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母校旧址随想

editer
创建于2019-11-29
阅读 59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在一个小雨淅沥的清晨,走到莲城大道与智慧大道十字路口南侧,我不禁放慢了脚步,好想确认一下母校——许昌市郊三中旧址的准确位置。一瞬间,思绪又回到了四十年前,似梦似幻之间,仿佛又看到了老师和同学们那熟悉的脸庞……

  许昌市郊三中——一所位于东郊清潩河畔的郊区中学,不是很大的校园,稍显简陋的教学条件,却是方圆十数里内莘莘学子圆梦的圣地。忘不了的是:天刚蒙蒙亮就匆匆背起书包往学校跑;晚上放学月儿高挂,皎洁的月光下,红薯地反射着银光,草丛中秋虫在“吱、吱”作响,生活在喧嚣都市的人,根本享受不到这份恬静与安详。

  走进校门,东侧是一个不太标准的篮球场,泥土地面雨后布满了脚窝,鲜有人在此打球。每逢上体育课,便排队到西边河堤上练长跑,趁着白老师不注意,几个人偷懒溜到水边,不是很宽的水面清澈见底,从浅浅的水潭里一捧掬水,水下的泥鳅、大虾活蹦乱跳溅得满脸是水,舌头舔一下,甜甜的,河水被污染那是多年以后的事儿。

  从篮球场东南角来到学校东侧的一片空地上,映入眼帘的是一片茂密的芦苇荡,一群略显瘦弱的少年,用尽全力往芦苇荡深处投掷标枪、手榴弹,身后留下的是无忧无虑的欢笑。那个时候女同学都是扎长辫子,男同学都是戴绿军帽的。

  芦苇荡的北侧,有一条窄窄的乡间小道,秋日的早晨,红彤彤的太阳懒洋洋地挂在天边,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农高挽着裤腿赶着木质的拖车,上边放着犁耙,老牛不紧不慢地晃悠着,地面留下长长两道瓷明平滑的轨迹,在晨曦下熠熠闪光。人、牛、拖车的影子拉得  老长,构成一幅充满了乡土气息的“晨曦老农赶车耕种图”。

00:00

  沿着校园中间的甬道往南走,东侧是两排青砖青瓦的教室,西侧是老师们的办公室和宿舍。就在校长办公室的门口,长着一棵两人合抱的泡桐树,高高的树杈上挂着一口铁钟,随着“当、当、当”的钟声,我们步入教室,或是顺着熙熙攘攘的人流结束一天紧张的学习生活。第一排最东头就是我们初一(4)班的教室,冬天用塑料布钉窗户御寒,每天早上到校后的第一件事儿,就是生火取暖,不只一次弄得灰头土脸的,有同学将“盐疙瘩”扔进火中,“噼里啪啦”一阵爆裂之后,整个教室便青烟缭绕,自然会引来班主任韩老师的“严厉追查”。

  也曾有同学因违反了“课间时间不准相互打闹”的规定,倔强地不肯认错儿而被“停职检查”。还有宁老师讲解词语“狰狞”时,形象、生动的面部表情。就在教室前边的空地上,学校请来许昌监狱服刑人员现身说法,讲“骑驴拄拐棍儿——得劲一会儿说一会儿”的“真实感受”。

  往前一排,是我们初二时的教室,教几何课的田老师用长长的三角板在黑板上画图,耐心地讲解如何求证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紧挨窗口,长着一棵枝繁叶茂的老柿树,每到春天,枝头开满了洁白的小花,花谢之后便缀满了嫩绿的果实,一天天长大,馒头大小的柿子羞涩地藏在墨绿色的叶子中间。

  到了深秋,厚实的叶子逐渐泛红变黄,一片片飘落,挂满枝头的全是火红的柿子,犹如一串串的红灯笼,忍不住摘一颗咬一口,甘甜可口。到了雪花纷飞的季节,它那苍劲的虬枝犹如老人饱经风霜的大手伸向天空,书法家陈天然就是从中受到启发,自创了独具特色的书法艺术风格。也曾写下:
  ……

      而我曾经挺拔的身躯

      也将会像它那光秃秃的    虬枝一样

      孤独地矗立在凛冽的寒  风中瑟瑟发抖

      长久陪伴它的
      满是无助、寂寞和嘲讽

       ……

  校园的中心位置地势较高,这里还有一家没有迁走的住户,与师生“和谐相处”:母鸡下蛋了,“咯咯哒”的“报功”,也有淘气的男同学从鸡窝里摸出鸡蛋换面包吃;教室里正在上课,一头滚瓜溜圆的肥猪“哼哼唧唧”的拱门。

  “肥猪拱门”自然也是好兆头,初三那年,参加全市初中英语知识竞赛,同市区重点中学抗衡,最终荣获团体第二名、个人第五名。忘不了“载誉而归”时的欣喜,忘不了常老师、程老师为我们的辛勤付出,更忘不了下着大雨,刘老师骑自行车带着我们赶往考场,走到健康路时重重摔那一跤,还有口语测试因没有听懂“ Please tell me something about your English teacher (请告诉我一些关于你的英语老师的故事)”时的懊恼,还是一位同考的同学听懂了事后告诉了我,事先已经猜准了题,没承想竟因紧张而错过。现在,也不知道那位同学去了哪里、在干些什么, 只知道后来他考上了许昌师专。

  这户人家的西侧,是一套建于清末的四舍院,厚厚的墙、黛色的瓦,正屋住着王校长一家人,西厢房最南头那间,是卫老师的办公室,七、八平方米的小屋冬暖夏凉,除了一铺床、一张桌、一个柜,好像也没有其他过多的家具,桌子上时常放有小袋“牛黄解毒片”,因好奇吃了两粒,直接就拉了肚子。忘不了卫老师给我们“吃小灶”时那期待的目光,以及学校包场看电影,把片名《少林寺弟子》误说成“少林寺子弟”时的尴尬与哄堂大笑。

  中考前夕,教语文的王老师,自己掏钱订阅了几十份《作文通讯》分发给同学们,为的是大家最后时段的“冲刺”,饱含着浓浓的母爱。语文知识竞赛时“曹操闻之喜,刘备闻之悲 (打一字)——翠”的诙谐幽默。

  中午时分,总会有几位同学因路远回不了家,只能待在教室里啃几口自带的干粮,厚厚一卷子烙馍,使劲儿咬,快把牙齿拽掉了,才咬下一小截儿,下咽时噎得慌,跑到生活区的水囤边,嘴对嘴儿就着水龙头猛灌一通井拔凉水,感觉甚是满足。而校门口对面的那家油酥火烧一毛钱一个,味道很是诱人,无奈囊中羞涩怎舍得买?

  校园里:暖春,到处弥漫槐花的清香;盛夏,燃烧着美人蕉的火辣;中秋,徜徉着菊花的鲜艳;寒冬,更有傲骨的红梅在枝头怒放。一年四季都在感受着温馨、热情、烂漫与勇气。

  正是从这里走出去的农家子弟,当年的中考中,有50多人分别被许昌高中、市一中等重点中学录取,更有考上小中专的。正是因为它拥有一支求真务实的教师队伍、一群勤学向上的莘莘学子,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蒙蒙细雨中,我努力地追寻,试图找回记忆中母校的些许印迹,然而眼前所能看到的只有笔直宽阔的马路、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正可谓:留在脑海里的是清晰,展现在眼前的是模糊。

  俱往昔,现在的市郊三中,早已乔迁新址,毗邻许昌学院并成为其附属中学,各方面的条件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崭新的教学大楼、功能齐全的实验楼、窗明几净的学生食堂、标准的塑胶跑道、绿草如荫的足球场……所有这些是我们当年想都不敢想的事儿。若是时光能够倒流,我们好想回头再上一次市郊三中,然而,那只是一个再也实现不了的“奢望”罢了。

  看着衣着时尚、浑身散发着青春气息的学弟、学妹们,作为“大师兄”的我们,禁不住想说一句肺腑之言:“亲,你们生在了好时候,一定要努力呦!”

阅读 59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