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泉市家庭教育家长学校】系列微课之一:家长如何有效保护孩子上网安全


💝平泉市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服务中心


创建于2024-09-09
阅读 2.4万
11:20

各位家长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平泉市家庭教育家长学校微课堂,我是来自平泉市双桥小学的家庭教育指导师苏净。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家长如何有效保护孩子上网安全。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在这个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的孩子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早地接触网络。网络世界五彩缤纷,但也暗藏风险。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网络,也正是这样一把双刃剑。今天,我们将一起探讨一个至关重要的话题——如何守护我们的孩子在网络世界中安全成长。

一、家庭教育案例故事

小林是一名好奇心旺盛的中学生。他在网上玩游戏时无意点进了一个看似正规的问卷调查页面,承诺参与者完成问卷填写后可以获得最新款的游戏皮肤。小林没有多想就按照要求填写了自己的姓名、地址、电话号码以及父母的信用卡信息。几天后,小林的父母开始收到大量的垃圾邮件和诈骗电话,银行账户也出现了异常交易。这时小林才意识到自己可能遭遇了网络诈骗,小林感到非常内疚和困惑,他没有想到自己的一个简单行为会给家庭带来这么多麻烦。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青少年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网络,尤其是寒暑假,孩子接触网络的频次倍增。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已突破1.91亿,占总体网民规模的17.7%。2023年10月24日,我国第一部专门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发布,旨在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网络环境,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为了帮助广大中小学生增强网络安全意识,学会在网络世界中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避免受到网络诈骗和不良信息的侵害,今天我们共同探讨家长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培养他们的网络自我保护能力。

二、家庭教育案例分析

正值青春期,孩子们的好奇心驱使他们探索网络,却可能忽视了个人信息的保护。小林的案例典型地展示了青少年可能因缺乏网络安全意识而面临的风险。小林未能识别问卷调查背后的潜在陷阱,体现了青少年对网络诈骗的警惕性不足。

家长有责任教育他们识别网络诈骗,培养对个人信息的保护意识。小林的案例凸显了家庭在网络安全上的监管不足和网络安全教育上的缺失。家长未能有效监管孩子的上网行为,缺少对孩子网络活动的了解和干预;同时,小林的家庭在网络安全教育方面存在空白,孩子未能得到充分的指导。

三、家庭教育科学原理

网络安全教育不仅是一种技能教育,更是一种心理和行为教育。

根据发展心理学,儿童和青少年处于认知和道德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的判断力和自控力仍在发展中,更容易受到网络诱惑和欺诈的影响。

在这样的背景下,孩子们更需要在家长的指导下学习如何安全地与网络环境互动。研究表明,家长的参与和监督对于提高儿童的网络安全意识至关重要。根据班杜拉学习理论,孩子们往往会学习、模仿他们观察到的成人行为,包括网络安全行为。因此,家长应通过自己的行为展示如何负责任地使用网络。家长也需要持续更新自己的网络安全知识,与孩子共同学习,以适应网络环境的快速变化。同时,家长应当与孩子建立起开放的沟通渠道,让孩子感到在遇到网络问题时可以信任家长并寻求帮助。

四、家庭教育指导措施

在保护孩子上网安全这件事上,我们可以借鉴以下行之有效的方式。

1. 以身作则,共同制定上网规则

家长和孩子共同制定一份上网规则,包括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上网,上网时可以浏览的内容、参与的活动有哪些,双方如何共同执行并遵守约定等,并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与需求改变,做出相应调整。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规则意识,防止过度沉迷网络。

家长也可以设定上网时间表,与孩子共同制定并坚持执行上网时间表,合理安排在线和离线活动时间。

2.加强陪伴与主动介入

家长要尽可能掌握孩子的上网动态,避免让孩子独立使用网络,通过观察、倾听、交流等方式,理解孩子相关行为及背后的需求。

家长应该做到多听少说,鼓励孩子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如果有不同的意见或看法,可以一起讨论分析,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有表达观点的权利,引导孩子诚实说出上网的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规范和引导,预防危险发生。

3.情景模拟,示范安全行为

家长可定期与孩子一起上网,示范如何安全浏览、搜索信息,并参与孩子的在线活动。

通过情景模拟,让孩子实践应对网络诈骗、欺凌等情景。比如家长在自己的上网过程中发现了网络诈骗的陷阱,可以借机与孩子一起模拟演练如何应对这些陷阱,网络陷阱是如何引诱人一步步泄露信息,充分讨论网络行为的后果,在实践中学习如何识别和应对网络风险。

4.传授网络安全知识,正确引导

在日常交流中,向孩子传授网络使用的潜在风险,通过关注网络风险的新闻和警方公众号文章,提高孩子的警惕性。同时,家长应该教育孩子文明上网,注意保护个人与家庭信息,告诉孩子在遇到常见的隔空猥亵、网络欺凌、网络骗局、网络消费等问题时要主动寻求家长的帮助。

5.善用资源,进行安全管理

近年来,在相关部门的监督下,网络应用增加了青少年模式用来保护未成年人的上网安全。

家长也可以在电子设备上安装过滤和安全管理软件,启用家长控制功能,筛选内容,监控并指导孩子的上网行为。或根据自己对孩子的了解,为孩子制定专属的内容权限,从而屏蔽掉一些不良内容,避免恶意程序或病毒窃取信息,引诱孩子受骗。

6.建立开放的沟通渠道,成为孩子坚实的后盾

家长的角色在孩子网络安全教育中至关重要。鼓励孩子在遇到网络问题时,能够信任并主动寻求家长的帮助。平时,开放的沟通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的网络行为和遇到的问题,给予他们适当的指导和支持。当孩子感到困惑或受到网络欺凌时,我们要及时给予安慰,并一起探讨解决方案。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帮助孩子们建立自信,学会在网络世界中自我保护。

五、期待的话

在这个数字化时代,我们作为家长,承担着引导孩子安全航行于网络海洋的重任。家长的角色,就像是一位耐心的舵手,不仅要教会孩子如何使用船桨,更要引导他们识别风浪,学会在信息的海洋中稳健前行。愿我们的守护,能够帮助孩子驾驭信息之舟,勇敢地探索属于自己的世界。

阅读 2.4万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