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一班科学主题活动
幼儿园的一日生活皆课程,
一个话题,
一个游戏,
甚至一只小蜗牛,
都可能成为孩子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俯下身来倾听孩子们的声音
故事就在身边悄悄发生。
课程起源
在一个下过雨的上午,我们升完旗,经过幼儿园院子时,咪咪大声呼喊起来,你们看“蜗牛,好大的一只蜗牛”。小朋友一听都围了过来,原来他们在树叶上发现了一只小蜗牛,有的试着去触摸蜗牛的触角、有的试着去抓蜗牛硬硬的壳......看着孩子们对蜗牛的好奇与探索欲望,于是我们开启了小蜗牛探秘之旅!
part1 寻找蜗牛
看着孩子们迫不及待的样子,老师提议再去幼儿园的其他地方找一找小蜗牛,看看小蜗牛喜欢待在哪些地方。好奇的小宇宙要爆发了,那我们就出发吧,去寻找小蜗牛。
教师的话
《指南》指出:幼儿喜欢接触新事物,经常问一些与新事物有关的问题。“放手”让孩子们去探究、去欣赏、去讨论、去倾听。从孩子们的言行中可以看出,小小的蜗牛引发了孩子们的探索兴趣。我们捕捉到孩子对于蜗牛的这一兴趣后,才能顺利地带领他们踏上科学探索蜗牛之旅,才会与蜗牛发生这么多有趣的小故事以及对未知的探究之旅充满着好奇与挑战。
part2 探秘蜗牛
蜗牛带回教室后,小朋友仔细观察蜗牛的身形特点,小朋友们积极发言,热情高涨。
集体活动时我们准备了相关图片、视频、PPT等,引导孩子们认识蜗牛的身体构造、器官,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活动中,孩子们积极交流分享,从中体验发现与被肯定的快乐。
在讨论的过程中,孩子们总结出了不少蜗牛的经验:蜗牛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一般都是在下雨过后出来活动。
观察日记
之后,孩子们很仔细的照顾小蜗牛,给它们喂东西吃,观察蜗牛的生长情况,吃了什么,拉了多少便便,并且每次都会有新的发现。
突然,哆米惊讶的说:蜗牛爬过的地方有“水”。那是蜗牛的小便...像鼻涕一样,黏黏的。不对,这是蜗牛的鼻涕。
孩子们发现黏黏的东西,原来是蜗牛分泌出来的粘液,粘液能让它的身体保持湿润,在爬行时会留下痕迹。
教师的话
幼儿学习是以探究和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途径的。特别是中班年龄段的孩子对事物观察的兴趣不在于知道、理解具体的经验概念,更多的在于对事物的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实际操作。我们应当做的是,基于孩子的年龄特点追随他们的学习发展。
part3 蜗牛的故事
绘本《牵着蜗牛去散步》讲述了一个这样的故事,上帝给“我”一个任务,让“我"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蜗牛已经尽力爬,但每次前行都只有一点点。“我"催它、唬它、责备它,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仿佛在说它已尽力。“我”拉它、扯它、甚至想踢它,蜗牛受了伤,流着汗、喘着气,仍然往前爬。终“我”明白了,原来是上帝叫蜗牛牵着“我"去散步。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教育孩子就像牵着蜗牛散步,需要父母细致、耐心地呵护,孩子的成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可能会面临各种困难和挑战,需要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鼓励。同时,家长也需要放慢脚步,与孩子一同欣赏沿途的风景,陪伴他们一起成长。
part4 画蜗牛
和蜗牛在一起的时光温暖又开心,孩子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画出了属于自己的小蜗牛,一起来欣赏他们的创意作品吧。
part5 蜗牛大调查
孩子们回家后继续探索,通过对蜗牛的密切观察与记录,孩子们发现了蜗牛的外形、爬行、饮食习惯等秘密,孩子们对蜗牛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part6告别蜗牛
第二天早晨来园后,奇怪的事情发生了,班级里的蜗牛怎么变少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小朋友们一致认为小蜗牛不愿意住在瓶子里,时间长了它会死掉,它们应该回到属于自己的家。孩子们虽然不舍,但是决定尊重蜗牛,尊重自然规律。蜗牛原本就属于大自然,回归自然是小蜗牛最好的归宿,我们不能以爱之名“绑架”小蜗牛。放学前,孩子们把小蜗牛送回到了初次遇到它的地方,将蜗牛放生,依依不舍地跟蜗牛告别。
告别蜗牛让孩子明白了生命的重要。虽然对蜗牛百般的不舍,但孩子们还是以爱的方式尊重每一个有生命的自然物。他们用稚嫩的语言和行动显示出了对生命的尊重与关爱,对自然的敬畏与顺应。感谢小蜗牛们陪我们度过了一段愉快的时光,大自然才是蜗牛们最温暖的家!
蜗牛的探索旅程到这里就要告一段落了,和蜗牛相处的点点滴滴,让小朋友们学会了分享、合作与观察。 在《指南》中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让幼儿体验探究的过程,发展幼儿的初步探究能力。在探究蜗牛的科学主题活动中,小朋友们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不断的提出问题,分享问题,在了解蜗牛的过程中体验到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也展现了他们的爱心与责任心,我们与小蜗牛的故事还在继续…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