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课研课共成长 —— 记二年级语文教研课磨课过程

🍋
创建于2021-11-23
阅读 89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一堂精彩的课也需千锤百炼、取长补短,博取众长,才能绽放光芒。本学期二年级的第一次语文教研课在期中后拉开了序幕,李如春老师执教的是二年级上册第23课《纸船和风筝》。


本课教学的教学目标设计:

1.认识“筝、鼠”等11个生字,正确美观书写“祝、扎”;

2.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认字,读懂故事内容,体会松鼠和小熊之间的友谊;

3.学会默读,感受友谊带来的欢乐。

教学重难点:正确美观书写“祝、扎”;学习默读,感受友谊带来的欢乐。



教学开始前的5分钟读书交流,李老师和孩子们一起交流最近读的故事,并让孩子上台来展开讲讲他带来的小故事。这样既调动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又自然而然的引出今天的童话故事《纸船和风筝》。


在导入环节,李老师用一幅图画为孩子们带来两位新的朋友,它们正是课文的两位主人公,用相互打招呼的方式自然过渡到本课的课题,尤其在板书课题时能注意提醒学生“筝”轻声的读音。

初读课文时,由找找课本特殊的地方开始,让学生发现这篇课文是没有读音的,从而引出生字环节,纸船和风筝带来了生字宝宝们,让学生们说说认字方法,这样的方式非常有趣,能极大的调动孩子们学习生字的积极性。


到了学习课文的环节,李老师重点放在了读书方式上,尤其是默读。《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第一学段学生需要学习默读,这篇课文也正是孩子们第一次接触到默读的地方。李老师先介绍了什么是默读,即不发声读,不动嘴唇,要做到眼到、心到、手到,再让学生用默读的方式思考问题,思考:纸船和风筝是怎样传到松鼠和小熊的身边的?他们通过纸船和风筝还会向对方传递什么呢?这样的一种新的读书方式可以让学生在读中思考,在读中感悟。


在最后的生字教学中,李老师用“祝”和“扎”这两个字引导学生思考,从而引出其他左窄右宽的字,并总结出左窄右宽的字就像我们中国人一样有礼貌,懂得谦让。


前前后后,这节教研课一共经历了四次磨课,每一次讲课之后我们都及时进行教研,集思广益,为李老师提出课上出现的问题,商讨解决。


让人印象尤其深刻是第二次试上后,年级组的严主任让所有的语文老师聚起来,让李老师在办公室的讲台上以微课的形式一句句讲,有需要修改的地方及时指出,当场修改。


00:08
00:07

磨课,不仅仅对授课老师有帮助,其实对于参加磨课的每一位老师来说,都是一次难得的业务自训,磨课活动,我们都在成长。

二年级语文组

阅读 89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