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基层工作脱离调查研究去查实情,往往会出现“走偏错位、离题万里”,调查研究停留在“皮毛”往往会出现“一知半解、似是而非”,进而导致实策“鹅行鸭步、贻误时机”。基层干部要执“调查研究”之笔,在基层接触“实情”做好“实事”,让基层工作“一路生花”。
察实情莫要“浅尝辄止”要细剖麻雀。基层工作的调查研究不能停留在表面“入户一群人,拍照一堆人”,要摈弃“走马观花”“拍照留痕”“纸上谈兵”的旧做法,放下架子、扑下身子,讲真话、干实事。基层调查人员更要脚踏实地迈开腿,深入田间地头、村街巷尾和群众“同坐一条凳”,和群众做“知心朋友”敞开心扉打开话匣子,从群众的“柴米油盐”“家长里短”入手,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从群众的口中获取第一手资料,作为调查研究的“源头活水”。除此之外,面对信息的“矛盾窝”要仔细甄别,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要多渠道收集资料,理性分析信息“真假”,面对一些“隐晦”信息更要大胆深入调查不能却步,努力获取最真实、最可靠的第一手资料。
出实策莫要“纸上谈兵”要问计于民。调查研究不能停留在调查层面,出现调查后无反馈,村里收集的村情民意、重点堵点难点问题变成纸上谈兵的“墨水”,未能真正探出实策,解决问题。基层调查结束后,必须根据调查的资料进行深入剖析,将问题一一列出,形成问题清单,对每一个问题都找出对应的“一把锁”,奔着问题去、追着问题问、盯着问题研,要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耐心,要有“开锁”技巧和决心,扎扎实实“沉下心”,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对调查情况进行“抽丝剥茧”,“浮现”问题本质,探出解决实策。调查研究要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形成闭环,而不是发现问题后,解决问题这步却迟迟无进展甚至“模糊真相”,最终成为“烂尾楼”让后续的调查人员无力“接盘”。
求实效莫要“头痛医脚”要靶向治疗。调查研究过程中,遇到“瓶颈”,要自觉向“民间高手”拜师求教问策,在寻处方、制妙药方面下一番真功夫、苦功夫、笨功夫、细功夫,把揣着去的“问题”变成带回去的“答案”,把脑海中的“想法”变成实打实的“行动”,真正让调研成果转化为靶向治疗的实招硬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