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渐起,树叶飘落,我们迎来了美丽的秋季。然而,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也有一些“不速之客”悄然来袭——秋季传染病。
秋季常见的传染病都有哪些呢?如何让孩子远离这几种传染病?快收好攻略,别生病
1.流行性感冒
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传播途径:飞沫传播、接触传播、气溶胶传播,如:与患者共用餐具,和患者共处于狭小、密闭的环境中,被感染的几率很大。 主要症状: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等,发热一般持续3~4天。
2.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CoxA16、EV-71等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 传播途径:一是经口传播、二是密切接触传播、三是呼吸道飞沫传播,如:接触病人的皮肤、黏膜、疱疹液或被其污染的物品。 主要症状:常表现为口腔、手足心、臀部等部位出现“米粒”大小,周围发红的灰白色小疱疹或红色丘疹。
3.感染性腹泻(诺如病毒感染)
主要由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引起,传染性强。 传播途径: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 主要症状:以腹泻、呕吐为主要症状;同时可伴有发热、头痛、恶心、腹痛、畏寒等表现,严重者可能伴有脱水表现。
4.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冬春季节发病率最高。 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呼吸道飞沫、密切接触或被污染的物品传播。潜伏期为12-21天,平均14天。自发病前1-2天直至皮疹干燥结痂期均有传染性。 主要症状:感染后表现为皮肤、黏膜上分批出现斑疹、丘疹、疱疹和结痂、发热、瘙痒。
预防做好以下几点
1.学习有关传染病预防知识,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2.配合幼儿园做好晨午检,及时带幼儿接种疫苗。 3.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传染病流行期间不带幼儿到人口密集的场所和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4.注意咳嗽礼仪,打喷嚏时要用手肘或纸巾遮挡口鼻。 5.关注幼儿入园前和回家后身体情况,发现异常(如:皮肤有皮疹或者手、足有水泡、发热、腹泻等症状)及时与班级教师联系。 6.早睡早起,加强幼儿体格锻炼,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7.做好幼儿饮食卫生管理,少吃生冷食物,不吃不洁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