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 小暑
雨后天气还没有完全转晴,厚厚的云层完全遮挡住了炙烈的骄阳。外出是很好的选择,正如我们常说的:走出去,处处都是风景。
一路向东,走出逼仄的水泥森林,向往大山深处、云雾缭绕的绿色大自然。没有明确的目的地,沿途观看远山如黛,道路两旁玉米已经秀穗,房前屋后的核桃树果实累累。乡村建设布局紧凑,结构统一。 文化广场书画秀美,体育活动园地器材丰富。
路上见到一个大大的指示牌:胡桃树下营地。再看周围的池塘、停车场、盛开的向日葵……下来看看究竟吧。沿着石子铺就的小路往里走,五百年的核桃树、垂钓的池塘、休闲的帐篷和茶台、旅居的老式民居、会餐的醉翁亭、旅友承包的菜地、野战场地、成片的核桃树林、乖巧的兔子、闲散游荡的大鹅,跷跷板、小树屋,真是别有一番景致。有时间的,都可以来这里逛逛,农家的菜地、庄稼、花圃都在这里,山间流水鸟鸣鸭啼,充斥耳中,觅得一时的幽静。
继续向东,途经灞源,到达洛惠渠。这时被一巨幅“汉字之祖仓颉小镇”指示牌吸引。知道有白水的仓颉庙,还不知道洛南保安镇的仓颉造字传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字的诞生地。天天在写字,一定要看看文字的始祖和他相关的故事。
据《历代名画记·叙画之源流》载:“颉有四目,仰观天象。因俪乌龟之迹,遂定书字之形。造化不能藏其秘,故天雨粟;灵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是时也,书画同体而未分,象制肇创而犹略。无以传其意故有书,无以见其形故有画,天地圣人之意也。”在展馆中,对仓颉造字的传说有详细的介绍:
玄扈凤图。相传始祖轩镜黄帝率领大司马容光、左右辅周昌、史官仓颉等一百二十余人巡视天下。来到洛南保安玄扈山上时,忽然有一只凤凰飞至帝前,口街黄匣,凌空投予轩辕黄帝。开启后,内有黄帝巡视行迹录,日月山水鸟善形象图案,黄帝深受启发,遂命仓颉留下造字。
阳虚鸟迹。黄帝和仓颉一行在洛南境内体察民情,盘桓日久,不知不觉来到洛南保安的阳虚山。这里山势平缓、林木葱茏,虽是冬天,白雪皑皑,但草木依然茂盛。黄帝正在观望之际,忽见两只山鸟凌空飞去,又有一只梅花鹿自林中奔出,黄帝命仓颉前去察看,只见雪地有乌迹鹿蹄印迹,形似图,又若符,仓颉端详良久,深受启发,遂产生造字灵感,开始造字。
石室造字。阳虚山阴有一巨型石洞,传为仓颉造字时所居,名日“石室”。相传黄帝离开洛南后,仓颉住在石洞里,白天狩猎捕鱼,观看鸟儿在雪地上走过留下的爪痕、野鹿奔跑时踩下的蹄印;晚上仰望满天星斗、察看奎星圆曲之势。天长日久,这些看似平常的东西,在他丰富奇特的想象中,好像都变成了会说话的图案,在他的脑海中一一浮现了出来。此后,他就把看到的、想到的、领悟到的一点一点用石块在所住的石壁上刻画成图形。民间相传,仓颉造字有三斗六升菜籽之多,最终留下二十八字。
灵龟负书。仓颉为造字苦思冥想,寝食难安,久而久之,形容憔悴。这种执着的精神让天帝动容,一天夜里,仓颉刚刚进入梦乡,迷糊中,他忽然看见一个须发皆白的老人向他走来,并把他引出洞外指着山下滚滚东去的河水说:“看见那条河了吗?那是洛河,明天你到河边有人会送你一本天书!”说完翩然而去。第二天一大早,太阳还没露头,仓颉就匆忙来到洛河边,虔诚地伫立在河畔,这时只见上游一道灵光腾起,原是一只巨大的灵龟顺流而下,瞬问漂到他面前停下来对他点了三下头,仓颉定睛一看,只见龟背上布满奇妙的图案,丹甲青文。接着神光道去,灵龟顿时化为一座昂头向天的巨石。仓颉这才知道是天帝让灵龟负书给他,顿时神智犹如天启。他观星辰,看云纹,一切的山水丛林,鱼龙鸟兽,在他的眼里都变成了有声的、发光的字形。他不停地刻,不停地画,世间万物都在他的手下变成有形的文字被造了出来。
龙山授书。仓颉造出最初的二十八字后,为使于人们学习和流传,他就来到龙山岩上,攀岩附壁,将这二十八字刻在了龙山岩上,因文字是天地间的至圣灵物,仓颉刻字之时,天上的鸾凤就飞来为他搭起了凉棚,地上的蛟龙盘绕也为他架起了云梯,二十八字在岩壁上刻成后,白天映人眼帘,夜晚熠焰生光,远近都能看见,当地民众便视其为圣物。
仓颉造字流传下来的28字,释义为:戊已甲乙、居首共友、所止列世、式气光明,左互从家、受赤水尊、戈干斧芾。
“盖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关于汉字的造字法,从汉朝以来,相沿有“六书”的说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靠着文字,我们不仅仅依靠口传心授,用特定的符号,使得五千年文明延续下来,这些内容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
各展厅还讲述了汉字演变过程:篆书厅,隶书厅,楷书厅,行书厅,草书厅。历代名家的作品和书法特点介绍,陈列展出。每个厅有书法学习教室。名人的墨宝碑刻、名言精句,充满了朴素的辩证思维智慧,对我们当下以什么样的视角来看问题,都有很多启发。弘一法师说的:“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帝师翁同龢说的:“守独悟同别微见著,辞高居下置易就难”等等。
文以载道,化成天下。一路繁花,向光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