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衔接,协同育人!

榆树林子镇小学 徐慧颖
创建于09-06
阅读 92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和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 年版)》和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2022年版),总结我省幼小衔接工作经验,促进幼儿园小学双向、科学、有效衔接,经研究,定于2024年9月5日—6日,以锦州市凌河区为现场,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2024年辽宁省幼小科学衔接现场交流会,我校积极组织参与了此次学习,我有幸参加了此次学习。

在本次“科学衔接,协同育人”的教师培训中,我收获颇多。

衔接,是指两个学段的连接是课程、学校、园校交流合作的连续性发展。幼小衔接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对象:幼儿,家长及学校,其中学校又包含了幼儿园与小学。

关于幼小衔接的幼儿,也是幼小衔接中直接作用的对象。教研员从“未来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出发,提出了社会发展推动教育改革。从农业时代发展到如今的智能时代,对于人才的要求,已经从传统机械重复劳动、掌握基本的生存技能变成了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培养心智发展与创新思维,我们更加关注的是人内在的培养,是情感沟通能力、复杂问题解决能力等软技能。教研员在“幼儿学习准备”中也提出,幼小衔接要以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为适,提高幼儿衔接多元主体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同时,国务院与教育部也针对学前教育中的此问题,多次提出了相关的意见,明确提出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倾向,坚持小学一年级“零起点”教学。因此,我们在幼儿衔接的阶段中,也不应该一味注重幼儿在知识层面的衔接,更重要的是心理品质、行为习惯、学习能力等全面的衔接。

关于幼小衔接中的家长。家长对于孩子每个阶段各个方面的成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幼小衔接工作中,也需要家长的科学认知与大力支持。在“幼儿关心的问题”的调查中,包括了学业的担忧,学不会、学不会被批评,规则担忧,不知道小学的规则,担心自己做不到,环境担忧,没有幼儿园的玩具,陌生的老师与同学们,而其中最大占比的学业担忧,更多也是家长们给予孩子的压力,从而让孩子感到的担忧。

关于幼小衔接中的学校,即幼儿园与小学。有经验的校长们在分享中提出,幼儿园与小学的课程学习中有很大的差异,不仅是目标与内容,还有课程的组织形式、学习动机、学习方式及评价等。作为老师,也需要思考如何最大程度地帮助孩子发挥最大的潜能,善于与孩子强连接。此外,幼儿园与小学都需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衔接活动,教学活动根据兴趣调整等。


在学习中还观摩了入学适应周现场课的案例,坚持儿童为本,减缓衔接坡度,开展多元活动,如一日生活、集体教学、户外游戏等。多元的课程能让“让小学也变得好玩”,这些都是为了保持儿童的好奇、兴趣,帮助幼儿在人际交往等方面获得爱与安全感。在幼小衔接工作中,我们要摆正心态,不能操之过急,共同携手帮助孩子顺利完成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让孩子充满自信地去迎接新的环境。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从幼儿阶段开始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兴趣对其一生都具有重要意义,幼儿从小对知识的学习产生兴趣,才会有更大的动力,变被动为主动。幼儿进入小学后,接触的不再是充满趣味性的游戏,而是理论性较强的知识。这时候,教师与家长应鼓励幼儿,正确的引导和培养幼儿对学习的兴趣。培养学习兴趣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就像是播种在幼儿心中的一颗希望的种子,我们要静等它生根发芽,慢慢长大,绽放出漂亮的花朵。

转变教学方式,搭建“适应”桥梁。

小学入学适应期学生处于从以行动为主要方式的直接经验学习向以文字符号为主的书面知识学习转化的过程。课程主要采取游戏化、生活化、综合化等方式实施,强化儿童的探究性、体验式学习。

小学入学适应期的数学教学,我们要做的就是将“夹生饭” 煮熟,帮助学生从只关注列式和结果,转变为“思考为什么这样算”“其他同学如何思考”“如何将我的想法表达出来”等等的学习过程上。

总而言之,科学衔接,是幼升小阶段的教育重点,也是实施家园共育的关键期,我们教师应积极地指导家长,在幼小衔接阶段,家庭教育要与幼儿园教育一同携手,为幼儿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教师不仅要从行为习惯上给予幼儿更多的指导,家长也要通过不断的坚持和努力,做到与幼儿一同成长,一起进步。同时也要关注幼儿的身心健康,塑造幼儿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道德观念。这次的学习,希望能在未来的工作中有所收益,有所行动。

幼小街接是孩子成长的关键航道,

我们用心打造优质的教育环境,

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从认识字母到书写汉字从计算数字到解决问题,

每一步都充满挑战与惊喜,

助力孩子们顺利启航驶向成功的彼岸!

阅读 92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