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一片叶 万物已惊秋🍂
秋季气温变化无常🌦️
是各种传染疾病的高发季节🙌
孩子本身的抵抗力较弱💫
极易受到流行性传染疾病的侵袭😶🌫️
那么,在换季的时候✅
该怎么做才能让孩子少生病呢💯
👀让我们来看看秋季传染病预防小贴士吧~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等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具有感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等特点,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的物品接触发生传播。
主要症状
临床表现为突发高热,头痛、全身酸痛、乏力及呼吸道炎症,咳嗽、咽痛等。婴幼儿和老人易并发肺部感染。
传播途径
以打喷嚏和咳嗽等飞沫传播为主,也可能以气溶胶形式传播。
预防措施
1.勤洗手、勤通风,减少前往人群密集场所。
2.打喷嚏或咳嗽时,用上臂或纸巾遮住口鼻,其后洗手。
3.出现流感样症状时,主动自我隔离,外出公共场所戴口罩。
新冠病毒感染
传播途径:
新冠病毒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是直接接触传播和空气传播,其中空气传播包括飞沫传播和气溶胶传播。飞沫传播即患者在咳嗽、说话等过程中,会吐出大量飞沫,其中携带新冠病毒,如果被他人吸入,则可能会发生新冠病毒感染。气溶胶传播指的是,新冠病毒在空气中可以以气溶胶的方式停留很长一段时间,也就意味着即使患者已经离开,这一块空气当中也可能是被新冠病毒污染的状态,如果其他患者吸入了含有病毒的气溶胶,依然可能会被传染。直接接触传播指的是,手接触到了被污染的物品,沾染上了新冠病毒,在未洗手的情况下通过吃饭、揉眼睛等动作被感染。
预防措施
1.勤洗手、多通风。
2.经常消毒。
3.去公共场所要戴口罩。
4.尽量少去人流量大的场所。
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是一种引起非细菌性急性胃肠炎的病毒,尤其在汛期时节,容易高发,交叉传染。病程一般为2-3天,是一种自愈性疾病,恢复后无后遗症表现。传染性强,以肠道传播为主,可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
主要症状
腹泻、呕吐、反胃、恶心和胃痛,其他包括发热、头痛和全身酸痛等。
传播途径
诺如病毒以粪、口为主要传播途径,人在进食被病毒污染的食物和水时,易感染病毒引起发病。直接接触也是导致病毒传播的重要方式,触摸被污染物体后的手再去接触食物,食用后也可能致病。
预防措施
1.饭前便后要洗手。
2.不吃生冷不洁的食物。
3.去公共场所要戴口罩。
4.尽量少去人流量大的场所。
秋季腹泻
秋季腹泻又称轮状病毒肠炎,是由轮状病毒所致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病原体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常由A组轮状病毒引起,发病高峰期在秋季,故名秋季腹泻。
主要症状
腹泻和呕吐,一般先吐后泻。呕吐症状2-3天,之后出现腹泻,持续5天左右,腹泻每日10余次至数十次,大便呈稀水样或蛋花样,同时可伴发热,通常低于39℃,严重的也可呈高热39-40℃。病程呈自限性,一般5-7天。
传播途经
轮状病毒的主要传播是通过粪一口传播。吃了或喝了被轮状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接触被轮状病毒污染的物体,不洗手就吃东西;吸入被污染的空气。
预防措施
1.口服轮状病毒疫苗是预防秋季腹泻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适宜接种年龄是2个月至3岁之间,口服用吸管吸入疫苗,需要每年接种一次,建议接种时间在7~10月份,其对重症腹泻的免疫率可达90%。
2.加强幼儿的卫生管理,严防"病从口入",培养儿童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不喝生水,不乱吃不洁不熟食物。
3.本病可通过间接接触传播,因此患儿用过的物品要及时洗涤并进行消毒处理,避免交叉感染。并定期进行玩具清洗消毒,做好室内环境消毒通风。
4.注意气候变化,及时添减衣被,避免受热或着凉。带孩子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以增强体质。
5.应少带孩子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特别是在流行高发季节。
手足口病
主要症状
患者常表现为疲倦、食欲下降、有低热、身体不适、腹痛等前驱症状。发热1~2天后可在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疼痛性粟粒大小般的水疱,手、足、臀部等处出现红色小斑丘疹、疱疹。
传播途径
手足口病的传播方式多样,以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
预防措施
1.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保持屋内空气流通,不去人多处。
2.平时饮食要规律,不吃刺激性食物。
3.让孩子多运动运动,来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疱疹性咽峡炎
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咽颊炎,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传染性很强,传播快,遍及世界各地,夏秋季为高发季节,主要侵犯1~7岁幼儿。
主要症状
临床特征为骤起高热伴有咽喉痛、头痛、厌食,并常有颈,腹和四肢疼痛。口腔粘膜出现少数灰白色疱疹,周围绕以红晕,多见于扁桃体前部,但也可位于软腭、扁桃体、悬雍垂、舌部等。
传播途径
通过空气和飞沫传播。
预防措施
1.引导孩子勤洗手、吃熟食、喝干净水。
2.注意加强日常锻炼,尽量少去公共场所。
3.居家勤通风、被褥常晾晒、玩具多消毒。
水痘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在幼儿园和小学最容易发生和流行,传染性很强。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传染。
主要症状
水痘的潜伏期一般为14——16天,主要症状是皮肤及黏膜上分批出现小红丘疹、疱疹而后结痂,脱痂后大都不留疤痕。
传播途径
水痘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污染。
预防措施
1.尽量不要去人流密集的场所。
2.如要外出,要佩戴口罩,防止鼻腔和口腔接触病毒而导致发病。
3.在平时可以多喝水,屋子要保持15分钟到30分钟以上的空气流通。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腮腺炎,亦称“痄腮”,秋冬季节容易发生,多发生于幼儿。主要通过飞沫传染,少数通过用具间接传染,传染性强。
主要症状
流行性腮腺炎的潜伏期是2——4周,主要症状是发热,两侧或一侧腮腺肿大、疼痛。
传播途径
由接触或飞沫传染。
预防措施
1.及时接种疫苗。
2.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
3.均衡饮食、适量运动。
4.少去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
登革热
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经伊蚊叮咬传播的一种以发热、皮疹和全身疼痛为主要症状的急性传染病,通常在夏秋季节高发。主要“活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尤其是在东南亚、南亚、南美洲和非洲等国家和地区。
雌性伊蚊叮咬登革热病人或无症状感染者后,病毒在蚊体内大量复制,它再叮咬其他健康人时,就会将病毒传播给其他人。没有伊蚊叮咬,病毒一般是不会由病人直接传染给其他人,也就是说,人与人之间一般不会传染。
主要症状
高热:登革热的首发症状一般是发烧,通常持续3~5天可降至正常,有些人是低烧,有些人高烧可达40℃。
三痛:感到头痛、眼眶痛、肌肉与骨关节痛,全身乏力。
三红:可能出现面、颈、胸部潮红,甚至出现眼结膜充血、浅表淋巴结肿大、牙龈等无端出血等。
皮疹:皮疹分布于四肢躯干或头面部,为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疹。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传播途径
主要由“病人→伊蚊→其他健康人”的途径传播。人与人之间一般不会直接传播。登革热病人或隐性感染者被伊蚊叮咬后,病毒在伊蚊体内一般需经大约8-10天的增殖后,才可以通过叮咬将病毒传播给人。我国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的潜伏期一般为1-14天,但也有部分人不发病(称为隐性感染者)。
预防措施
登革热病毒并非无孔不入,只要我们牢牢掌握防蚊灭蚊的好方法,出游时注意防范,相信小朋友们也可以将登革热拒之门外。
1.防蚊灭蚊隔:出门穿着浅色长袖及长裤。驱:在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及时喷涂驱蚊药水。避:避免在蚊虫出没频繁的时段(上午7-9点和下午4-6点)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装:家里安装纱门纱窗和使用蚊帐。灭:适时使用蚊香、电蚊拍、杀虫喷雾剂等进行驱蚊。换:室内避免种养水生植物,如需种养建议及时换水(每3-5天清理一次)。
2.清理积水封:封盖好水缸、水箱等容水器皿。清:及时清理饮水机以及各种闲置盆罐、食品盒等废弃容器。疏:疏通沟渠、岸边淤泥和杂草等。 排:排清可能孳生蚊虫的积水。填:填平洼坑、废用水塘、水沟、竹洞、树洞等。
温馨提示
1.如果幼儿身体有不适,请配合幼儿园及时带幼儿到正规医院就诊治疗,若医院确诊幼儿为疑似传染病时,要立即和班级教师联系。
2.按照医生要求对孩子进行隔离治疗,痊愈后须持痊愈证明给保健医生检查,无任何症状后入学,保护易感人群(其他孩子)。
3.在观察和治疗期间,希望家长多和班主任保持联系,便于班级教师了解幼儿情况,共同给孩子以身心关爱。
立秋之后,暑去凉来。各位家长朋友要根据天气变化和孩子的身体状况,提前做好各项预防保健工作。虽然秋季传染病种类繁多,但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让我们一起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健康快乐的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