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口家教】176—提防欺凌“过敏”

枫林晚
创建于09-04
阅读 1322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00:00
10:36

 校园欺凌事件发生频率越来越高,家长们对孩子校园人际关系也越来越关注。伴随着关注程度的不断加深,对校园欺凌的“过敏”和扩大化也随之出现。其危害性日益凸显,尤其是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已经造成了不良影响。而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情况还在不断加剧,长此以往,会对孩子的性格形成、人格塑造、心理发展造成损伤,对学生校园生存环境造成破坏。

一、欺凌“过敏”现象

小辰同学的父母不常与她相处,大部分时候她都是和奶奶生活在一起的。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每两周能见到妈妈一次。爸爸来奶奶家的时候,她可以看到爸爸,但是爸爸也不是每天都到奶奶家来,有时候即使爸爸到奶奶家来了,也和小辰说不上几句话。处于补偿的心理,父母会给小辰买很多玩具。一次,在老师反复强调不许带玩具到学校的情况下,她还是带了几个玩具到学校。课间拿出来玩时,被同学举报,班长向老师汇报,并将玩具交给老师暂时收管。小辰回家后告诉爸爸,同学抢了她的玩具。他的爸爸立即在班级群里反映了这一“欺凌”事件,要求老师及对方家长解释清楚。在这起事件中,小辰的家长对校园欺凌太过敏感了。将本不属于欺凌的事件,判断为欺凌事件。

二、欺凌“过敏”原因

        此类情况在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校园欺凌事件增多引起的过度敏感,只是此类问题频发的外部原因;而父母因工作忙,或离异等原因形成的对孩子陪伴不足,而造成的对孩子的愧疚心理则是根本原因。越是没有时间照顾孩子,对孩子情况了解较少的家长,越是竭尽所能地想给孩子补偿。他们在与孩子的短暂相处中,会尽力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想通过买零食、吃大餐、送玩具、添新衣等方式对孩子进行物质补偿。而在精神层面的补偿,往往会把关注点集中到,在学校里是否受欺负这个点上。迫切地想要确保孩子不受欺负,在这种急切的心理作用下,他们一旦从孩子的叙述中,察觉到一些这方面的蛛丝马迹,立即发挥出强大的保护欲。有的甚至在没有弄清事实的情况下,就已经火冒三丈,似乎反击越激烈,补偿就越充分,对孩子就保护得越好。

  1. 而事实上,这种以欺凌过敏的形式进行的补偿,不仅起不到对孩子的保护作用,还会造成对孩子的伤害

三、欺凌“过敏”危害

        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心智发展不成熟,思考问题不全面,更容易受到外部刺激的诱导。他们更渴望得到别人的关爱,特别是那些本来就很少得到家长陪伴的孩子。往往家长的关注点在哪,孩子的关注点也会向那个方面集中。如果家长在与孩子相处过程中,对欺凌过度敏感,反复问询孩子在学校是否被欺负,孩子就会积极回忆自己在学校里被欺负或是疑似被欺负的情形。在以后与同伴相处过程中,也会对这个问题更加敏感。会将一些交往摩擦,主观升级为校园欺凌,随之而来的是对孩子的伤害。

        (一)伤坚强心

        大家都知道孩子拥有一颗坚强心非常重要。遇事能够不怕困难,不畏挫折,勇往直前,这样的品性更容易形成平和的心态,获得幸福感,也更容易获得成功。如果孩子太过脆弱,遇到点挫折或是不顺心不如意的事,就开始退缩,或是哭着找家长,找老师帮助解决。那么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他们将会与委屈、失落、悲哀、无助等负面情绪相伴,将来也很难有所作为。那么,为什么现在很多孩子都那么脆弱呢?固然有的孩子个性坚强,有的性格软弱一些,但形成这种大面积脆弱的现象,却不能只归结于孩子的性格,与家长的态度也密不可分。

    如果父母能够正确看待孩子间的磨擦,不要对校园欺凌过度敏感。鼓励孩子成为生活中的强者,那么慢慢地孩子就会以强者的心理去励志,促使自己变得越来越坚强。反之,如果父母总是暗示孩子是弱者,要时常防备被人欺负,那么孩子会越来越脆弱。面对困难时,会变得手足无措,退而不前,从而缺乏面对挫折的能力。

        (二)伤智慧心

        生活是儿童的智慧源泉。小学生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会变得越来越聪明,也会慢慢建立起自己的社交智慧,这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他们通过互相交流、规则探讨以及矛盾冲突的处理,可以逐渐形成自己的社交能力和社交智慧。家长如果能给予孩子足够的支持和引导,注重孩子社交智慧的养成,孩子就更容易成长为善于与他人互动,具有包容、理解、合作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三)伤友爱心

        小学生在学校与同学相处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意见分歧、小打小闹的情况。大部分家长都能理智地帮孩子化解问题,不影响孩子的团结友爱。但也有小部分家长,表现出过度保护、极力维护孩子的状态。过分关注孩子与同学交往过程中是否吃亏,给孩子的正常交往带来困惑,也挫伤了孩子的友爱之心。

        被家长过度维护的孩子,往往会出现交友障碍。和其他小伙伴相处,容易出现不懂得忍让宽容,不理解别人的心情,不会关心别人,祝福别人,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以及更容易记仇,不愿意谅解别人,还喜欢告状,容易产生嫉妒心理等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会使孩子的友爱心受到伤害。

校园欺凌是家长们必须要关注的问题,但是关注的度要注意把握,并不是重视程度越深越好,过度敏感反而会给孩子造成更深远的伤害。遇到疑似欺凌事件时,不要太过激动失去理智。要及时与老师和对方家长取得联系,进行沟通,客观冷静地调查事件过程。不要人为地将校园欺凌扩大化,影响孩子勇敢心、智慧心、友爱心的发展。家长们要提高警惕,提防欺凌“过敏”。

—END—

撰稿:龙口市兰高镇兰高学校  王伟

阅读 1322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