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市南门小学三年二班《不输在家庭教育上》之叛逆期是“福”还是“祸”

时光不老°
创建于09-02
阅读 31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学校 :南门小学


班级 :三年二班


初审 :王秋颖


复审 :施玥


终审 :蔺妍

叛逆期确实存在,一般而言在孩子成年之前会经历三个叛逆期,第1个是两岁左右,第2个是7~9岁,第3个是12岁~15岁。

  其实如果孩子敢说“不”,说明教育卓有成效代表叛逆期并不是坏事,反而是孩子成长的机会,那么为什么父母还会抱怨孩子的异常逆反呢?

其实最令父母困惑的是,如果提倡“不禁止”,目前可以不禁止孩子看电视,那么,之后孩子跟不良社会人士混在一起,难道也不禁止吗?

其实,孩子想要尝试某些事,其本质在于想要做的这件事并不一定是他喜欢的,而是因为这件事被禁止才特别好奇。

  处于叛逆期的孩子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强烈,不希望他人将自己当小孩来看待,这时如果父母不理解孩子,强势控制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就容易让他们产生逆反心理。

  

父母在引导孩子接受一些社会规则时,难免会和孩子产生冲突,发生分歧后,作为成人及人格更为权健的父母,应该比孩子更快的冷静下来,先反思自身的行为在寻求解决的途径。

在孩子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暴涨的时期,父母越不让他们做的事情,他们就越想做。处于叛逆期的孩子,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强烈,不希望他人将自己当小孩来看待。这时父母如果不理解孩子,强势控制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就容易让他们产生逆反心理。

家长面对难教的孩子,在多次管教后而无多大起色,便失去了信心,随他们自己去。此时,无论孩子的言行、想法怎样,家长都不再过问、指导。久而久之,孩子受到不良影响,行为发生偏差,待家长懊悔时,才发现已耽误了孩子的未来。

有的家长面对孩子的叛逆言行而大为恼火,觉得不把孩子的这股‘邪劲’压下去,孩子就有可能变坏。于是家长采取了强硬的措施,非打即骂,其实是适得其反,渐渐地,孩子表面上恢复到以前那个言听计从的“乖孩子”,实际上,已关上心灵深处那扇与父母交流的大门,变成人前人后各一个样,甚至憎恨父母。

青春期的孩子往往处于假性独立的状态:表面上很有主见,能够自己拿主意,但内心深处仍然有依赖父母的需要。但是为了保护自己‘小大人’的自尊,体会更多对生活的控制感,他们需要跟父母划清界限,摆出完全不需要爸爸妈妈的姿态。

理解孩子独立和自主的心理需要,尊重他的自我边界,帮助孩子探索并建立自我认同。这也是“否认”和“反向形成”的防御机制,内心有越多依恋的需要,就越得否认,表现出完全独立的样子,从而掩饰自己内心的迷茫和脆弱。

叛逆意味着孩子长大了,作为家长的我们,要调整角色。循循善诱而不是将思想强行加压,学会倾听而不是忽略。

要避免训斥,以引导为主,要知道孩子不是我们的附属品,他们一直在成长,继续独立,他们有权选择自己的人生,而父母要做的就是帮助他们更好的独立,更好的度过叛逆期,成为人格权健的人。

家长们先别慌,孩子叛逆出现的时候,不一定全是坏的现象,只要父母处理得好,那便是孩子成长的一个垫脚石!

你是家长,是叛逆期孩子的家人,是孩子最好的朋友,更是可以引导的老师,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应该是真诚而没有距离的。

叛逆期是一场危机,更是一场让你了解孩子真正需求的机遇。

最后,祝愿每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每一天!

阅读 31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