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千年古邑。属国家级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试验区。清流传统的节日、会期,一年到尾每月都有,节庆佳期有相互走动拜访的习俗,它是用来联络维系亲情、族情、友情,人们互相往来的一种感情大交流。客家人讲究人情世故,礼尚往来。做客是不能空手去的,需要带些礼物,清流人称“果子”,也称“手信”,这就是客家礼仪之一“手信礼”的由来,传统规矩千百年来一直延续到今。
在清流手信,并非专指一定要是贵重的礼品礼物,而是能突出当地的传统人文价值,讲究携带方便,轻巧,吉利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物品那是最有意义了。清流山清水秀物产丰富。老祖宗留下许多非遗制作工艺,每个乡镇村(居)都有自己的传统特色产品,用现在的话来表述叫“一乡一品”“一村一品”。譬如:清流剪钻、高地贡米、林畲金豆、嵩溪豆腐、余朋茶油、梦溪腊鸭、灌尾板栗、白塔大蒜、龙地红菇、姚坊芋子、林畲雪薯、鲜水鮟鱼、赖坊花生、长校锡器等等。这些都是清流当地土生土长,久负盛名馈赠亲友的名优手信。手信不在于贵,而在于心,一份情意,一份真诚,一份心意,代表对亲人朋友的祝福,表达着对亲人朋友的关心,能博得亲人朋友以及小孩的欢心。
记得儿时,新春正月随父母走路到宁化曹坊大姨家走亲戚,我父亲是清流城关打制剪刀钻子的行家,他挑了十几张自己做剪刀钻子作为馈赠亲友的手信,亲戚们很是喜欢。可是叫吃饭的亲戚太多了,带来的剪刀钻子还是不够送,只好去当地供销店买红糖、橘饼、冰糖、红枣、冬瓜糖、兰花根等做手信。这些东西在农村代销店都能买到,只要你说买包果子做手信,店主立马会用粗纸一张,将果子包成长方形,用干稻草捆扎牢固,可以有一斤一包的也有半斤一包的丰俭随意,然后再贴上一条红纸,就可以送人了。
新春正月,无论城乡几乎家家贴春联,户户点香烛,门前燃红炮、客厅摆宴席,尤是各家厨房最为热闹,整日灶火旺旺,炊烟袅袅。有外甥走舅舅家,有新婚闺女携夫带仔回娘家,满村走亲访友,拜年的客人络绎不绝。来访的客人递送一包橘饼,口称“吉吉利利”,也有送一包冰糖说“甜甜蜜蜜”,主人客气的收下后忙于敬茶让座。主妇忙于烫老酒,砌糖茶,蒸年糕,斩鸡臂,煮菜肴。男人热情接待为客人筛酒夹菜,主妇还要给老人、小孩塞红包,吉祥话频频,恭贺语殷殷,家家添满浓浓的年味。
正月到一个村子走亲戚拜年是有计划的,盘算要去几家,就要带上几包手信。有的家庭亲戚朋友多手信也多了,也会出现一些笑话,通常主妇会把客人送的手信保存在自家谷仓里,自己一般不会拿来吃的,而是留着去做客时送人,有时自家送人的一包手信,正月在村里转了一圈后又回到了自己家中是常用的事。家人若有到远方做客带回外地的土特产,或赶圩买回几个馒头包子,最高兴的就是孩子们了,他们会早早在村口等候,盼望大人带回许多不曾见过,不曾吃过的外地手信。从而认识外地特色文化,能在幼小的心灵打上深深的手信印记。当然也有外地亲友回乡带来异地的特产,送上一包目鱼干、一包桂圆干、一包蛏干,那是稀罕之物主人会高兴的不得了。客家人讲究礼尚往来,他们就会给城里人送上一些诸如雪薯、冬笋、红菇、番薯、芋卵、黄豆或地瓜粉、茶籽油、豆腐皮之类的家乡土特产。因此“手信”又成了一个地方特产的名片。
随着生活质量逐渐提高,手信也发生了变化,品种也多种多样,用粗纸包裹冰糖、红枣等果子的手信已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取而代之的是携带方便,图样精美,包装漂亮的礼品如:旺旺大礼包,各种各样牛奶、品种繁多的饮料,好看实惠,任人挑选。近年随着互联网和物流配送行业的发展,只要你想送,网购一定能帮上忙,天南地北的特产都能“一网打尽”,快递公司会在最短时间内把手信运送到你想要的目的地,我们不需要再像以前一样大包小包的手提送礼了。但做客带手信的习俗从没变过,每年走亲访友大有人在,只是很难看到肩挑笸箩携妻带子步行,“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怀里还抱着一个胖娃娃”的俊媳妇回娘家的美景了。 随着时代的发展,取而代之是宽阔的乡村公路上骑着摩托车,开着小轿车,后备箱装满大包小包手信,载着幸福一家的走亲车流。
手信,现在也称旅游纪念品,是作为一种礼物或见面时送给亲人的问候,是联系感情的一种方式。客家人有“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之说。清流手信资源丰富,手信产品销售渠道广泛。打造有历史、有文化的清流手信产品,既是承载客家历史底蕴和浓浓乡愁的文化传承工程,更是推动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试验区建设、培育文化新业态的融合之举,能为清流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文:邓煌生 图: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