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村,为啥给了他办企业、做公益、闯世界的“源动力”?

振东集团
创建于09-05
阅读 3.4万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人间难忘家乡情,乡音乡梦乡心萦。

游子万里闯天下,娘亲千遍唤乳名。

桑梓根深枝繁茂,井泉源远脉长清。

痴恋回首报父老,初心铭镌辟新程。

今年9月5日,是我国第九个“中华慈善日”。慈善精神,作为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传统,在社会发展、民族复兴和国家伟业中,沉淀着本色而亮眼的可贵品质。

近日,位于长治市上党区的东和村,街巷硬化、循环路铺油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施工现场一片热火朝天的场景,一车车冒着热气的沥青倒在街巷路基上,工人用工具迅速铺平,之后小型压路机开过来,压得平平整整。

      “安平又给村里做了好事了,路修得又平又好!”一位银发奶奶看着从家门口走过的压路机,高兴地说。

“以后啊,咱们出门再也不用担心了,雨天雪天都能走得稳稳当当,这路修得真叫人心安。”另一位大爷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这次施工要把东和村大小街巷和绕村循环路全部硬化铺油,总面积超过6万平方米,需要投入资金1200多万元。

与此同时,村中的玉皇观(九龙宫)、慈云寺(西林寺)等古建也在翻修中。

玉皇观

慈云寺

东和史况

长治城南,陶清河畔,在潞泽古官道中段,有一块地风光旖旎的冲积小平原,平原正中就是被人们称为集市繁、庙会多、穷不攥、“一个月就把仨会赶”的东和村。

东和村区位

东和,曾名“东湖”、“景家庄”、“芙蓉镇”。远古时,因陶清、八谏、北丹、南黎、雄山五大水系汇此成湖,后水退建村,故名“东湖”。

村中古建庙宇众多,鼎盛时达到二十四座。

风水龙王阁

白衣阁

村中古建细部

东和,成村久远,源远流长。早在远古时期,先民就在此繁衍生息,是炎帝悉五谷、教农耕、兴稼穑之处,相传潞麻就是炎帝的原妃娘娘在此地发现培育的。

潞麻搓制

在唐朝永庆年间,东和就以擀制毛毡、加工皮革、生产毡帽而声名远扬,几乎家家开作坊、户户做毡帽,经营皮毛之品的店铺多达三百余家。

“东和街,三里长,家家都开毡帽行”的民谣就是最得力的见证。

上世纪30年代东和街景

尤其是清同治年间,有回民从河南、四川等地迁入东和之后,加工皮毛的先进技术工艺迅速传开,毡帽、皮衣、皮裤、毛毡等皮毛产品更受西北、东北等外地客商青睐。所以东和又被人们冠以“帽东和”之称

东和村鸟瞰

上世纪80年代,周边村庄因煤炭资源丰富而逐渐发展起来,东和村苦于没有资源、思维保守,逐渐衰落了。

初心创业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犹如一声春雷,唤起了国人的创业热情。东和村走出了一位能人李安平,他打心眼里不服气,立志要改变家乡的贫穷落后。

李安平做过七年集体企业的厂长,几次改革动议都遭遇了重重阻力。迫不得已,他只能下海创业。

有一次,他去考察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一路上发现南方有不少民营加油站,立马想到家乡正在修建长晋二级公路,能不能也搞个加油站呢?

振东第一座加油站破土开工

有了创业项目,没钱咋办?为了改变家乡东和村的贫穷落后,1993年,李安平克服重重困难,向98位亲朋好友筹借了28.9万元,在当年的清明节破土动工。

振东第一座加油站

1993年10月1日,振东实业公司成立。之所以取名“振东”,寓意着振兴家乡东和村。

在国庆前夕,加油站还不具备开业的条件。之所以要赶在国庆当天开业,是因为李安平一个朴实的想法:企业做不大“与国同庆”,企业做大了“与国同强”!后来,“与民同富、与家同兴、与国同强”成为了振东人的核心价值追求。

东和村,是他创业的原点。振兴东和村,是他创业的初心。从原点出发,从初心启航,他带领振东人走出山西,走向中国,面向国际。

厚报家乡

从1993年10月,振东成立起,李安平就把振兴家乡的重任扛在了肩上。30多年来累计为家乡公益慈善事业投入资金达到9850万元。

1994年,李安平出资7.2万元,为家乡东和村修建了第一条通往县城的公路。

1994年,投资25.5万元为东和大队水利建设打井。

1996年,投资15.3万元为东和村春季植树,购树苗。

1996年,投资25.5万元为东和村修建照壁一座。

1996年,投资102万元为东和村修建了两条通往邻村的柏油马路。

1997年,投资51万元为东和村修建农贸市场。

1997年,投资153万元为家乡修建两条村中心主要街道。

1998年,投资20.3万元为东和村春季植树购树苗。

1998年,投资306万元解决东和电网改造。

1999年,投资612万元建振东中学一座。

2000年,投资408万元修建了一条东和村至二级路的柏油马路。

2000年以前,投资100万元赞助公司周边村镇集会。

2001年,投资153万元在东和乡建打火机厂。

2002年,投资510万元扩建韩东路。

2003年,投资408万元修建了一条柏油马路。

2004年,投资663万元为东和村解决自来水工程。

2005年,投资510万元建安平希望小学。

从1994年起,在负债情况下,每年腊月二十三,振东都会为家乡驻地60岁以上老人1100余户送上米面、保暖衣物等生活必需品,至今累计金额2580万余元。

2007年,投资500万元建养老院和卫生院。

2002年-2019年,投资900余万元赞助公司周边村镇集会。

2001-2024年,每年六一儿童节,为驻地学校和各网点学校累计赠送捐赠图书、学习用品达600余万元。

三日一天使

振东集团成立以来,始终以关注和支持社会慈善公益事业为己任,为此设立了“三日一天使”,专门成立了“扶贫济困委员会”和“扶贫办”。

针对考上大学却上不起的贫困学子,设立“助学日”,已开展26年,累计资助大学生2.67万名,共计捐款3.9亿元。

针对孤儿、残疾人、孤寡老人和特困家庭等弱势群体,设立“冬助日”,已开展23年,资助8.1万人,捐款1.88亿元。

针对公司驻地村庄60岁以上老人,设立“敬老日”,自公司成立之日起,累计捐助超6000万元。

针对全国大病特困患者及因特殊情况受到伤害的医生及其家属,成立“仁爱天使基金”,救助7400余人,累计捐助超5500万元。

产业帮扶

振东集团发挥中药材资源优势,采用“高管包片、中层包村、员工包户”的助农模式,通过“政府+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基地”的运行模式,确保农户种得出、卖得掉。

同时,以流转模式、预付模式、订单模式、订单和临时增工相结合的模式,将药田承包到户,额外增收;组建近500个中药材专业合作社,为农户提供种子种苗、技术服务、产品销售。

目前,振东已在全国推广种植中药材,基地面积达130.7万亩,带动30万贫困户稳定增收,人均增收2000-3000元。此外还直接吸纳贫困户就业300余人,年人均纯收入增加1.2万元。

家国援助

一方有难八方援,灾难无情人有情。每当国家有难,都有振东人奋勇前行、捐资赠药的身影。

2008年1月,为南方雪灾爱心捐赠。

2008年5月,汶川地震期间包两架专机将价值1060万元的急需药品捐送灾区,并捐款180万元,员工献血30万cc。

2010年4月,青海玉树地震期间,向玉树州负责人交接药品。

2013年4月,向雅安地震灾区捐赠药品500万元。

2021年7月,向河南水灾受灾地区捐赠物资600万元。

2021年10月,向山西水灾受灾地区捐赠物资1420万元。

2020年-2022年,向全国新冠疫区捐赠药品物资1.24亿元。

2023年12月,向甘肃地震灾区捐赠现金及抗震物资380万元。

31年坚持,31年奉献,超10亿元倾情付出,振东公益,品牌闪耀,先后荣获“中华慈善突出贡献单位”“全国社会扶贫先进单位”“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脱贫攻坚先进单位”等荣誉。

李安平荣获“中华慈善突出人物贡献奖”“中华慈善奖”“全国脱贫攻坚奖奉献奖”“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贡献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荣誉是肯定,是鞭策,更是责任,这份责任拿得起就放不下,也不愿放下,只要振东在,这份责任永远在!

2014年,振东集团荣获“中华慈善突出贡献单位”。

2014年,振东集团荣获“全国社会扶贫先进单位”。

2021年,振东集团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2021年,振东集团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2009年,李安平荣获“中华慈善突出贡献人物奖”。

2011年7月,李安平荣获我国慈善领域最高奖——“中华慈善奖”。

2019年,李安平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奖奉献奖”。

2021年,李安平荣获“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贡献先进个人”。

李安平常说:站在上党盆地,东和村是我的家乡;走出太行山,长治是我的家乡;站在首都,山西是我的家乡;站在国外,祖国就是我的家乡!

从太行一个山区小县,出长治,下太行,遍中国,冲世界。在李安平带领下,振东人不忘初心,情系桑梓,勇担社会责任,奋拓健康产业,唱响“中国振东,创新中药,让世界爱上中医药”的名曲!

 ——END—— 

阅读 3.4万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