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校任重而道远

用户11103730
创建于09-04
阅读 267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依法治校任重而道远
2024年9月3日,山东泰安东平一所学校门口发生了一起严重的交通事故,导致11人死亡,多人受伤。事故发生后,公众质疑为何不允许学生提前进入学校。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为什么一些学生会提前到达学校:
1. 家长们由于工作原因需要提前送孩子上学以便按时上班;2. 遇到特殊情况下,家长们可能会选择提前送孩子去学校;3. 孩子们可能因为习惯早起,主动要求早些到校;4. 家长们普遍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心里就觉得踏实”。
然而,学校为什么不让学生提前进入校园呢?
1. 在规定的作息时间前,学校工作人员尚未到岗;2. 提前开放校园会增加学校的管理负担,需要额外的配套措施;3. 提前到校的学生在校园内发生的任何事情,依据现有的社会风气和法律体系,大多数家长会要求学校赔偿巨额费用,并可能导致多名教职工受到处分,甚至承担刑事责任。
因此,目前绝大多数学校已明令禁止学生提前到校。
有网友指出,许多奇葩的规定,往往源于更为奇葩的事件背景。
有一个极端案例:一位学生的家长因违法去踩缝纫机了,无法照顾孩子,孩子被送到一家私立幼儿园全托了两年,并且没有支付任何费用。当家长归来后,学校要收取托管费时,非但没有感谢幼儿园,反而因孩子在托管期间手指发炎治疗一事提出索赔,并通过12345热线要求管理部门处理幼儿园。
这类案例已是常见,但在教育领域中确实存在过度索赔的现象,这反映出某些人在面对与学校相关的问题时,缺乏公正和合理的态度。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其他场所,吵架、打架、摔倒、生病、晕倒、自杀乃至溺水等事件都可能发生,应该适用相同的法律条款并得到一致的处理结果,而不应因为发生在学校而有所不同。
中国政府承担着无限责任,而学校也被视为需要无限担责的机构。学校在这种环境下如何能够安心地培养下一代?“每天把孩子送到学校,心里就觉得踏实了”——这句话让学校感到恐惧,因为在校园外发生事故时,学校的相对责任较小,而在校园内,责任却是无限的大。
实际上,即便在校外发生安全事故,学校也往往被要求承担一定责任,这引发了关于责任划分的讨论。为何不能由整个社会共同承担责任?不能因为事故涉及学生,就将其全部归咎于学校。值得注意的是,当事故涉及学生时,某些相关部门往往会倾向于将责任推卸给学校,这种做法值得深思。
又如假期里,几个学生晚上饮酒后发生了交通事故,交警到场后首先联系的是教育部门要求协调解决。最后,教育部门还得向政府作检讨,接受纪检等部门的追责调查,尽管并未发现教育方面的失职行为,但仍被当作教育领域的负面典型,并拍成教育宣传片。我们认为,这本质上应被视为一起普通的交通事故,应由交警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责任认定,并由相关责任人按比例承担责任。为何仅仅因为涉及学生,就要让教育处于不利位置?这个问题值得全社会深刻反思。
这进一步表明,各相关部门应当坚持实事求是、依法办事的原则,否则一旦偏离轨道,最终也可能影响自身。社会风气亦可能因此受到破坏。
建议教育部与国家司法部合作,编撰一本包含学校相关法律法规的综合指南,并统一规范相关判决标准,以增强法律适用的一致性和透明度。不能因为一件事情有多条法律适用,就选择性地使用法律,导致同类案件处理结果不一,损害社会的公信力。
2024年1月23日,教育部官网上发布了一篇题为《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筑牢校园安全防线》的文章。我们期望的是能够实现“时时放心”的校园安全防线,这应该是教育管理的目标。
为了保障校园安全,提供一个让全民放心的教育环境,必须依法治校。依法治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希望这一愿景早日实现!
阅读 26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