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社会已经悄然来临。
最近,无人驾驶汽车“萝卜快跑”热度很高,在一年前大家可能还难以想象无人驾驶出租车真正行驶在公路上的情景,但如今它已在全国十几个城市开放服务。除了交通出行领域,人工智能同样也在渗透各位的家庭生活。可以想象,不久的将来每个人都有可能享受到到机器人做的早餐,泡的茶了。
萝卜快跑自动驾驶
家庭智能机器人
根据Gartner的预测,到2026年,全球超过80%的企业将使用通用人工智能,高盛更是预计AI将在未来十年推动全球GDP增长7%,这将是一个接近7万亿美元的巨大市场。
然而,AI技术的迅猛发展,也对社会现有的人才结构和能力提出了全新的挑战。未来,许多传统职业将被AI所取代。根据高盛的分析,全球将有约3亿个全职岗位受到AI自动化的影响。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对科研工作也将带来重大影响。例如2023年,人工智能技术助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刘海燕教授团队利用大模型进行蛋白质设计,将数个月的试验周期压缩到1天;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实验团队与科大讯飞合作,基于讯飞星火认知大模型研制出全球首个机器化学家“小来”,可在六周内完成人类化学家需要做2000年的复杂优化工作;2023年3月,科技部同自然科学基金委启动“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AI for Science)”专项部署工作。这些都彰显出国家对人工智能技术在科研领域应用的重视。可以预测到,未来科研工作的高效开展将离不开人工智能。
为应对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国家也开始高度重视人工智能教育以及人工智能人才的培养。从2017年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到2024年全国范围内遴选了184个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国家政策明确指出,人工智能教育要从小学阶段开始,为孩子们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国家的大力推动下,人工智能教育已经有很多优秀的成果。当下,上海已经有这样一支中小学生人工智能创业团队,小朋友们能够灵活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和成果进行创业了,令人赞叹。
专注孵化AI产品项目
创业成果:AI宠物
然而,当前人工智能教育在实际推广中仍面临一些挑战。尤其是如何将深奥复杂的人工智能技术转化为孩子们可以接受的课程,这对于校内教育工作者和课程设计者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难题。而在校外的人工智能教育当前主要还是局限在编程课,并且学龄门槛和收费门槛都比较高。
科大讯飞作为亚太区域的头部人工智能公司,自1999年公司成立以来,有着近30年的AI技术底蕴,是国内首批发布通用大语言模型的企业。在教育板块,更是有超过20年的探索历史。在今年,科大讯飞更是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在核心技术方面,科大讯飞一直勇于应对“卡脖子”的难题。自2019年被美国首次打压以来,科大讯飞已经获得46项国际人工智能大赛冠军。
科大讯飞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的背后,离不开一群优秀的科学家,这一批人工智能领域的顶尖科学家、专家,将会为孩子们的人工智能教育提供坚实的专业基础。
同时,讯飞在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下,联合一线教师,设计了符合儿童认知发展水平的课程。
这门为1-3年级学生设计的AI与机器人课程,将从兴趣激发开始,为孩子们讲解基础人工智能原理、基础人工智能应用,最后展开伦理思辨,让小朋友辩证的看待人工智能。
孩子们将在课程中与人工智能机器人充分互动,认识到什么是AI,了解机器人如何“看”世界,“听”声音,如何进行简单的图像识别和语音合成。
针对小学低年级阶段孩子抽象思维与动手实践能力发展尚不成熟的特点,特别设计了AI探究教具。以直观、清晰的呈现方式,将复杂的技术场景生活化,既有动手创造的空间、又帮助孩子深刻的理解人工智能技术,从而激发孩子对AI、对机器人的好奇心与探求欲。
针对3-6年级孩子,他们需要更多的空间和机会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为此,产品特别设计了人工智能综合实践课程,结合小低阶段的学习基础,以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与工程结构搭建为主,化思考为项目,将项目变为现实,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赛事作为基础。
孩子们在打好基础,学习了体系化的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之后,更有机会参加教育部白名单赛事和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目前课程已经在全国3000多所学校应用,孩子们累计获奖作品12000多个。
总的来说,人工智能正在迅速改变这个世界。通过为孩子们提供人工智能基础教育,能够助力孩子们在未来的社会中茁壮成长,帮助他们走向成功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