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论述,具有重大的意义、丰富的内涵和深远的影响,为我国能源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重大意义
1.明确战略方向:着眼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基于中国能源资源禀赋和发展实际,指明了我国能源发展的战略方向,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统筹新能源发展和国家能源安全、推动能源革命、建设能源强国、保障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能源需求,具有关键指导意义。
2.推动能源变革:引领我国能源电力事业实现诸多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过去十年,在能源安全新战略指引下,我国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卓越成就,绿色低碳转型步伐加快,安全高效发展质量提升,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涌现,国际电力合作领域拓展,是我国能源电力发展最好的十年。
3.贡献中国智慧: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提出能源安全新战略及“双碳”目标,并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推进,彰显了中国在维护世界能源安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促进世界经济增长方面的担当,也为世界能源安全和能源发展转型提供了中国方案和智慧。
二、丰富内涵
1.能源消费革命:强调抑制不合理能源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这不仅有助于缓解能源供需矛盾,还能减少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如通过实施阶梯电价、推广节能产品等措施,引导公众合理用能。
2.能源供给革命:致力于建立多元供应体系,在巩固传统能源供应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实现能源供给的多样化。例如,我国在风电、光伏发电装机方面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不断提高,有效提升了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3.能源技术革命: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带动能源产业升级。加大在特高压输电、先进核电、新能源技术等领域的研发投入,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使我国在能源技术领域占据世界领先地位,如特高压输电技术的突破,实现了远距离、大容量的电力输送。
4.能源体制革命:通过实施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油气体制改革等,打通能源发展快车道,完善能源市场机制,提高能源资源配置效率。例如,推进市场化交易电量,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促进能源行业的健康发展。
5.全方位国际合作:加强与世界各国在能源领域的合作,包括建立合作交流平台、推动能源贸易、开展国际能源项目合作等,实现开放条件下的能源安全。例如,我国的核电、特高压输电、水电、新能源等重大出口成果,以及巩固完善的油气进口战略通道和国际油气合作区块,都体现了国际合作在保障能源安全中的重要作用。
三、实践成果
1.保障能源供应:我国能源供给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十四亿多人的能源安全得到有效保障。能源生产总量约占世界的1/5,消费总量约占世界的1/4,建成投产了白鹤滩水电站、“华龙一号”核电站等一批全球领先的世纪工程,煤、油、气、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多元供应体系进一步巩固完善,能源的饭碗始终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2.推动低碳转型: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加速推进,2023年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历史性突破50%,煤炭消费比重年均下降超过1个百分点,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约27%,降幅超过同期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逐年提升,有力支撑了“双碳”目标的实现。
3.促进产业升级:新能源行业技术水平全球领先,风电建立起全球最完整的产业体系,光伏在运组件转换效率和钙钛矿等新型电池实验室转换效率不断刷新世界纪录。新能源发电实现平价上网,部分地区风电、光伏发电平均度电成本降至较低水平,使全社会用电成本更加合理、可承受,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发挥引领作用,光伏产品、锂电池与新能源汽车已成为我国外贸出口的“新三样”。
4.提升国际影响力: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市场和产业中心,风电、光伏产品覆盖全球众多国家和地区。产业发展壮大带动了一批世界级龙头企业“走出去”,推动新能源合作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重点和亮点,提高了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谈判、全球能源治理等方面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四、面临挑战与应对策略
1.面临挑战:我国能源发展仍面临需求压力巨大、供给制约较多、绿色低碳转型任务艰巨等问题。能源资源禀赋“富煤、贫油、少气”,油气对外依存度高;“十五五”期间能源消费将持续刚性增长,每年新增用电量压力大;同时,还要处理好保障能源安全和绿色低碳转型之间的平衡,应对国际绿色贸易规则对我国出口的挑战。
2.应对策略
(1)统筹规划:坚持规划先行,加强顶层设计,搞好统筹兼顾,确保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协同推进,如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推进“十五五”电网规划重大专题研究,完善新能源消纳和调控政策措施。
(2)创新驱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能源科技自主创新,强化科研成果转化运用,把能源技术及其关联产业培育成带动我国产业升级的新增长点。例如,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累计投入研发经费,在特高压、大电网安全运行等领域取得世界领先成果。
(3)转型发展:积极推进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