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组歌 文/危和明

春和景明
创建于07-28
阅读 359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一看标题,还以为我要写诗,"风、雅、颂",唱一组赞美的歌,去歌颂二万五千里"长征",赞美它延续了革命的火种,保存了革命的希望。其实,我是写一个人,写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他姓徐,名长征。

       徐长征,鹰潭市余江区杨溪乡璜源村人。十里八村仗义疏财带人致富的“侠士”。

一、潢源村里一眼龙泉活水

      在璜源村,通往徐长征家里的路口上,有一眼古井,滋养了璜源村民的祖祖辈辈。徐长征心心念念谈及村里的古井和祖父。他说他的祖父是一名抗美援朝的志愿军人,194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参加辽沈战役,后入朝参战,中苏友好协会会员,复员伤残军人,回村务农。祖父曾告诉他:志愿军不是倒在战壕里,多半是牺牲在找水送水等资源的后勤补给线上。

       不经一事,难知一理。小时候,躺在祖父怀里的徐长征,听战壕里的故事,在朝鲜,在前线,找水源找水喝都得玩命。村口的那眼古井,那么深邃,那么清澈,打一瓢,提一桶,挑一担,村里的人少有感觉到它珍贵。后来,十六岁的徐长征学开拖拉机,搞汽修,高速公路上救援拖车,有时救急渴望有水就像行走在沙漠深处望眼欲穿。徐长征把祖父的故事一直紧记在心。新农村建设,徐长征部分出资把村口的古井修缮保护了起来,麻石井栏上镌刻着这样几个字:龙泉水。

       龙泉水,龙的精神,龙的传承。祖父抗美援朝,杀敌保国,徐长征不敢有忘。修缮保护古井,让精美的石头说话,留住乡村故事。这是徐长征对祖父最好的念想和纪念。

二、房前屋后两棵古老的香樟树

     徐长征为人处世多有祖父遗风,更兼祖母遗德。

     徐长征的祖母是美人坯子,小巧玲珑,祖父身材高大,比祖父小十多岁;祖母是知书达理富家的千金,祖父是目不识丁复员后的农家汉子,眼睛中弹的伤残军人。祖母特别爱干净,家里打里的整整齐齐,村前屋后,修饰的干干净净。祖母常在村头麻石路上洒水压尘,说是给路洗脸,常在房前屋后除草,说是给胡子拉碴的男人修脸。祖母喜爱村上的每一个人孩子,凡家里有桃麻李果,常拿出来分享。分享给左邻右舍的孩子们,说是吃在孩子的嘴里甜在父母的心里。家里好不热闹!连房前屋后的两棵香樟树,喜雀、麻雀都特别爱栖息在上面。香樟树下无虫,无蚊蝇。村上人说这是徐家人乐施好舍的家风传承感动了上天,更是祖上积攒的阴德,护祐着徐家子孙和村民世世代代孽息生养平安生长在这块风水宝地上。

       两棵香樟树,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腹空皮韧,枝繁叶茂,历经风霜而生生不息。徐长征小时候常在这两棵树底下钻树洞,捉迷藏,留下了许多童年的记忆。耕牛栓系在树根上,猪窝落草在树洞里。草木灰,猪粪牛粪共济,肥了田地,绿了庄稼,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璜源村人。

       近年来,香樟树倾枝断,令人遗憾。徐长征总觉得肩扛着责任,又是出资,用钢带腰扎,防止树围破裂;用钢管加固支撑,防止倾倒;用红石围基,干净整洁;标识树龄,历史更显厚重。现在,香樟聶立得更加挺拔和养眼。新农村建设旧貌换新颜,香樟树也绿得更加精神!

       侯鸟归来,春色满园,燕子入户,满堂生辉。徐长征在香樟的树枝树冠上挂上了太阳能景灯,晚上火树银花。树下立有石桌石凳,更是村社集聚的好去处。在两棵香樟之间,徐长征提供场地,全额出资,村民共同劳动共同收益,开办了农家乐土菜馆,四时八节常迎来城里下乡体验生活的客人。一栋四榀,青砖土瓦,城里人吃出了农家人的乡土味道。

       举目村头望,两棵香樟高树入云端,那是璜源村里标志性的人文坐标、生态坐标、地理坐标,是璜源村独特的风景。

三、共同致富一泓养鳖的池塘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算富。徐长征在贵溪冷水岭帮朋友开发养鳖基地,一砸就是五十万,压根儿就没想要朋友还过。不过,他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一个句话:水连水,山连山,人帮着人,行善积德,一生一世难得穷!

      同样,在征得村小组同意的基础上,徐长征联合几个村民,共谋发展,在本村也开挖了一泓养鳖的池塘。养鳖池塘,春天里,在一片绿油油稻作物的掩映下,蛙声一片,好像深邃的眸子能折射出无数的希望;夏天里,波光粼粼,碧波荡漾,更像妩媚多情的娘子,搔首弄姿,含情脉脉,悦人无数,总让村民多有几份致富的企盼;秋天里,即使残荷败叶,也无法掩盖村民藕断丝连心心念念的牵挂;冬天里,大雪纷飞,白雪覆盖,云蒸雾绕,那一湾清水又孕育着下一个春天的故事。开发这一生态养鳖基地,徐长征的初衷是:把它打造成一片风景,与农家乐土菜馆融合发展,用乡下人原生态独特的资源吸引城里人的体验和消费,又用城里人鼓鼓囊囊的钱包促进璜源乡村经济的发展。

四、果园种植一园的试验品种

      璜源一个家,余江区刘家站一个家。沿着320国道从璜源驱车来到徐长征的另一个家。刘家站临320国道,一栋特大的水泥框架结构的房屋,驱车可以直入。鸡呀狗呀猫呀与人和谐相处。如果不是徐长征邀请,谁知道房屋的背后,是一片果蔬种养试验场地。

      果园里有桑葚,巴掌般阔的绿叶片,一簇簇乌黑的桑葚子;台湾红香柚,摸一摸,粉嫩粉嫩,如奶娃般的脸庞;泰国红宝石,看一看,滚圆滚圆,如落盘的红珍珠;葡萄柚……木瓜密丁……徐长征说这四个品种是园中极品,多年试种,今已挂果。徐长征每年投入四五万元研究经费。如果试种成功,徐长征说他将不断进行嫁接培育,免费向社会推广。

        果园里,还有黄桃、奈李、上清板栗……间种着刘家站的花生,有西瓜、有甜瓜,有辢椒、有茄子、有蕃茄、有豆角、有冬瓜、有南瓜……不施半点化肥,不打半点农药,果园四季飘香。绿色生态食品,徐长征只愿有一天,原生态的果蔬走向普通人的餐桌。

       打理果园,是徐长征的父母。父母身体还很硬朗,一生劳作闲不住,不让他们有点事做,还会去工地做小工,多少都会有点让人担心。父母平时剪剪枝,拔拔草,浇浇水,施施肥,散散步,老人家也有个望想和去处。这也算是徐长征对父母的一种孝顺。

        园里有一堆草木灰烬,用红石围拦起来了。徐长征说,有时候,点一把草木落叶,煨里脊肉,煨猪腰子,煨山芋,煨红薯,罐焖黄豆猪蹄、猪皮、牛筋……那才叫个真香呢!

      香!徐长征敢想敢试敢做想推广,但愿美梦成真,行善乡里,万里飘香!

作者简介:危和明:余江一中高级政治教师,志于学,立于教。2012年参加江西省高中思政治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多篇论文获省市一等奖,主持完成巜导学导行》省重点课题;鹰潭市首届政治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近四十年教学生涯,与其他教师共同努力,有幸培育过十多名北大清华生。江西省书法协会会员,寄情于毫墨方寸之间,临帖入省展,多幅书法作品在省市报刊杂志上发表。鹰潭市文化名人,余江区地方文化研究会秘书长,钟情于山水之间,爱好写作,探古寻幽,散文、游记、随笔300多篇作品散见于报刊网络,其中教育故事《蟾宫折桂》推荐上学习强国平台。

阅读 359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