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镜头去学佛——天台宗祖庭国清寺、智顗大师及其他

李文勇
创建于09-04
阅读 104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天台宗是汉传佛教极其重要的一个宗派。因该宗教义完善于浙江省天台山一带,故而,人们习惯称为“天台宗”。同时,天台宗以佛教经典《妙法莲华经》的思想精髓而建立的宗派,故亦也称“法华宗”。天台宗的实际创始人为隋朝高僧智顗(yi)大师。天台宗祖庭是国清寺,是智顗大师圆寂之后的第二年开建的,具体时间是大隋开皇十八年,即:公元598年。

说起天台宗祖庭国清寺,隋炀帝杨广是回避不了的一位重要人物。大家知道,杨广他老子隋文帝在位二十三年,“开皇”年号一直沿袭使用,没有改过。开皇九年(589)二月,晋王杨广率领隋军攻入建康(南京),南北朝最后一个割据王朝陈国灭亡,后主皇帝陈叔宝被俘,天下一统。之后,杨广作为晋王驻守扬州,经营江浙。

在杨广忙着统一中国的时候,有一个叫智顗的和尚也没闲着,这位智顗就是后来的汉传佛教天台宗祖师爷。智顗和尚在光州净居寺遵照师父慧思的嘱托,离开大苏山去金陵(今南京市古称)传道弘佛八年。这时,三十多岁智顗和尚已经在江南名声鹊起,享誉佛界。在金陵瓦官寺,据说智顗在主讲《妙法莲华经》时,为了讲明一个“妙”字,竟连续讲了九十天,圆融到了不可思议的境界,成为中国讲经史上的一段佳话。因此,佛教界才有了“九旬谈妙”的故事。

陈太建七年(575年),三十八岁的智顗大师,率弟子20余人到天台山结草建庵,修传佛法。在南北朝时期,天台山隶属会稽(今浙江绍兴)管辖。智顗大师一行到了天台山,最早的落脚点并不是现在的国清寺这个地方,而是在距离国清寺约8公里的幽溪旁边,他们结草建庵。这个“幽溪道场”,一开始是简易的草庵,或者是简陋的山洞做佛堂,到了唐朝才正式建寺,取名“高明寺”。这些都说明,“幽溪道场”要早于国清寺。

智顗大师与晋王杨广结缘,主要是因为智顗大师,在江南一带佛教界的巨大影响,才引起杨广的注意,当时,隋王朝也才统一天下,也非常希望得到像智顗大师这样的高僧支持。隋开皇十一年,智顗大师难拒晋王杨广三番礼请,遂于是年十一月前往江都(今扬州)设无遮大会,并为杨广授菩萨戒,并为其取法名为“总持”,杨广则回赠他“智者”之号。自此,“智者大师”的称号渐渐流行。隋代开皇十七年(597)冬,杨广再次派人到天台山请智顗到金陵,身体多病的智顗勉强出山,走到浙江新昌的石城寺时就病倒了。杨广知悉后,立即派医生前往为他治病。智顗自知命不久矣,遂写下给杨广的遗书,就示寂了。智顗大师生前一直想建一寺庙,他感觉八桂峰南边选址比较好,多次到现场考察,并且亲手绘制了图样,但限于资金不足,迟迟不得动工。他在临终遗书晋王说:“不见寺成,瞑目为恨”。晋王杨广见书后,“五体投地,悲泪顶受”,极为感动。于是,在智顗大师圆寂之后的第二年,便派司马王弘监造国清寺。初建的国清寺寺址在八桂峰前山坡上(现大雄宝殿后面约100米处的),正如智顗大师意,杨广帮助智顗大师完成了遗愿。国清寺原来不叫“国清寺”,初名为“天台寺”。等晋王杨广接班当皇帝的时候,也就是在隋大业元年(605),隋炀帝亲赐寺名,遂更名为“国清寺”,寓“寺若成,国即清”之意。

建成后的国清寺,智顗大师的得意弟子灌顶(章安大师)传承大师衣钵,首任方丈,光大天台宗脉。

天台宗因在天台山而得名,这在汉传佛教中为数不多的,说明天台山知名度比较高。

天台山位于浙江省东中部的台州市天台县,系仙霞岭的中支,主峰是在华顶山,海拔1098米,按说海拔不算高,但处于海边,地势相对平阔,天台山诸峰便显得极为突兀。据当地资料说,天台山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6.8℃,是国家级生态县。这里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生态环境非常优越,森林覆盖率高。

国清寺坐落于四面环山的地理环境之中,“五峰层叠郁苕绕,双涧回环锁佛寮”的世外桃源,吸引了历代无数僧、道到此修行。站在丰干桥上环视周围,群峰好像盛开的荷花花瓣,清幽深邃的国清寺,座北向南,寺外是块黄色的大的照壁,上书柳体“隋代古刹”,与秀丽幽美的环境,极其融洽。与众不同的是,转过那块大大的照壁,见一付向东敞开的小山门,极其简陋。抬头见门头“国清讲寺”匾额,才知道是国清寺正门。天台山国清寺座北向南,寺门并非按常规的朝南方向,而是一反常规,面对东方。有人说,国清寺山门东开,寓意“紫气东来”。依我看来,并不是那么简单,这里面很可能与门外河流,以及一行大师“一行到此水西流”有关联。我在介绍密宗的时候,曾经专门说过唐朝的一行大师。一行大师这样的全才,在中国古今几千年来屈指可数。他是世人公认的天文学家、地质学家,妥妥的一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密宗高僧。如果一行大师参与国清寺山门选向,那是手到擒来的小事情。不过,当我看到寺庙整体是座北向南,依山而建,大门匠心独运,刻意向东时,心里就直犯嘀咕,首先感觉到,应该有一行大师这样的高人指点。同时,也颠覆了我地认知。以前,常听老人讲,除了皇宫和寺庙的大门,可以正南子午向开之外,其他的,特别是民居房门,都不能正南开门。通过国清寺山门选向让我认识到,世上万事万物,都应该遵循天道,道法自然,贵为天子的皇帝和“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释子们也不能例外------

    照壁前面是一条河,这是曾经“一行到此水西流”的小河,一座丰干桥方便了出入寺庙的人们。站在丰干桥上,向南而望,隐隐约约可以看到坐落在木鱼山下的隋塔。隋塔,顾名思义是隋代建立的塔。从风水格局上看,国清寺前的木鱼山是整体框架的左青龙局,隋塔的建造位置正处于来龙结穴处。据资料介绍,隋塔高53.9米,六面九级,空心,砖壁。建造别致,塔顶上没有塔头。该塔建于隋代开皇年间,建造时间应该与国清寺同时,或者稍微迟一年半载。

    甲辰七月吉日,天朗气清,天刚亮,我便带着相机来拍隋塔。毕竟隋塔经历了1420多年的风风雨雨,从下至上,隋塔的六面棱角已经模糊不清,仰望搭身,唯恐搭上面有砖石脱离伤及行人。隋塔的外形与尉迟恭的铁鞭近似,为了安全起见,国清寺管理人员把塔基周围筑起铁网,禁止人员接近塔身。据说,隋塔是晋王杨广,为报智者大师给他受菩萨戒,而建造的报恩塔。岁月地侵蚀,伤痕累累的塔身,青苔斑驳,外表的塔身墙皮已脱落不少,很多处都露出了里面的砖块。千年隋代古塔,在历史年轮的蚕食下,显露出了岁月的沧桑。但是,隋塔是国清寺的一部分,饱经沧桑的塔身,并没有影响其标志性建筑的地位。在风雨飘摇中,隋塔仿佛向人们述说着国清寺的兴衰历程。

    刚才说了,国清寺座北向南,山门东开。初次去国清寺,真还找不到山门,山门隐藏在壁墙东边,既不气派,也不宽阔,破落的山门与天台宗祖庭声望,难免让人产生心理落差。

进了山门就要右转直弯进去,一进甬道在修竹浓荫中直通“国清寺”大殿,乍一看,有点象登封少林寺的山门。殿内笑嘻嘻的大肚弥勒佛,早就在殿里迎候从四面八方来的信众------

上面说到,晋王杨广在智顗大师灭度之后的第二年,开始建设国清寺,据资料记载,当时的规模不是太大,仅仅在八桂峰前的山坡上,建设一些寺院。但是,到了唐武宗李炎即位的时候,发生了全国性的灭佛事件,国清寺也大的政治气候下在劫难逃。因为唐武宗年号是“会昌”,故而,史上把这次灭佛事件也称为“会昌法难”。祸不单行,法难冲击之后,大约是在公元845年,国清寺遭受火灾,寺庙几乎焚烧殆尽。好在唐武宗在位时间不长,仅仅在龙椅上坐了六年,却因偏信道士的谗言,长期服用“长生不老”仙丹而驾崩。新皇即位之后,立即纠正了唐武宗的做法,佛教才死灰复燃,国清寺旋即重建。之后,国清寺从“会昌法难”到清朝雍正时期的880多年时间里,曾经几度毁于兵火,或摧于风暴,但都是屡毁屡建。好在每次重修,寺院规模都有所扩大,位置也越来越往下移,直至河边平旷地带。据专家学者考证,最迟在明代的时候,国清寺已基本完成现在的布局。

据天台山国清寺对外现场资料介绍:现存的主要建筑为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奉敕重修的。寺宇依山就势,层层递高,既有佛教建筑严整对称的特点,又给人以灵活自如之生动。国清寺与其他名刹相比,国清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更具有浙江的地方特色。国清寺由数十个大小不同、风格各异的院落和建筑群组成。全寺总面积7.3万平方米,分为五条纵轴线,正中轴由南而北,依次为弥勒殿、雨花殿、大雄宝殿、药师殿、观音殿;还有“五楼四堂二亭一室”。五楼:钟楼、鼓楼、方丈楼、近塔楼、藏经楼;四堂:妙法堂、安养堂、斋堂、客堂;二亭:梅亭、清心亭;一室:文物室。还有放生池、三圣殿、伽蓝殿、罗汉堂等,成为我国汉传佛教最完整的大型寺院之一。构成一个拥有两万多平方米、八千余间房屋的古建筑群。寺内长廊贯穿全寺,廊沿互应,高低错落,明暗相间,集中了中国古代建筑中各种廊沿形式。有人统计,国清寺有近2000米廊沿贯穿全寺,通道廊沿有挑檐廊、连檐柱廊、重檐柱廓、双层柱廊、单层柱廊、双层双檐廊等,集中了中国古代建筑中各种廊沿形式。廊沿互应,禅门重重,高低错落,明暗相间,是国清寺建筑的鲜明特色,实为中国古建筑的瑰宝。

    国清寺除了“起、承、转、合”等匠心独运的建筑布局之外,最让人留恋的是寺内古树参天那种清幽景色。在大雄宝殿前,早晨和傍晚,光线柔和,正是摄影人拍照的好时间。晨曦和夕阳透过参天古樟树,形成光柱和光斑,与香客祈福的袅袅香烟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如梦如幻、“到眼宛如展画屏”的景观,平添了深幽神秘的气氛,给人置身世外桃源的感觉。回到家里,每次翻阅照片,仿佛都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奢望再次踏足国清寺,或隐入深山闻鸟鸣,净化心尘,或修禅悟道,洗涤尘埃。

    寺内有中国佛教天台宗第五祖章安(灌顶)大师亲手栽植的梅花一株,因栽植于隋代,故称“隋梅”。经历1400余年的风风雨雨,隋梅树杆老似龙爪,但仍郁郁葱葱,每年隆冬时节,飞雪中的梅花依旧笑东风。古今许多文人墨客竞相撰文吟咏。“隋梅”和“隋塔”一样,都是天台山国清寺有据可查的隋代镇寺之宝,它们共同见证了国清寺地兴衰!见证了诗仙李白酒后高吟“龙楼凤阙不肯住,飞腾直欲天台去”豪放激情!见证了明代旅行家徐霞客三上天台山地匆忙身影------

天台山国清寺有厚重历史的古刹,许许多多文人骚客,不仅仅留下他们的足迹,而且,还留下他们不朽的诗篇和动人的故事传说。

    唐代玄宗开元年间,国清寺出现了寒山和拾得两位隐僧,他们言语非常,行迹诡诞,身世成谜。但是,他们是中国佛教史上著名的诗僧。寒山生卒、家世不详,但在清代编纂的《全唐诗》中收集他300多诗。寒山作诗随性而为,近乎白话,一旦心有所感,就写在树上、墙上、石头上,但仍合于典雅。他通俗易懂的诗,对后人影响非常大。拾得的身份更神秘,国清寺住持丰干禅师,在一次云游路过赤城山时,遇到一个大约十岁左右的男童在山边哭啼。问罢得知,他无父无母,贪玩迷了路,家也不知在哪里了。荒山孤岭的,丰干禅师见他可怜,便把孩子领回了国清寺,交给僧人抚养。因这孤儿是捡来的,也无姓名,僧人们便称他为“拾得”。拾得在寺里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杂活,经常到大寮里面帮忙舂米。 

     拾得和寒山是好朋友,他们经常在一起放牛和干杂活。有一天,丰干禅师云游杭州,遇到将赴任的台州知府闾丘胤,透露天台山国清寺的寒山是文殊菩萨的化身,拾得是普贤菩萨的化身。后来,闾知府备礼进香去拜寒山、拾得。听说知府来了,寒山、拾得避而不见,两人就往山里跑,闾知府便在后面追,寒山边跑边责怪丰干禅师,并告诉闾知府,你不要追我们了,丰干禅师是弥勒佛,你去侍奉他,拜我们干什么?

    这一说不要紧,寒山、拾得遂入岩中,从此再也不出来,丰干禅师也不再回国清寺。从那以后,他们三人仿佛人间蒸发一样,世人再也不知他们地行踪。

    寒山、拾得应化人间,泄露身份之后,不再留在人间。但是,寒山、拾得在应化国清寺时有段经典对话,一直被世人传送着。

    有一天,寒山问拾得:“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置乎?”

    拾得回答说:“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这个绝妙地回答,蕴含着人、我是非的处世之道,以及佛教因果报应说。后人把这一段经典对话,编辑成《寒山拾得对问录》,虽然经历了一千多年,人们至今仍然津津乐道。寒山、拾得的诗篇、事迹,以及包容友善、淡泊名利的精神,被人们广泛传颂,被奉为“和合二仙”。天台山国清寺至今还有“三贤堂”,纪念唐代著名诗僧寒山、拾得、丰干,传承着三位大士在应化国清寺期间的传奇故事。

天台宗创派的依据主要是佛教《妙法莲华经》,此外以《涅槃经》为枝叶,以《大品般若经》为观察法度,以《大智度论》为指南。后人因实际创始人智顗大师,长期修行在浙江天台山,是他创立伽蓝为终身道场,倡立一个宗派的教观。因此,把智顗大师天台山所立的佛教宗派,称为“天台宗”。历史上“天台宗”的称谓,是在中唐时期,由天台宗九祖湛然提出来的,之前往往称为“华宗”。十一世纪初,天台宗内部,因争论智顗大师《金光明玄义》广本的真伪,天台宗曾经短期分裂成为“山家派”和“山外派”,山外派不久衰微,现在所传的都是山家派。

    天台宗的法脉是师徒相传,天台宗学统自称早期有九祖:分别是龙树、慧文、慧思、智顗、灌顶(章安大师)、智威、慧威、玄朗、湛然。龙树菩萨是继释迦牟尼之后,一位比较重要的人物,被誉为大乘佛教的“八乘之祖”。天台宗的教义,可以远溯至古印度的龙树菩萨。就天台宗而言,龙树菩萨最大的贡献就是作《大智度论》、《中论》,发明“一心三观”。北齐时期的慧文禅师,从《大智度论》中悟解到“一心中得”的道理,确立了龙树菩萨的“一心三观”理论。慧思禅师是慧文禅师的弟子,他继承慧文禅师的理论,结合《妙法莲华经》要义,阐发“诸法实相”之说,他提出的兼重定慧,实际上是后来天台宗止观双修的起缘。慧思禅师著有《大乘止观》,奠定天台宗的基础。智顗大师出家后,拜慧思禅师为师,在光州(河南光山)净居寺修习禅法,创“五时八教”的判教方法,强调止观双修,终于形成以“一念三千”和“三谛圆融”为中心思想的独立学派。因智顗大师晚年主要弘法之地在天台山,故称该学派为天台宗。智顗的著述,建立了天台一宗的解行规范,主要的有《法华经玄义》、《法华经文句》、《摩诃止观》,世称“天台三大部”。另外,天台宗经典还有“天台五小部”:《观音玄义》、《观者义疏》、《金光明经玄义》、《金光明经文句》、《观无量寿佛经疏》。“天台三大部”和“天台五小部”是天台宗建宗立派的理论基础。与汉传佛教其他宗派一样,天台宗诸位大师为适应本民族文化而开创的,具有不同于其他法门的修行方式。因此,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才能根植于华夏这片沃土。

    天台宗的主要思想是实相和止观,以实相阐明理论,用止观指导实修。

    这里我们要理解什么是实相和止观?实相是指宇宙事物的真相或本来状态。天台宗的实相,主要源于慧思大师的“十如”的实相说。止观是佛教天台宗的修行方法,主张止、观双修,定、慧并重,修行者利用禅定和观照的实践方法,去修行体悟。

    “一念三千”是修行天台宗法门信众的最高理想追求。是天台宗人依据《法华经》等有关思想,吸取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经过综合创造而提出的极其重要的义理。内容深邃,富有特色。天台宗的一念三千思想,其中心意思是,人的当前一念心,就具有三千种法的内容,从而也就显现出宇宙的全体。

智顗大师生于公元538年,也就是梁武帝大同四年初秋七月,俗姓陈,字德安。父亲是梁朝的官吏,为散骑常侍,封益阳侯。隋代荆州华容(今湖北公安县)人,祖籍颖川(河南许昌)。传说,智顗大师出生的那天晚上,举家欢庆智顗的诞生,屋内光亮如白日。家人想杀猪宰羊,炖肉招待宾客,以示庆贺。但肉一下锅,火就灭了,点了几次,都是那样,人们都感到很诧异。从她母亲怀孕的他出世,都有种种灵异传说非常多,不外呼证明他命带青灯,命中注定是一个佛家弟子罢了。

    后来,梁元帝萧绎被人杀了,主子没了,智顗的父亲也丢官罢职,失业了,家道也跟着慢慢地衰落下来。据说,智顗从小智慧出众,颖悟过人,出生官宦家庭的孩子,少年时肯定衣食无忧,自然,儒家经典也没有少读。父亲罢官失业,以及双亲亡故带来的家道中落,智顗由此感受到人生的无常。十八岁那年,智顗去湘州(今湖南长沙市)果愿寺,拜法诸法师出家,主要精研律学。

    有一个叫慧思的禅师,也就是后来成为天台宗第三祖的那位,在当时,慧思名气非常大,粉丝众多,智顗就是其中一位。智顗听说慧思禅师从北方南下,现居光州(今河南光山县)大苏山,遂加入“追星族”。二十三岁那年,智顗正式在大苏山拜慧思为师,学习禅法,修行法华三昧,天资聪慧的智顗深得慧思禅师真传,系统修学龙树菩萨、慧文的法华经论。对后来创建天台宗打下基础。智顗在大苏山师从慧思禅师八年期间,慧思经常让代替他去讲法,渐渐的小有名气。

慧思禅师(公元515-577年)是南北朝僧人,与智顗是同一时代的人,在中国佛家史上赫赫有名。据史料记载:慧思是武津(今河南上蔡县东)人,俗姓李,他十五岁出家,依慧文(天台宗二祖)受法,人称“思大和尚”。慧思禅师早年一直在北方传播佛法,也不知道什么原因(有的说他与其他佛教首领观点不一),多次被仇家追杀,遂到光州大苏山结草为庵,隐居修行。因为慧思禅师名声太大,踪迹暴露,先后四次遭人谋杀未死。

    公元567年,一个阴雨绵绵的早上,慧思和智顗师徒二人,惜惜相别于光州大苏山,慧思去了南岳衡山隐居修持。智顗则尊从师命,带法喜等二十七人,前往陈国都城金陵(今南京)弘法。是年,智顗三十岁。从此以后,智顗以金陵瓦官寺为主要道场,行走在江南一带弘传佛法。智顗把自己从慧思那里学到的禅定之法向众人传播,受到修道之人的普通欢迎。金陵的高僧大德,纷纷抛弃先前所学,率弟子前来听智顗讲法。智顗修正南方“轻禅重讲”与北方“轻讲重禅”的弊病,提倡“教观双运”、“解行并进”的教学方法,独创依禅观而修行的止观法门,消融中国几百年来南北方佛教的偏颇。

    随着智顗大师大盛,慕名而来的形形色色的人和信众也日益增多,一天到晚疲于应酬。智顗大师感觉这样下去不利于更上一层的证悟,于是,决定远离闹市喧哗,退隐天台山继续悟道。公元757年,38岁的智顗大师,带着二十余弟子进入天台山。之后,智顗大师以天台山幽溪为中心,参与佛事活动。隋开皇十七年冬,智顗应杨广召请启程去金陵,走到浙江新昌的石城寺时,病情加重,于同年十一月二十四日示寂,世寿六十。

    据记载,智顗大师一生建寺院三十六所,度僧一万四千人,传法弟子三十二人,著书一百四十余卷。后人评论智顗大师,说他“一生力弘佛陀法华精神,集合南北各家义学和禅观之说,加以整理和发展而成一家之言,并以中国独特的形式加以体系化,得到当时朝野的支持和信奉”。智顗大师创五时八教的判教方法,发明一念三千、三谛圆融的思想,成为天台宗的思想体系。陈宣帝尊他为国师,隋炀帝尊称他“智者大师”,被后世尊为“东土释迦”。

    就在搁笔之际,总感到意犹未尽。下面说几点与天台宗有关的问题,仅供参考!

    天台宗祖庭国清寺,是世界佛界公认的汉传佛教重要祖庭之一,与其他宗派对比,天台宗创立时间早,但不是第一。

    大家知道,南北朝和隋唐时期,是佛教在中土得到迅速传播和推广时期,其主要原因是得到统治阶层的大力支持,形成了从皇帝到平民百姓共同推崇和参与的局面。比如梁武帝在位四十八年,曾经四次到瓦官寺出家,后来,都是大臣们用钱把他寺里赎出来。陈朝几个皇帝也是一样,一边做皇帝,一边阿弥陀佛。特别是隋朝到中唐时期的帝王们,渐渐的感觉到,佛教对社会稳定有积极作用。于是,纷纷地请高僧大德出任朝廷的“国师”,极大地抬高了佛教和佛教信众的地位。许多官宦子弟和有志青年,把出家为僧作为时尚和崇高的职业去追求。他们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纷纷地联合西天梵僧翻译梵文佛经;接着,聚集一些志同道合的佛家弟子,成立某一学派,作为释门四万八千的一个,去探寻,去修行;传播范围广了,修行在同一法门的人多了,便得到佛教界和统治阶级的认可。其中,对经、论理解最深、著述最多的领军人物便产生了,最后,汉传佛教的某一“宗”脱颖而出,应运而生。形成这些所谓的“宗”,并不是当时就是这样称谓的,而是若干年之后,佛家和学者们评价和总结出来的。历史上的汉传佛教宗派非常多,主要有“八宗”、“十宗”、“十三宗”说。现在普遍采用清末杨仁山居士提出的汉传佛教十宗说法。各宗名称主要采用地名、寺庙名、佛教经论等称谓宗派名称。各宗创建时间也是不同的,汉传佛教最迟建宗的是大唐开元年间,由“开元三大士”共同创立的“密教”。

    汉传佛教最早创建的宗派是净土宗和成实宗。大多资料说认为天台宗是佛教传入中土之后,创立的第一个汉传佛教宗派,其实不然,这是以讹传讹,或者是对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史缺乏了解。

    天台宗创建于隋朝,即隋文帝、隋炀帝坐天下之间。净土宗是由东晋时期的高僧慧远大师创宗立派,东林寺建于公元384年,即东晋太元十五年。公元390年,中国佛教第一个社团——白莲社组建,标志着以“念佛”为修行法门的净土宗成立。相比天台宗创立时间早二百余年。创立成实宗的祖师爷是鸠摩罗什,他从公元401年开始,在草堂寺翻译佛经时创立成实宗的,也比天台宗早。三论宗的祖庭在草堂寺,第二祖庭是会稽(今绍兴)的嘉祥寺,如果把吉藏作为开山祖师,说天台宗早于三论宗还沾一点边。吉藏出生于公元549年,示寂于公元623年,即唐武德六年。如果把鸠摩罗什作为开山祖师,三论宗的创立时间要早于天台宗。因此,窃以为,天台宗是汉传佛教创立较早的一个宗派,但是,不是最早创立的。

第二个想阐述的是,光州净居寺不是天台宗祖庭,只能说是天台宗思想的发源地之一。

光州大苏山是天台宗三祖与四祖传道授业的地方,本来修行律宗法门的智顗大师,慕名到大苏山拜慧思禅师为师,改修法华法门。以后再经过智顗大师,在陈国都城建康的瓦官寺等江南寺庙的演进,天台宗最后终成于天台山。至于,三祖慧思禅师到了南岳之后驻锡传道情况,资料不详。三祖慧思于北齐天保年间,约公元554年,还有一说是公元560年,从北方(具体什么地方不详)到光州大苏山,可能是为避仇,结庵隐修。公元567年,慧思禅师去南岳。期间,三祖慧思与四祖智顗师徒二人在大苏山共同生活八年,之后,智顗到江南陈都继续弘法。

资料说,光山净居寺建公元554年,涉及到慧思禅师结草为庵算不算建寺?即使建寺,当时是否叫“净居寺”?三祖、四祖惜别大苏山140年之后,也就是公元706年(唐中宗神龙二年),有个叫道岸的和尚,奉旨在大苏山之阳建造起规模宏大的净居寺院,主要是弘扬律法,使大苏山净居寺成为继终南山之后,我国佛教律宗又一正统的传宗门庭。这里我重点提醒一下,道岸和尚传承的是律法法门,而不是天台宗法门。道岸和尚是唐代著名僧人,他还有一个比他名气更大的弟子----鉴真,师徒二人曾在大苏山净居寺一起修行律法法门。

通过介绍,大家肯定会看出了端倪,光州大苏山净居寺算得上天台宗祖庭,实在是勉强。如果算的话,那么,智顗大师在金陵的瓦官寺出出进进八载时间,还有,智顗大师后来在天台山幽溪,即后来的高明寺带了二十多年,瓦官寺、高明寺算不算天台宗祖庭?另外,智顗大师一生建寺庙三十六座,他经手建设的寺庙,算不算天台宗祖庭?除此之外,三祖慧思驻锡的寺庙也非常多,是不是也都算天台宗祖庭?

因此,我认为,判断某一寺庙是不是某一宗派的祖庭,主要看寺庙在教内、社会的影响力。凡事都要尊重客观事实,不能无底线的搞牵强附会,更不能捕风捉影。如果盲目追捧,也是违背佛陀意愿的。

佛教创立的标志就是佛、法、僧三宝的健全完善。佛教某一宗派的创立,也应该具备三个条件,即:要有在某一法门修行中,脱颖而出的高僧大德作为带头人;要有根据佛教经典,通过大德参悟出来的论、疏、注等;要有信众和一起修行证悟僧人。

寺因僧而出名。我们现在到某一个著名寺院,看到殿宇高大,甚至金碧辉煌,香火旺盛,这些都是信众后来捐资兴建的,都不是原来的样子。他们的开山祖师,哪一个不是远离喧嚣的闹市?他们为了开悟,或者在山洞,或者在深山老林结草建庵,风餐露宿,与野兽为伴,为了心中的彼岸,佛在心中,日夜勤习。那里没有现在寺庙的晨钟暮鼓,也没有雕塑精美的佛像,更没有诗和远方------

摄     影:李文勇

文     字:李文勇

阅读 104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