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60公社,追寻红色记忆

向萌萌
创建于08-27
阅读 622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恩施市舞阳中学   910班   向萌萌

  为了抓住暑假的尾巴,我们来到了被称为"凉城"的利川。凉城,顾名思义,就是气湿较别处低一些的城市。利川,最得天独厚的地方就是坐落在海拔高的山上。每至盛夏,总有许多人来这里乘凉。这次,我们来到了位于利川的六零公社,在这样清凉的微风中怀念过去那段艰苦的岁月,思考现在生活的来之不易。

  古朴简单,条件艰苦,一条老街中似乎承载着历史的厚重,处处都溢满独属于60年代的革命和改革开放的氛围。这就是这里留给我的最初印象。

  走进六零公社,一抬眼就是一排用木板或用石头搭建的房屋,地面铺的大多是石板,参差不齐的,很有年代感。

  漫步老街,仿佛真的回到了60年代:毛主席的画像,战争时期的水壶,电报机、刀、剑、报纸,一柜子的小人书等,同时,这一排房子中也有当时的供销社、药房、染坊、榨油厂,仿佛让人置身于60年代的老街,看见这老街上来让我们来往往的人,极具有生活气息。

  当然,最令我难忘的是当时的教室.木板做的桌子,很小的板凳,老师的讲台也只是一张稍大一点的木桌子。爸爸妈妈说,这跟他们小时候的教室一模一样,桌板的三分之二可以翻起来,里面是空心的,相当于现在的桌屉。

  晚上,我们欣赏了"不如见一面"大型情景剧,这讲述了一群60年代"知青"因为国家的进步与后来的改革开放,而从乡村走向城市,再从城市走向乡村的故事。情景剧中,着重展现了社会的改革,进步与发展,展示了从60年代开始,每个年代不同的代表事物,让在场的"60后",70后,"80后","90后"倍感亲切。也许我不懂那个年代所其有代表性的事物,但我知道,这些事物代表了在场这些观众的青春,代表着他们的回忆,也代表着国家发展的每一个脚印。

  这次乘凉之旅,带我领略了艰难但灿烂、充满奋斗精神的近现代中国史。漫步于老街,60年代的生活场景跃然于眼前,即使当时的条件有多么艰苦,但人们依然一心向党,憧憬未来,始终愿意随时将自己的生命奉献给党。而这样的精神,正是作为新时代好少年的我们应该学习的。

阅读 622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