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的力量】恪守初心育桃李  砥砺深耕满园芳 一一记黄坑中心小学教师曾石明

湛蓝的天空
创建于2024-09-08
阅读 387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恪守初心育桃李   砥砺深耕满园芳

           一一记黄坑中心小学教师曾石明

      在遂川的大山深处,有这样一位平凡的教育工作者,他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孩子的喜爱,更是对身为人师的那份沉甸甸的责任,他任劳任怨、勤奋上进、朴实无华,默默地耕耘在教育的第一线。在35年的教学生涯中,他教学成绩优异,多篇论文获得省市县级奖项,指导学生参加全省“新蕾杯”征文活动荣获一等奖,先后被评为县乡级的“优秀辅导员”、 “百名教坛新秀” 、“两基工作先进个人”、“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 、“优秀教导主任”、 “师德标兵”等几十个荣誉称号。  35年来,他用行动诠释了教师神圣的使命,他对学生的拳拳大爱,对教育的赤诚忠心,感动着每一位老师、学生和家长的心,他就是黄坑中心小学教师——曾石明。

一、踏遍山水,心系学子。

      1989年,他以优秀的成绩从泰和师范毕业后,主动要求回家乡任教,把自己最宝贵的青春年华献给了家乡的教育事业。为了家乡的孩子不失学,他踏遍了家乡的山山水水,角角落落。有一次,昆岗村的学生林某辍学,他连夜走了十几里山路赶到林同学家中,劝说学生,动员家长,让孩子回校上学。为响应“1+1”结对帮扶政策,他牵线搭桥,徒步走访,给帮扶者带路,稳定帮扶者与被帮扶者的联系,确保孩子学好文化,考上理想学校。为了提高家乡孩子的文化素质,他不计任何报酬的为学生辅导功课。还经常从自己微薄的工资里挤出钱来,为贫困学生交学费、买学习用品。让家长放心,学生安心。

二、自制教具,为校解困。

     曾经的黄坑乡,偏僻、贫穷、落后,也影响到学校教学设备滞后。在那个年代,为改善教学设备,他认为通过教师自己制作教具,是解决学校教学器材缺乏的好方法,于是他认真研究教学大纲,钻研如何运用不同的教具突出课堂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写出可行性报告。然后带领学校的教师,放弃休息时间,走街串巷,寻找材料,制作了一大批教具运用于课堂教学中,为学校节省了大笔资金,有几个教具还荣获县级优秀创作奖。    

三、投身教改,勇于创新。 

      在担任教导主任期间,他积极投身于教研、教改实践,潜心研究教材教法,大胆进行实验教学改革,锐意进取,不断创新。在长期的实验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引导探索教学法”和“问题模式教学法”等宝贵的教学经验,论文《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策略探究》得到教育专家的充分肯定,入选《新课程》期刊,《小学语文教学导入的“激、趣、疑”》等多篇论文获奖。

四、苦中有乐,管理有方。 

      三十五年的教学工作中,担任班主任就达20多年,大部分是毕业班班主任。班主任工作中,有苦又累,有笑有甜,做过这份工作的老师就深知自己肩上所担负的重任。他也毫不例外,从中体也会到了苦与累,但更多的是体会到了教育的快乐,与学生真诚相处的快乐。 “师生之间就要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关爱。”这句话伴随他与学生们亲密相处的一年又一年。成为了他从事班主任工作的座右铭。所做工作也得到领导的肯定,家长的赞赏,学生的好评,曾多次荣获县乡级的“优秀班主任”称号。

五、甘为人梯,榜样引领。

     如今,曾老师作为一位资质深厚的长辈教师,在当今的形势下,他始终牢记初心,决不躺平,一直站在教育最前线,还甘为人梯,做年轻教师成长的引路人。他借助“青蓝工程”这一平台,与年轻老师打成一片,互相学习。经常为年轻老师上示范课,开展教师座谈会,研究传统教学方法与新课件相融会的切合点等,引导青年教师积极探索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不断提高学校整体教学质量。

      时代的步伐阔步前行,教育的发展日新月异。但他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的初心却忠贞不渝,他说自己会紧跟形势,活到老学到老,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发光发热,再苦再累,也无怨无悔!

阅读 387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