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过蜻蜓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八月——阅读

创建于09-02 阅读489

这是朱学东老师“江南旧闻录”系列的第三本书。它是作者对江南故乡已经消失和正在消失的生活方式和场景的记录和回忆。

朱老师和我都是常州武进人,他的老家距离我的老家20多公里路程,无论是饮食习惯、生活方式、传统习俗,还是自然风光、生存环境,基本上都是一样的。朱老师长我5岁,我的童年、少年时代的经历跟他都差不多,因此在他写的每一篇关于故乡的文章里,都能找到我的记忆和影子。

当年朱老师逃离故乡的主要原因是生活的困苦,我离开故乡的主要原因是逃避艰苦的农耕生活。朱老师说:生活在异乡城市的我,随着年岁渐增,旧时生活的记忆,不停来袭。就算已经逃离,就算已经习惯他乡灯红酒绿的生活,自小养成的味蕾,自小渗进血脉的教育,可以因为讨生活,暂时被掩藏,但永远不会被背叛。甚至,它们一直是我奋斗的潜在的支撑和力量。夜深人静,或者与同学、朋友夹杂着乡音推杯换盏之际,它们就会不经意地冒出来,让我神往,让我神伤。

而与父母的交流,让他突然间真正明白了这块土地之于他的意义——希腊神话里大地之子安泰俄斯只要接触大地,他的母亲就会给他力量,让他有不可战胜之力。当游子身心俱疲时,回到故乡,回到父母身边,尽管自己早已为人父,却依然如孩子般,可以在父母的羽翼下安心疗伤,放松身心。所以朱老师才会如此关切故乡的变化,惦念故乡的一草一木,而故乡也成为了他生活、写作的力量源泉。

我现在的工作居住地虽然在另外一个城市,但离老家也就20来公里,因此可以经常回去,吃妈妈做的菜,跟父亲聊聊天,陪哥哥喝杯酒,和家人一起边摘菜边唠家常……

我不知道是因为前几年读了朱老师的“江南旧闻录”系列丛书的原因,还是看着父母亲在慢慢变老,需要更多的陪伴的原因,再或者是这几年自己工作、生活发生了变化,内心更加平和的缘故,反正自疫情发生以来,我基本上每周都会回去(除非因封控无法走动),回到自己熟悉的故乡,跟亲人们在一起,因为这是生我养我的地方,这是我的故乡,这里有我最亲近的人,也有我那些难忘的年少记忆。

这也是我喜欢阅读朱老师这套“江南旧闻录”的主要原因。(四星)

2024年7月底,北京中轴线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而“钟鼓楼”则位于这条中轴线的最北端,它既是古老的报时工具,又是北京一座代表性的建筑。

小说描写的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北京钟鼓楼附近一个普通的四合院里一天从早上五点到下午五点12个小时内发生的故事。书中人物描写栩栩如生,内心刻画生动有趣,情节展开自然流畅。最让我佩服的是作者丰富的学识,他既是作家,又是红学研究家,还是建筑评论家,还做过重要文学杂志的主编。他出生在四川,8岁时来到北京,在胡同里长大。他对清末以来北京的生活传统、风俗习惯、语言特色,可以说了解的清清楚楚,如数家珍,这些地方民俗风情文化通过朴实的语言在这部小说中展现了出来,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充分领略到京腔京味的魅力。

小说的每一篇小标题也很有特色,使用带有逗号、句号、问号的一句话,概括提示这一章节将要讲述的内容,让读者充满了阅读的期待。

小说最后部分对书中所有人物的总结性提问也非常有意思,反映出改革开放初期,社会开始朝着价值多元的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中所产生的变化和思考。(四星)

这是一部详细了解19世纪最后30年到20世纪前30年的俄国(苏联)历史和政治环境的皇皇巨著。

作者以斯大林出生时的历史时代背景引入——19世纪70年代,俄罗斯所处的欧亚大陆西边有铁血宰相俾斯麦领导的统一德国,东边有经历明治维新进行全面整合改造的日本。日本和德国的兴起对横跨欧亚大陆的俄罗斯在地缘政治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斯大林生于1878年,到十月革命胜利时他已经39岁了,尽管在此之前斯大林本人的生活和经历没有什么特别引人注目之处,但他所处的世界却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些重要的历史进程从根本上塑造了未来的斯大林。另外,十月革命后,斯大林建立专政和行使权力的过程也创造出了后来人们所熟知的斯大林——粗鲁、暴力、自负、隐忍、冷酷无情、刚毅果决……

在历史上,有些时刻本来可以却没有成为转折点,或者是转向了相反的方向。在苏联,经过一系列的权力争斗,特别是在1923年列宁因中风等原因不可逆转地退场之后,发生的“把斯大林调开”(列宁要求解除斯大林的职务)事件中,非但没有把这个未来的独裁者“拉下马”,反而使他成为这个苏维埃联邦国家的领袖。

建立苏维埃政府后,已经成为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的斯大林,为了巩固自身的权力,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攻击打压反对派、诋毁怀疑逮捕工厂中的专家和工程师、抓捕批斗富农、恐吓欺骗农民……上述种种措施以及他后来强制推行的农业集体化,导致1932年发生了乌克兰大饥荒(死亡人数不少于700万),整个国家处在独裁专制的统治下。

历史总是存在很多相似之处。

作者在本书最后一章“尾声:如果当初斯大林死了”(他经历了多次严重的伤病和可能的暗杀)中说到:斯大林当初要是死了,强制的全盘集体化的可能性就几乎为零,苏维埃政权改弦易辙或瓦解的可能性就会很大。斯大林创造了历史,改变了六分之一个地球的整个社会经济面貌。大叛乱、大饥荒、人吃人、农村的牲畜遭受灭顶之灾,以及前所未有的政治动荡,都没有让斯大林退缩……他意志坚定、毫不犹豫……

“不论是好是坏,历史都是那些永不放弃的人创造的。”斯大林创造了历史,如果没有他,世界现代史将是另外一种叙事,而你、我、他的人生也将是另一番景象。(五星)

这是一本小说集,收录了六篇作品,都写于上个世纪90年代,描写的也是那个年代基层官场的人情世故。那是一个社会大转型、大变革的时代,也是社会思想开始活跃的时代。小说对底层官吏的刻画,可谓入木三分,惟妙惟肖,他们为了争权夺利算计他人,想尽了各种办法,用尽了各种手段,身处官场的人与人之间更多的是勾心斗角、拍马钻营,真可谓丑态百出。 

记得购买这本小说集的主要原因是几年前看了根据《秋风醉了》所改编的电影《背靠背、脸对脸》,电影黑色幽默的风格吸引了我。这次阅读原著小说,领略到了作者朴实的语言和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令人印象深刻。(四星)

【PDF版】

我想,知道许地山这个名字的读者,大都是因为他那篇著名的散文《落花生》吧,听说这篇散文入选了小学语文课本。

《我是落花生的女儿》这本书的作者就是许地山先生的女儿——许燕吉,她出生在知识分子家庭,有过幸福快乐的童年生活,颠沛流离的少年时光,苦难坎坷的中年岁月,她接受过高等教育,心直口快,心地善良,乐观豁达,尽管历经了种种磨难,依然能平静直面未知的人生。

这本书讲述的是作者自己的人生经历,8岁时父亲猝然离世,母亲带着她和哥哥四处奔波,把他们抚养长大,兄妹俩双双考入大学。她1954年北京农业大学毕业,55年肃反、57年反右,她都有份,1958年被定为反革命分子,被判入狱6年,出狱后无处可去,只能在监狱作为“就业人员”参加劳动。为了生存,1971年来到大西北,嫁给了目不识丁的老贫农,1979年获得平反,恢复工作,那时她已经是一位年近五旬的中年妇女。一生颠沛流离,人生最美好的时光都被耽误了。

这是一段令人唏嘘的个人史,更是一部残酷的国家悲剧。每次阅读类似的作品,我的内心总是无法平静,在那个年代,无数人的命运都被时代巨轮碾压着、改变着、扭曲着,人们根本无法反抗,最终都不可避免地湮没于时代的洪流中。

最后我想说的是:我很佩服作者的记忆力,时隔50多年,能够把当年的人和事、经历的风雨记得这么清楚。而我经历的事情才过去不到一年,很多人名、细节都已经记不起来了。(四星)

作者写了23位他所熟悉的台湾文化人的故事,这些人大多出生在上个世纪2、30年代,有的是台湾本土人,也有从大陆过去的人,他们经历了30年代的动荡、40年代的逃离、50年代的迷茫、60年代的激昂、70年代的腾飞、80年代的解禁和回乡。对于这些文人,特别是从大陆遁去台湾的人,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们内心的悲苦、孤寂和无奈。

譬如说到王梦鸥教授,他在讲谢翱的《登西台恸哭记》时,他声明自己的重点不在于种族的对抗,而在于:在那无所逃于天地之间的时代,看一个人为维持自己的风格所做的孤苦奋斗。他说:“一个悲不敢泣的时代是什么样子,你们能想象得到吗?能想象得到,你们才能懂得那时代知识分子的寂寞及悲壮的所在。”

再如来自徐州的逯耀东,在他晚年时,故乡徐州当局邀请在台的徐州籍作家回去访问,他对同为徐州老乡的作者说:“老家我已经回去过了,却陌生得不知如何言说。说起还乡,总会想起与徐州有关的两个人,一个是‘大风起兮云飞扬’的刘邦,一个是‘虞兮虞兮奈若何’的项羽,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回去得很体面。我上次回乡探亲,连祖坟也找不到,只有在猜想的地方插香膜拜,我大哥哭叫着:爷爷奶奶,我们回来看您啦!我跪在那里,却是一片茫然。今天我们所面对的是:一边是故土已被踏践得不成样子,而活在此间的这块地方,又日渐败亡。”

……

书中有很多错误之处,最最醒目的是居然把作者的名字都写错了(尉天骢写成了尉天聪),骢和聪可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字啊,这个应该是校对的责任。(四星)

《XXXXXX》(《lshysl》)

【PDF版】

历史事件当事人的叙说。

不管是谁,所有人的内心和嘴脸都没有大家所了解的那么完美、高尚。

唉,都是折腾,呜呼哀哉,只有叹息。(四星)

阅读 48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