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恩师黎化

微笑向阳
创建于09-05
阅读 227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8月25日,通州文艺界微信圈炸响一个闷雷,国家一级作家、专业编剧,陈独秀研究会会员、南京晓庄学院客座教授张黎化带着他独特的人格魅力离开人世。

一时间,通州文艺界的微信朋友圈里,微信流泪表情包长长垂挂,看微信的人都泪眼模糊。

这一天,文友王祝平、金建新坐我车一同前往南通文联参加活动。在路上,王祝平惊讶地说:黎化老师今天凌晨1:48去世了!

我不敢相信自己耳朵,连连说不可能。4月份我和我爱人李洪成去南通第一人民医院看望张老师。那天,张老师他面色红润,谈笑风声。他跟我们说他再休养一段时间就好了。才短短4个月,张老师怎么能不声不响离世呢?

王祝平抽泣的声音让我不得不相信,可敬的张黎化老师真的离开了我们。我立刻想到了张老师的爱人顾淑兰老师。张老师的离去,给她该是多大的打击啊!一直陪伴、关心、照顾他的顾老师该如何度过以后没有张老师的漫漫人生?

当我想联系顾老师,给她安慰时,顾老师给我发来微信链接,要求添加我为好友。

我激动万分,立即给顾老师打去语音电话。顾老师带着重重的鼻音说:黎化对你的长篇小说《追梦》很认可,对你们夫妇的为人很看好。黎化的丧事后天办,请你们夫妇送黎化最后一程。

第二天,我和李洪成8点半到达金沙了殡仪馆停车场,与顾老师联系后向2号大厅走去。

此时,大厅外己放了好多花蓝,丧堂内,气氛异常肃穆,鲜花丛中,黎化老师的遗像以他那独有的目光在香烛的烟气中看向远方。

向黎化老师的遗体叩首,默哀。看着黎化老师的遗体静静地躺在鲜花丛中,回顾与张黎化老师相识的往事,我思绪如潮、泪如泉涌。

认识张黎化源于我的小说《追梦》。2018年,我请时任二甲镇党委书记倪健忠对我创作的长篇小说《追梦》草稿做点评。倪书记看了,提出了他的观点,之后,他向我介绍了张黎化。他说:张黎化是我们通州文艺界的领军人,是写小说的行家,找他点评,对你有帮助。不过,黎化老师很有个性,他轻易不会把时间浪费在无效的应酬上。

对我一个无名小卒来说,我很希望得到名师指点,很希望有知音相遇。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向张老师发送了添加微信好友的请求。

我在备注栏附言:黎化老师,久仰大名,一直没有机会拜访。我在二甲镇社会事业局工作,写了一部长篇小说。我们镇党委书记倪建忠看了后向我介绍了您,希望这部作品能得到你的提点。

我担心黎化老师会拒绝我的请求,又画蛇添足加了一句:由于自知才疏学浅,身份卑微不敢轻易打扰。

链接发出后,黎化老师接受了我的请求,加了我微信并留言:谢谢高看。忙过这段日子,拜读。

之后,我每天都会收到黎化老师的私信片言,我认真阅读,成了片言的忠实读者和评论者。

一个多月后的一天,我照常读片言,写感想。没想到黎化老师发来一条微信:周末在金沙还是在二甲?

我连忙回复:在二甲。黎化老师问:啥时把你的书稿带我拜读?我兴高采烈,回复:好呀,下星期约个时间,我拜访你。

我听人说张老师对质量不高的文章,哪怕是自己的亲戚,哪怕是重要领导,他都不会花时间阅读。更没想到,我的书稿竟然得到黎化老师的重视,当他看到三分之一的时候,给我发了一个微信截图,画面是打开的书页,他留言:我在高铁上,你的小说有点意思,描写很细腻,生活气息比较浓,有点看头。等我看完了,我们见面聊聊。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追梦》小说融入了我半生的心血,能得到张老师的认可,我异常高兴。

在期待中,我等到了张老师看完书稿的信息,有一天,你给我微信:明后天晚,接我和妻子来你家做客如何?弄几个我爱吃的菜:炒大蒜,菠菜,花生米,白炖羊肉,再热一壶自酿的米酒(不要甜的)。足矣!

不希望有别人陪,就谈书稿。也不希望弄别的菜。

我一下感到,黎化老师并不是高不可攀的大作家,而是一个直爽、随和的大哥哥。

黎化老师用他的宝贵时间不但通读了我几十万字的小说,还在书稿内做了修改、写了批注。见面后,他不但肯定了我作品的优点,还真诚地指出了书中的不足并提出了修改建议。

人生难得一知已。认识黎化夫妇,得到黎化老师的赏识、认可与指导,能成为黎化夫妇的好朋友是我的大幸!

杜鹃泣血,苍天流泪‌。看着鲜花丛中的黎化老师,看着挤满大厅,堵了走廊的几百个花篮,我问苍天:为什么要带走黎化老师?为什么要给他留下那么多未了的心愿?为什么要给那么多人留下无尽的哀思?

我们夫妇随着顾老师的家人亲戚护送张老师的骨灰盒至纪念堂。在张老师的灵位前,我深深一鞠躬,默默祈祷:愿天堂没有病痛,愿张老师在天堂安息!

‌感恩之心‌永存心间,怀念之情永不忘记!

 

阅读 22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