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木马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认识猴痘  科学防范

创建于09-08 阅读775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2024年8月14日宣布,猴痘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是世卫组织自2022年7月以来第二次就猴痘疫情发出最高级别警报,引起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世卫组织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报告猴痘病例数超过1.56万例,已超过去年病例总数,其中死亡病例达537例。

        为了有效预防猴痘疫情,下面新民镇中心幼儿园带您了解以下猴痘的常见知识。

什么是猴痘

猴痘病毒是一种属于正痘病毒科的病毒,与天花病毒有亲缘关系。猴痘病毒感染后,主要表现为显性疾病,也存在无症状感染者,潜伏期在5-21天左右,通常为1-2周。

传染源

传染源包括感染的啮齿类动物、灵长类动物、猴痘病人,其中病人出现症状后至皮疹结痂自然脱落前均具有传染性。

传播途径

1. 人兽传染

接触感染动物病变的渗出物、血液、其它体液或被感染动物咬伤、抓伤,食用未煮熟的感染动物。

2. 人人传染

密切接触传播:接触感染者衣物、寝具、毛巾,接触感染者病变皮肤、黏膜、体液(如性交)等方式都可感染。

飞沫传播:感染者咳嗽、打喷嚏形成空气飞沫,也可能传播猴痘。

垂直传播:猴痘病毒还可通过胎盘从孕妇传播给胎儿。

典型症状

典型症状:发热、头痛、肌肉疼痛、淋巴结肿大、皮疹等。猴痘引发的皮疹可单个或多个,通常皮疹经过斑疹、丘疹、疱疹、脓疱和结痂阶段,可伴明显痒感和疼痛。

猴痘的治疗

1. 对因治疗

目前针对猴痘病毒,国内尚无特异性抗病毒药物或疫苗,但接种天花疫苗可以预防猴痘或减轻猴痘症状,有效率高达85%。

2. 对症治疗

大多数猴痘患者只需对症口服解热镇痛药,避免搔抓皮疹部位皮肤,以免继发感染,并可由全科医生或主治临床医生进行监测。少数患者可能需要治疗并发症,比如用抗生素治疗继发皮肤细菌感染。

如何预防猴痘

避免接触感染源

避免与猴痘患者进行密切接触,避免与可疑感染者发生性行为,避免接触野生动物和家畜。

加强监测

做好自我症状监测;若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应主动就医,并告知接诊医生境外旅居史、可疑动物和人员或猴痘病例的接触史或暴露史,以协助诊断和治疗

提高防控意识

        提高猴痘认知水平和防控意识,做好自我症状监测。若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应主动就医,并告知接诊医生境外旅居史、可疑动物和人员或猴痘病例的接触史或暴露史,以协助诊断和治疗。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经常清洁和消毒,做好手卫生。猴痘病毒耐干燥和低温,在土壤、痴皮和衣被上可生存数月,但该病毒对热敏感,加热至 56 °C 30分钟或60°C 10 分钟即可灭活,紫外线和一般消毒剂均可使之灭活。

       孩子们健康、快乐的成长,是我们最为关心的问题。保障幼儿健康,加强卫生保健工作。让我们家园共进,携手关注孩子健康,呵护孩子成长!

阅读 77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