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店镇田刘小学一年级课程设置及学科教学计划

Liu C Ming
创建于09-11
阅读 262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对义务教育课程设置要求,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抓好小学一年级学习生活过渡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校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坚持全面发展、面向全体学生、聚焦核心素养、强化课程综合、变革育人方式。

一、课程设置

   

二、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汉语拼音:

1.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2.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学说普通话。

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2.认识常用汉字280个,会写其中的100个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则写字。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4.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4.对读物中感兴趣的内容,乐于与他人交流。

口语交际:

1.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3.能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4.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口语交际,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

(二)教学进度

九月:我上学了,第一单元

十月:第二单元、第三单元

十一月:第四单元、第五单元、第六单元

十二月:第七单元、第八单元

一月:总复习

(三)教学措施

      1.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利用色彩丰富的插图、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以及朗朗上口的儿歌,通过故事讲述的生动性和互动表演的趣味性,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语文学科的浓厚兴趣。

      2.融合多种识字策略,包括象形字的直观呈现、会意字的逻辑解析、形声字的规律探索等,帮助学生从源头上理解汉字的结构与内涵,增进记忆与理解。

      3.引导学生逐步深入阅读世界,培养他们的阅读敏感度和兴趣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一种享受。

      4.严格规范学生的书写姿势,从基础笔画抓起,进行细致的书写示范,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掌握正确的书写技巧。

      5.构建多样化的口语交流场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勇于表达个人观点,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口语表达能力。

三、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方面:

    1、使学生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和=,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过程与方法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做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

    2、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5、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二)教学进度

四、一年级上册体育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自己的身体和掌握锻炼身体的简单知识及方法,学会一些体育卫生保健和安全常识,培养认真锻炼身体的态度。 

    2、初步学习田径、体操、小球类、民族传统体育、舞蹈等项目的基本技术,掌握简单的运动技能,进一步发展身体素质,提高身体基本活动能力。 

    3、培养学习各项基本技术的兴趣和积极性,以及勇敢、顽强、胜不骄、败不馁、自觉遵守规则、团结协作等优品质。 

    重难点: 

    1、新广播体操《希望风帆》学生都还不会做,应作为重点内容,组织好课堂教学,争取一个月内教会。 

    2、本学期还有一个重点就是体质健康测试,跳短绳项目。 

    3、对新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加强课堂常规教育。 

(二)教学内容 

    1、走和跑主要以a、直线跑、b、直线走、c、高抬腿跑、d、20米直线往返跑、e接力跑、 

    2、跳跃主要以a、双脚跳、b、跳单双圈、c、跳短绳、d、立定跳远 

    3、投掷抛接球 

    4、体操以:立正、稍息、看齐、解散、集合、向左(右)转、踏步、立定、报数、齐步走、立定。 

(三)方法措施: 

    1.要求全体学生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活动,遵守考勤制度,按时上课。 

    2.遵守体育课常规,认真听讲,积极学习。 

    3.参加期中和期终检测,督促学习。 

    4、教师要将学过的知识,有机地穿插到课堂教学中去,以达到提高的目的。积极组织课外活动小组,引导学生提高认识,做到优生优培,差生转化。 

    5.教师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6、教师认真贯彻小学体育教学大纲的精神,精心备课,充分上好每一堂课。 

    7、教学方法具有多样性、灵活性,主要以学生练习为主,在教学中,教师起到指导,引导,帮扶作用,纠正学生错误为主,真正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8、及时进行考评,从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总评相结合的方法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9、做好课间操组织工作。 

五、一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声音的感受力,并能用不同的材料进行模仿。

    2、在音乐学习中养成仔细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激发学生对创造的兴趣,并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3、逐步培养儿童听音乐的习惯和兴趣,通过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的实践活动,逐步培养儿童的音乐创造力和协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

    1、要求学生在演唱中用自然的声音、正确的姿势歌唱。

    2、组织好上课形式,使之生动、活泼、有趣,并能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主动、大方的表演。

(三)教学难点:

    1、引发学生对各种事物的兴趣和关爱,使学生感受人与动物、动物与自然之间等各密切关系。

    2、如何吸引刚入学的一年级小学生集中注意力听音乐,帮助学生从愿意听、喜欢听逐渐过渡到想听音乐。

(四)教学设想:

    对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要多引导,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系统认识,要把课堂组织形式灵活化和多样化,注重学生的发音及演唱姿势、表情,课上多加入互动内容,培养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作、合作意识。

(五)教学准备

    录音机,DVD,电视,碰铃、响板、数码视频展示台等

六、一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像力与创造愿望。

    2.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

    3.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

    4.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

(二)重难点:

    重点:

    1、认识常用的'色彩及形状,并能用英语表示各种色彩,体验不同媒材工具的使用效果。用撕、剪、贴、画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想法。

    2、探索感知泥性,归纳几种基本的玩泥方法,口头发表体验感受。

    3、欣赏感受剪纸、撕纸、折纸艺术之美,学习剪纸、撕纸、折纸造型表现的方法。

    4、探索用线描的形式表现各种物体。

    5、引导学生感知并发现食物之美,在教学中穿插双语教学,激发学生对美术课堂的兴趣。

    难点:

    1、学生对感受物体的发表,并用简单的英语口语来表示。

    2、引导学生体会不同笔触、不同的画材赋予画面的不同效果,引导学生表现自己的所见所闻。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个性,充分学生对卡通形象的感受,在学习活动中能举一反三进行探究。

    4、领会自然界中的事物与美术作品中的区别,让小朋友们学习观察艺术作品,对作品的造型、色彩、情节予以描述,说出自己的感受。

    5、怎样使双语教学在美术课堂中更好的发挥作用。

(三)措施:

    1、教师联系各学科的课堂要求,根据美术课的自身特点,明确地向学生提出正确的学习态度,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利用课堂教学,充分发挥教师的直观性演示,动作要规范化,给学生以楷模,学习正确作画方法,充分调动起学习气氛。

    3、选择富有儿童情趣的教学内容,采用生动活泼的游戏教学形式并渗透英语美术术语,在学生不知不觉游戏中,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七、一年级上册劳动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1、教育学生初步懂得劳动创造社会财富、劳动光荣、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道理;从小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遵守纪律、认真负责、耐心细致、不怕困难的劳动态度和勤劳俭朴、爱护劳动工具、珍惜劳动成果等优良品质;初步树立质量观念和环境保护意识

    2、使学生学习一些浅显的手工劳动知识,学会使用一些常用工具

    3、通过劳动课的教学和实践,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并注意培养学生观察、思维、想象的能力和创造精神,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教学措施

    1、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有充分的自主权利,每个学生自主参与,自我活动。

    2、根据一年级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年龄特点,充分体现探索的`过程、尝试的过程和创造的过程让他们在活动中多动手实践,多动脑思考和多动口表达在实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

    3、在活动教学中,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可以充分自由,有广阔的活动空间和灵活的活动时间解决问题的思路、完成任务的方法和活动成果的呈现,学生可以充分自主、自由开动脑筋,大胆想象,积极创新。

    4、搞好分层教学,及时帮助有困难的学生,给予每个学生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

    5、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观的教育,教育学生积极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生产劳动和公益劳动,经常组织学生进行劳动实践。

八、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计划

(一)教学目标

    1. 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 

    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2. 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 

    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一方面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3. 让教师和学生走进教材,保持教材的弹性和广泛适用性 

    各主题单元均选择具有通用性的.可供师生具体真实地参与的活动题材,使教材成为师生开展活动的指导,从而将各地具体而微的自然.人文资源和经济.文化背景,以及师生的经验和兴趣等等都纳入课程资源体系,为师生在活动中进行二次开发留有空间. 

(二)教学要求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因此本册教材是培养儿童能够健康.安全地生活(儿童生活的前提和基础)愉快积极地生活(儿童生活的主调)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儿童应当遵循的基本道德要求)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时代的进步对儿童提出的要求)。 

(三)教学措施 

    1.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 

    2.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运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地培养儿童的品德儿童的好奇心,引导儿童探索的欲望。 

    3.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本地区和儿童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收到课程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突破性。 

九、一年级科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一)教材分析:

    教材注重培养综合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素质,遵循学生认识规律,逐步提高探究能力,注重加强学科联系,培养学生人文情怀,坚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城乡教育差别。根据各年级学生的认识特点,把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确定为“感知科学”、“走进科学”、“探索科学”。教材将探究过程能力分为“观察与提问”“猜想与假设”“计划与组织”“事实与证据”“模型与解释”。科学课让学生在“做中学”活动中面对自然和科学现象,通过动手动脑学习基础的科学知识,在学习中不断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二)具体教学措施:

    1、首先加强自身的科学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是最主要的。平时要充分利用空闲时间,认真学习科学教学大纲,科学教材,认真钻研科学教法学法,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科学教师。

    2、结合所教班级、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采取一切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3、充分利用实验器材,做到“精讲多练”,多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收获。

    4、注重学生课外的拓展研究,不应只停留在课堂教学内,要将学生带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将科学课的学习从课堂延伸扩展到活动课程,扩展到家庭和社会。

十、一年级综合实践上册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从课堂走向社会,从课本走向实践,在活动中逐步养成具有基本的生活,劳动能力,观赏和辨别的能力,同学之间互相间的交往、协作能力,逐步的观察分析,采访、调查等能力,以及能初步掌握对小课题的研究、探索、实验的方法,把在各科中学到的技能,在实践中能综合运用,同时又不断增加知识,拓展视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二)教材分析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资源是一切可利用的人力、物力、经验、文化以及自然条件的总和,按照空间上的分布来划分,主要有:

    1. 学校内部资源。学校内部资源包括具有不同知识背景、特长、爱好的教师,包括图书馆、实验室、计算机房及其他各种专用设施和场地。学校师生在长期活动中积累的知识、经验、成果以及学校文化和办学传统也是极其重要的课程资源。

    2. 社区活动资源。社区活动资源包括各种公共文化设施、设备和场所,包括各类学校、政府机关等;包括具有不同知识背景、特长爱好、技能技艺的专家和居民;还包括地方、社区的文化传统、经济社会的发展现实、社区一般环境等。

    3. 学生家庭资源。家庭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父母应是孩子综合实践活动的启蒙老师,有条件指导孩子探索自然、了解社会、发展自我。在家庭中,学生可以进行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学习家政常识,了解社会职能。家庭生活中的洗涤、整理、小物品采购、损坏器具的修理等富有劳动教育意义的活动。

(三)教学措施:

    1. 认真选择、认真准备每一堂实践课活动内容,让学生真正能在实践课堂中通过动手、动脑,有感悟,有收获,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

    2. 进一步开展体验活动。为让学生的体验活动不留于形式,更有实践意义,改善体验条件和体验方式,让学生活动更多更贴近生活实际的情感体验。实践活动管理、评价更到位。

    3. 认真开展小课题研究。加强这方面能力的培养,让更多的学生参与研究,学会寻找问题,研究问题,结合实践体验活动,结合学科知识,更大范围地做好小课题研究工作。

阅读 262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