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红色故事•南方红旗渠

黄丛俊
创建于09-04
阅读 23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张家界红色故事•南方红旗渠】
绝壁上的红旗渠
(撰写人:黄丛俊)
2024年08月26日
巍巍太华山,悠悠岁月情。地处湘西北的慈利县三官寺公社,高山深涧,沟壑纵横。这里生活着以土家族为主的人们,他们祖祖辈辈在这里繁衍生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由于地形特殊,有水难贮存。历史上总遭遇“天雨三天水成河,天旱三天无水喝,有女莫嫁穷山坡”的困扰,每遇天气干旱的年景,庄稼几乎颗粒无收,很多人都只能以外出乞讨营生,世世代代勤劳善良的土家人总盼望过上幸福的生活。
新中国成立以后,这里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虽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严重缺水的现实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每当遇上干旱年月,当地群众就得翻山越岭到四、五公里以外的烂船溪、清水洞和水车坪去肩挑背负取水,供人畜饮用。挑一担水,往返一次就得花四、五个小时。人畜饮用水的困难成为制约当地群众生活和经济发展的桎梏。为解决当地群众饮用水难题,当地大队和公社党委干部以战天斗地的英勇无畏的气概,打响了寻找水源、拦水筑坝、绝壁凿渠、引水灌溉的战斗。
1963年春夏之交,三官寺公社又遭遇了“百日大早”,当时的三官寺公社党委书记刘桂清,率领党委成员、部分大队干部和热心的群众,穿着草鞋,戴着草帽,背上水壶和干粮,踏上了寻找水源的征途。正值夏日,一路上荆棘丛生,乱石壁垒,山高路陡,毒蛇出没,黄蜂蛰人,灼热难当。他们没有被眼前的困难所吓倒。渴了,饮点水;饿了,吃点干粮;累了,歇歇脚;偶尔有个别人气馁了,刘书记总是饶有风趣地说:继续前行吧,水源就在眼前,坚持就是胜利。
彩虹总在风雨后。经过数日的苦苦寻找,在太华山下的“烂船溪”源头找到了水源。那洞口里奔涌出来的水流量很大,据当地群众透露,这个水源就是百年难遇的干旱也从不干涸。但面临的问题就是水位太低,给凿渠引水带来了重重困难。
一个时代,总有那么一些人,不舍昼夜,执著追求,因为他们的心里总是装着人民,时任三官寺公社党委书记的刘桂清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一次又一次地长途跋涉来到烂船溪源头,考察分析获得第一手材料,常常眼望着源头泉洞里奔涌而出的泉水白白浪费而发呆而沉思。
1963年7月的一天,刘桂清书记带领党委班子成员再次来到烂船溪源头,对大家掷地有声地说:“同志们,咱们就在这里筑坝蓄水,提高水位,凿渠引水,灌溉农田,解决好群众生产生活困难!”此言一出,现场一片寂静……大家深知这千钧话语的份量。“同志们啊,我们是共产党员,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我们要为群众干成这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这位共产党员的铮铮誓言,还仍旧回荡在三官寺这片红色土地的上空。
1964年9月,被命名为“烂船溪水利工程”的建设项目,经过勘测线路,反复调研后。为了争取上级的支持,由三官寺公社党委正式向当时的慈利县委递交了请示报告。
1965年12月,项目建设在经过大量前期艰苦卓绝的现场勘察、测绘工作,及相关审批后,正式施工了。
测绘人员开始勘测线路,哪里要挖土,哪里要伐木,哪里要推山,哪里要凿岩壁,哪里要钻隧道,沿途都有了经过精细的图纸设计。刘桂清多次强调:我们的工作一定要周密,不能有丝毫马虎。为了便于指挥,公社党委在“烂船溪”靠吴王坡属地的峭壁岩洞里设立了“烂船溪渠道工程临时指挥所”,刘清和为指挥长,刘桂清任临时党支部书记,他们在岩洞中度过了无数个日日夜夜。
清基筑坝,提高水位是第一步工作。刘桂清组织工程建设后受益最大的双坪、朱垭两个大队的劳动力近百人常驻烂船溪这个深山沟里,在水利工程技术员指导下清基筑坝,提高水位。筑坝工程所需材料是摆在面前的最大难题。那时候的主要材料除了石块,就是石灰、黄土和砂石,称为“三和泥”,此外还需要用水泥勾缝。山高坡陡,建筑材料难以运进,建设工人没有被困难所吓倒,没有工具自己制作,没有石灰自己烧,没有炸药自己制造,石块自己炸,黄土、砂石就地取材,最难的水泥就只能从慈利县城运到甘堰公社后,靠人力肩挑背负,途经四坪、太华寺、吴王坡、茶叶坪等地运到工地,翻山越岭往返一趟六十多公里。经过一个冬天的艰苦奋战,一座长18米、底坝宽3米、高2.5米的烂船溪蓄水大坝终于顺利完工了。
绝壁凿渠,成为接下来摆在大家面前最艰巨的任务。半个多世纪前,要在海拔七百多米的绝壁上,完全靠人工凿出一条2米宽,1.5米深的水渠,让烂船溪的水从悬崖上通过,谈何容易!
1967年春,南方红旗渠建设工地沸腾了。工地劳动力由原来的两个大队的不足百号人,增加到九个可受益大队的四百多人。最热闹的时候就要数每年的冬季全公社的“百日大会战”了,此时的民工高达2000余人!工地上,人山人海,大家住在岩屋和茅草棚里,指挥部参照部队管理模式设立了营、连、班,分段施工,主要任务是打炮眼,放炮、开山凿壁。一时间,山上山下红旗漫卷,党员干部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同舟共济、血肉相连。连与连,班与班之间开展绝壁凿渠劳动竞赛,争夺流动红旗。
绝壁凿渠,困难多多。烂船溪里,溪沟狭长,树荫浓密,遮天蔽日。给在这里凿壁修渠的民工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多困难。晚上睡觉,没有蚊帐,夏秋季节靠烧树叶杂草熏烟驱除蚊虫叮咬;吃饭没有菜,油盐也不充足。一年到头也吃不上几次猪肉,特别是在青黄不接时,吃的是玉米、蚕豆、小麦米拌有红薯、土豆和山竹笋的饭;绝壁凿渠,危险处处存在。每天早餐后,两个人一组系着安全绳,从高处下降到绝壁,打炮眼,装炸药放炮,第二天清理炸烂的石头。有次放炮,炮响了,岩石却没有掉下来。一个叫唐牺火的民工主动下去探险。可是等他刚刚下去,千钧巨石就擦身坠落下去。说时迟,那时快,上面的民工赶紧把他拉上去,只见他浑身是血,背部已被巨石擦得血肉模糊,他却忍住剧痛没有出声。
又一次中午时分,爆破组放炮炸岩石后,安全组在工地巡查时,发现悬崖壁上一个民工悬挂在树杈上,安全员们赶紧过去救人,原来是爆破组的组员曹光正,他在爆破施工时,踩虚了脚下的石块,坠下了悬崖。被救后,他不顾身上伤势没有完全痊愈,又请樱回到工地……像这样的事情时有发生,却没有一个人退缩。
不久,碰到了一座有数千立方的青石小山,挡住了凿渠前行的路,“务必炸掉!”指挥部作出了最后的决定。几位经验丰富的施工员、爆破手,从山顶系安全绳下至岩壁裂缝处,悬空日夜挥锤,硬是在裂缝口打出一个大炮眼,整整放进八箱炸药,四十个雷管,四条导火索,实施爆破……在轰隆隆的响声中,小山倒下了,最大的拦路虎被扫除。水渠基础平台在绝壁上不断延伸,烂船溪水利工程不断推进。
1972年春,烂船溪水利工程主干渠终于全线贯通、竣工通水了。那个春天,整个三官寺公社都沸腾了:当地很多群众连夜守候在水渠边、稻田里,彻夜难眠,只为亲眼看到那第一汪清泉涌来……勤劳勇敢的三官寺公社人民,无数英雄儿女,靠一把锤、一支钢钎、一双手和一双肩膀,苦干十个春秋,在千仞绝壁、数峰如削的太华山上,凿绝壁、穿隧道、战天险,烂船溪水利工程主、支渠配套工程全面完成,历时十年。该工程共削平了12座小山头,架设1座渡槽,开凿5个隧洞,修建蓄水坝1座,挖砌土石方达300多万立方米,终于建成了一条主渠4千米,支渠10多千米的“人工渠道”。干渠支渠分布三官寺乡半个乡镇。烂船溪水利工程,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市大峡谷玻璃桥景区,2016年10月,获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是20世纪60、70年代三官寺乡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从太华山腰修建的饮用水工程,被人称之为“南方红旗渠”。
2017年1月,南方红旗渠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2017年12月,入选教育部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名单。
青山埋忠骨,绝壁铸英雄。在南方红旗渠的历时十年建设中,共有杜芳谱、杨流景、曹德成、胡胜岸和申昌文等五名工程建设者为之而献身!历史还铭记着这些人的名字:胡伯再,工地党支部书记;刘清和,红旗渠建设工程工地的总负责人;唐芳早,工地某连队的连长;谢家旅,抗美援朝的老兵,从部队复原后在建设工地负责安全巡视等工作;黄春林,工程部最年轻的炊事员之一,进入工地时还不满十六岁……他们是南方红旗渠工程建设的最好见证人!
半个多世纪以来,我们翻开新中国六十年代改天换地的光辉史册,在我国北方的河南省林县人民为引漳河水入林县,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凿出了让世界震惊的人工天河红旗渠,铸就了红旗渠精神;而在同一个时代,湖南省慈利县三官寺公社人民不甘恶劣自然环境的安排,历时十载,在太华山的悬崖绝壁上,凿渠近十五公里,引来幸福水。
半个多世纪以来,南方红旗渠,奔流不息,一路欢歌,清澈的山泉水,灌溉农田,粮食增产,人民生活大力改善,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当地人民群众把这条渠称之为:“幸福渠”。
南方红旗渠的建成,彻底改变了三官寺人民靠天吃饭的恶劣生存环境,结束了当地人民十年九早的苦难历史。是他们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精神创造的奇迹,是党和人民镌刻在太华山绝壁上的一座永久性丰碑。
新世纪以来,三官寺人民在市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又赋予了南方红旗渠精神新的内涵,将中华民族艰苦奋斗、战天斗地的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有机融合,实现了由贫困山乡向乡村振兴、生态旅游的新跨越。张家界大峡谷景区时光荏苒,幸福绵长。

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三官寺土家族乡大半个乡的自来水都来自这里。同时,随着这方山水走出深闺,走向世界,这一汪碧泉以飘飘洒洒的美丽瀑布姿态,成为5A级景区张家界大峡谷中的一处独特风景,接受来自世界各地人们的满目惊喜。南方红旗渠,历久弥新,不息流淌着这块土地上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执着追求。

(作者简介:黄丛俊,慈利县三官寺土家族乡中学退休教师)
阅读 23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