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入秋,预防先行——玫瑰楚萌新城幼儿园秋季传染病知识宣传

玫瑰楚萌新城幼儿园
2024-09-07
阅读 2660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各位家长:

随着秋天的到来,各种病毒、细菌也簇拥而至,气候的变化会让不少小朋友不适应,感冒、腹泻也成为这个时节的多发疾病。新学期要做好秋季常见传染病的预防,现将几种常见的秋季传染病预防知识与大家一起分享,共同保护幼儿健康!

流感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对人类危害较严重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流感一般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部分病例可出现高热,达39-40℃),伴畏寒、寒战、头痛、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痛、咳嗽,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结膜轻度充血,也可有呕吐、腹泻等症状。

1.接种流感疫苗是目前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在流感季来临之前要及早进行流感疫苗接种,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

2.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常通风、少聚集,科学规范佩戴口罩,同时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其临床表现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状少见,传播途径主要为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潜伏期1-14天,多为3-7天。

预防措施:

1.科学佩戴口罩。与他人近距离接触时,建议佩戴口罩。

2.学会正确洗手。外出回家后、饭前便后、触摸公共设施后、咳嗽或打喷嚏后等均要洗手。

3.做好居家清洁消毒。家中每天开窗通风至少三次,每次半小时;居室正常情况下保持清洁即可。

4.加强个人健康管理。家长在幼儿出现发烧、乏力、干咳或腹痛、腹泻等症状的,应及时到就近的医疗机构就诊,发烧尽量前往发热门诊就诊,切勿带病上班或上学。

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是一种引起非细菌性急性胃肠炎的病毒,病程一般为2-3天,是一种自愈性疾病,恢复后无后遗症表现。传染性强,以肠道传播为主,可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幼儿以腹泻为主要症状,成人以呕吐为主要症状;同时可伴有发热,头痛、恶心、腹痛畏寒等表现,严重者可能出现脱水,危及生命。

预防措施: 

吃熟食、喝开水、勤洗手、拒绝垃圾食品。

秋季腹泻

秋季腹泻多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潜伏期2-3天,初期常伴有感冒症状,多数患儿还会有发热现象,体温在37.9-39.5℃,继之出现吐泻症状,大便呈白色、黄色或绿色,带少许黏液,无腥臭味,每天10次左右。秋季腹泻一般持续3-9天,前3天症状最严重。

预防措施:让幼儿勤洗手,多让幼儿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尤其是含维生素A、C较多的食物,在秋季,大蒜、萝卜、生姜、韭菜都是可以增强幼儿抵抗力的食物,比如在做菜时添加蒜末,平时给幼儿煮点萝卜水、生姜水等。

水痘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水痘患者多为1-14岁的孩子。水痘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传染。水痘病毒感染人体后,经过大约2周的潜伏期,患者可出现头痛、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下降等前期症状,继而出现有特征性的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再发展为水疱、常伴有瘙痒,1-2天后开始干枯结痂,持续一周左右痂皮脱落。皮疹躯干部最多,头面部次之,四肢较少,手掌、足底更少。

预防措施:   

接种水痘疫苗是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措施。流行期间尽量不带幼儿去人多的公共场所。经常开窗通风等也很重要。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夏秋换季期,空气中的细菌病毒大量繁殖,孩子很容易受到肠道病毒感染,引发手足口病,常表现为口腔内颊部、舌、软腭、硬腭、口唇内侧、手足心、肘、膝、臀部和前阴等部位出现小米粒或绿豆大小、周围发红的灰白色小疱疹或红色丘疹。

    预防措施

预防手足口病,幼儿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勤晒衣被,多通风。减少幼儿处于公共场所的时间。游乐园、室内商场、公共交通这些公共场所,由于人群密集,病毒密度相对较大,幼儿很容易被传染。幼儿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通过飞沫传播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春秋季节容易发生,多发生于儿童。主要通过飞沫传染,少数通过间接传染,传染性强。大多数起病较急,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等全身不适症状。患者一侧或双侧耳下腮腺肿大、疼痛,咀嚼时更痛。并发症有脑膜炎、心肌炎等。整个病程约7-12天。一次感染后可获终生免疫。

预防措施:

接种腮腺炎疫苗,发现症状者及时隔离患者至消肿为止。

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咽峡炎。潜伏期3-10天,以发热、咽痛、咽峡部粘膜小疱疹和浅表溃疡为主要表现,伴有头痛、咽部不适、肌痛等。传染性很强,传播快,夏秋季为高发季节,主要感染1-7岁儿童,同一患儿可重复多次发生。1-5天溃疡愈合,一般3天内退热,症状消失。

预防措施:

 经常开窗通风;早晨、饭后及睡觉前漱口、刷牙。注意劳逸结合。防止受冷,如身体不适应卧床休息,进行饮食调养。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宜,再辅助一些清爽去火、柔嫩多汁的食品摄入。

温馨提示

     1.教育幼儿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洗手液用流动的水洗手,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预防病从口入。

      2.不要让幼儿喝生水、吃生冷食物,不到无证摊贩、小店或饮食店购买“三无”食品吃。

      3.不带幼儿去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去游玩,避免接触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减少被感染的机会。

      4.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换气,勤晒衣被 。

      5.合理安排好饮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让幼儿生活有规律,保持充分的睡眠,提高幼儿自身抵抗力。

      6.请家长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在家督促幼儿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果幼儿有发烧或呕吐等不适现象请及时带幼儿到正规医院进行就诊。


      孩子的健康是我们共同的心愿,虽然传染性疾病多发,气温忽高忽低有待适应,但只要我们一起家园携手共预防,一定能为孩子们营造出健康和谐的生活环境,使得他们快乐、茁壮成长!

撰稿人:刘老师

审稿人:韩园长  杨园长

阅读 266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