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经历的年代》读后感

金桔(丹阳)
创建于09-07
阅读 2477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这书名有种霸气,是年龄、阅历上的霸气。没有跨几个年代的高寿,怎敢如此取名?翻开书,果真作者九十有三。 

   九十三岁的老人讲他自己的故事,从童年讲起,平和的语气,准确的词句,娓娓道来,上世纪二十年代鲁西北农家生活栩栩如生的展现出来。

    男人们下田种地,女人在家纺线织布做饭带孩子,自古不变的分工在每一个家庭延续。

    孩子们春天放风筝、夏天掏麻雀,捉蝈蝈、放鸽子、养蚕、打枣,随着季节更替变着花样的玩,完全和大自然融为一体,其乐无穷。

    常有货郎走街串巷的喊“拿破布烂棉花换洋火不”,各家女人闻声拿出早已积攒下的头发、破布头、旧棉絮跑来换她们平时日用的针头线脑、火柴等小物件,叽叽喳喳好不热闹。

    染坊每隔一段时间来村里收各家织好的白胚布,染好后再逐一送回,费用到年底才收取,此间从不见染坊有差错,也从不见农家有赖账,相互的信任维系着朴素的人际关系。

    私塾停办,村上新建小学,粉墙灰瓦,窗明几亮,门厅竖着一面大镜子,镜子两侧写着:你的手脸干净吗?你的衣帽整齐吗?像师长亲切的问询,引导着孩子们审视自己,长此以往,整洁、文明成为自觉行为,如春雨润物细无声。

    也曾看过一些记述民国时期的书,都是些风云变化的大历史,著名人物出没于其中,但我始终对那个年代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一无所知,在这里,在这本书里我读到了。书中以真实、具体、形象的情节勾画出农村生活画卷,一切都是那么自然和谐。我相信其中的每一个细节,因为作者是位生活在我们身边的德高望重的师长,无锡市一中资深历史老师房惠琳。

    老人青年时期的求学经历真是堪称传奇,读来令我等后辈汗颜。

    由于日军的入侵,老人从初中三年级开始随学校从山东向中国的西南部迁移。一路上他们背着背包日行八九十里,有时住学校,有时住寺庙,有时受冻,有时挨饿,有时生病,有时睡梦中爬起来“跑警报”,不可预知的潜在危险随时会出现,在前途未卜人心惶惶中他和另一同学竟开始自学英语。不论多么乏累,多么困顿,每日一课的坚持着,赶路时背课文和单词,相互提问,到了住地放下背包马上去找老师指导,老师虽很疲惫但从无厌倦之色,总是热心相助。几个月过去,长途跋涉结束,他们的初中英语课程也全部学完。这是穿越战火的学习,穿越生命的学习,需要何等的求知欲,何等的毅力,何等的信心,何等的好老师啊。

    学校没有因战乱宣布停课从而把学生分散到他们各自的家庭,而是毅然扛起保护和教育学生的重任,带领着大批学生转移,艰难的行途中既要安排好学生的生活,照顾好他们的安全,还因地制宜的坚持教学而且文体活动活跃,竟然还有劳作课,教学生缝制衣服,老人记述说这使他们这些学生们在穷困的流亡日子里受益不浅。

    常言说乱世出英雄,在我看来在国家面临生死存亡的战乱中,那些从质朴的土地上走出来克服万难坚持求学的学生就是英雄,那些以自己的身心换取学生安全和学识的老师就是英雄。国难中师生对国家前途充满信心,相互支撑,共同努力,一大批英才在流亡路上成长起来了,这就是对中国抗日战争的巨大贡献。他们的成长过程蕴含着由内而外、充溢天地间的精神力量。

    今天,这种精神力量像是当年竖在小学校门口的那面镜子照向我们,发问:你能做他们那样的人吗?

阅读 247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