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2(8.23):南北朝时期,淡黄釉绿彩四系罐,这抹翠绿,是单色釉向多色彩釉发展的第一步,为色彩斑斓的唐三彩奠定了工艺基础
北朝时期,青釉莲花八系瓷尊
北朝时期,黄釉扁壶
汉代,铜博山炉
东汉,铜鸠车
白釉
隋朝,绘彩陶粮食加工作坊、白釉瓷武士俑
隋朝,白陶僧俑、白陶佛念珠、白陶灶、白套碓、白陶井
唐三彩,三彩鸳鸯尊
唐朝,绘彩陶披帛女俑、
唐,三彩骑马披帛女俑、三彩骑马吹排箫男俑
唐,骑马狩猎纹铜镜、双鸾衔绶纹铜镜、鸳鸯卧恋纹铜镜
唐代,黄釉陶碾、套炉、陶勺,研究唐代茶文化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资料
唐代,白釉瓷净瓶、蓝釉陶净瓶
宋代
宋代,钧窑天蓝釉彩斑瓷盘、钧窑玫瑰紫葵花瓷盘
北宋,汝窑天蓝釉刻花鹅颈瓷瓶,北宋五大名窑“汝、钧、官、哥、定”中,河南独占其三,且汝窑位居魁首。关于汝瓷的颜色,文献有:“天青为贵,粉青为尚,天蓝弥足珍贵。”
宋,白地黑花“风花雪月”瓷瓶
宋,白釉剔花牡丹纹瓷瓶
宋,白地黑花瓷梅瓶、白釉“春夏秋冬”瓷梅瓶
在汝官窑遗址考古发掘中,它是唯一一件完整的天蓝釉器物,而且是极为少见的刻花作品。是河南博物院的镇院之宝
宋,汝窑天蓝釉刻花鹅颈瓷瓶,高19.5厘米,口径5.6厘米,底径8.2厘米,是河南博物院的镇院之宝
中间一排的分别是:青花瓷梅瓶盖(明)、白地黑花“内酒”瓷瓶(明)、青花瓷组件(明)
为明初青花瓷,青花云龙纹玉壶春瓷瓶
玉壶春瓶由唐代佛教中的净水瓶演变而来,从酒器到陈设用品,一物多用,是中国瓷器造型中的一种典型器物
1.凤纹金帔(音同佩)坠(明)、7.人物故事纹金链壶(明)、
清代,象牙萝卜,长约27厘米,重229克,绿叶、红茎、白根。根茎由上部的红色渐变为中部的粉红和根部的白色,根须自然弯曲。一只蝈蝈伸着前肢由萝卜叶爬向茎部,张开嘴欲吸吮甘甜的汁水,画面动感十足;
象牙白菜,长约23厘米,重260克,白帮、绿叶、黄心、褐根。菜叶层层相叠,脉络清晰,叶茎有两朵小花。菜叶背面趴着一只蝈蝈,通体绿色,正尽情吮吸白菜的鲜嫩汁水 旁边静卧一只瓢虫,似乎也在埋头享用大餐。
接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