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豕几又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抓思维培养 促素养提升

创建于09-06 阅读1223

       山西省新高考将于2025年正式落地,本届高三教师将直面新高考的挑战,为帮助教师认识新高考的变化,找准复习备考方向,落实核心素养培养,新学期伊始晋中市2025年高考一轮复习备考研讨会暨核心素养导向下的生本课堂展示活动在古城平遥成功举办。

       8月31日上午,原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命题处李勇处长,从国家教育综合改革的角度,对高考内容改革重点及趋势做了详细的解读。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教育是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培养德智体美劳综合发展的拔尖创新人才是高中教育的重要任务,作为高中教师,我们须站在立德树人的高度上,深刻理解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内涵,重点研读课标,依标教学,加强教学情境设计,在情境中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和素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育符合高校要求的人才。

       31日下午,王莉莉老师作题为《走出舒适圈,应对新高考》的讲座,语言亲和,逻辑清晰,引人思考。王老师指出地理学科高考改革最大的特点是考知识向考思维的转变,学生要想在新高考中脱颖而出,必须具有地理思维,而这正是目前高考复习的困境——我们在讲知识讲题的舒适圈中不愿走出。地理复习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我们就要走出“舒适圈”,善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要研究高考题尤其是全国卷,把题目中的地理思维过程提取出来,引导学生构建可视化的思维链条,规范思维过程;要善于观察、发现和应用情境,引导学生在身边的、熟悉的或是直观的情境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形成地理思维;要换位思考,尝试自己命题,在命题的过程中不断反思高考题目设问方式,切入角度,这样对理解高考题的命题逻辑,思考解决问题的路径,理解学生的困惑具有很大的帮助。

       9月1日上午,郑婷老师的展示课以历年高考中出现的典型气候与植被景观题目为探究问题,通过尺度变换,将气候对植被的影响逐步缩小到小尺度区域的现象分析上,教师引导示范,学生合作探究对2024年高考题目出现的植被景观形成的原因做出总结,提取出气候对植被影响的思维链条,达到授人以鱼向授人以渔的教学效果转变。

       商丽仙老师的展示课基础知识复习与地理思维培养并重,通过创设世界景观差异、中国南北方景观差异和平遥县内景观差异的学习情境,将气候与自然景观各要素的联系融入到探究问题中,课堂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在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了基础知识,培养了学科素养。

       任继成老师的展示课设计巧妙,课堂以“喀斯特景观”为情境,不断挖掘中国西南地区与地中海沿岸喀斯特景观差异的现象,将气候与喀斯特地貌形成、气候与植被特点关系等知识整合在情境之中,课堂注重学生观察地貌、植被等要素的地理实践力培养,通过区域尺度变换,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解释现象,在解决实际存在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落实了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节展示课虽设计思路不同,但都抓住了气候与自然景观的高考考查方向,通过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究学习,达到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为高考一轮复习的课堂教学提供了有效示范。

      一天半的活动紧张而充实,相信我们地理教师会后都能把准高考改革的方向,加强教学情境设计,以学生为主体,培养思维,提升素养,相信各学校2025年高考都能取得更加优秀的成绩。

阅读 122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