅是历史的书写者,更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这一信念深深植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土壤之中。在改革的征途中,每一项举措都应以人民利益为最高标尺,唯有如此,改革的科学性方能稳固,其实施效果也才能得以确保。历经百余年的不懈奋斗,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浪潮中,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坚守“人民至上”的初心,紧密围绕人民群众的关切与期盼,以无畏的勇气和不懈的坚持,开辟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二、抓实管理,实干担当。立足当下,聚焦民生难题。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精准对接人民最迫切、最具体、最实在的需求,持续增进人民福祉”。教育、医疗、就业、住房等领域,每一项都是关乎民生福祉的大事要事。坚持“人民至上”,意味着解决这些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需通过改革发展不断增进民生福祉,让人民群众在发展中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三、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展望未来,坚定人民立场。在新的征程上,要实现“人民幸福”的宏伟目标,必须具备深远的战略眼光,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的未来,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谋划长远之大策。针对高质量发展与共同富裕这两大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议题,广大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不断激发改革活力,创新改革路径,强化改革的系统性和协同性,确保改革成果能够惠及全体人民,让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步步变为现实,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
(下洋镇卢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