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浓 万物有收——树勋小学二十四节气之白露介绍

树勋小学·德育
创建于09-02
阅读 2740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二十四节气,每个名字都很美,而白露,无疑是其中最有诗意的一个,“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中描写的那个美的如梦如幻的伊人,就是白露。

      白露,是24节气中的第15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三个节气。每年的9月7日或8日,太阳到达黄经165°时,便进入了白露节气。

白露由来

白露之名,正是因为在这个时候,露水开始渐渐增多,早晨的草地、树叶上都能看到晶莹的露珠,好似白银一般闪闪发光。白露之后,天气逐渐转凉,晨起之时,清爽宜人,代表着秋意渐浓。

       白露,是一种纯净的美。

       在晨曦微露的时刻,草叶上、花瓣间,那一颗颗圆润的露珠,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柔和的光芒,它们是大自然的精灵,在寂静的夜里凝聚而成,承载着秋的气息和生命的灵动。

万物有收

白露的到来,也标志着大自然的丰收季节即将到来。农田里的庄稼开始成熟,稻谷、玉米、红薯等农作物都开始变得金黄饱满。人们在这个时候收割庄稼,为了能够保存更久,还会将庄稼晾晒,晒干后储存起来。这样,人们就能够在冬天继续享用丰美的庄稼食物。

        白露,也是一种宁静的美。

在这个时节,夏日的喧嚣渐渐远去,取而代之的是秋天的宁静与深沉。田野里,稻谷已经成熟,金黄的麦浪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丰收的喜悦;远处的山峦笼罩在一层薄薄的雾气中,若隐若现‘’村庄里,炊烟袅袅升起,人们开始了一天的忙碌,而白露,就像是一位安静的旁观者,默默地见证着这一切。

白露三候

一候鸿雁来

        鸿为大,雁为小,是不同的两种鸟。鸿雁二月北飞,八月南飞。白露时节,鸿雁等候鸟自漠北而来,南飞避寒,是天气转凉的象征。


二候玄鸟归

        玄鸟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鸟,形象类似燕子。春暖“玄鸟至”,来时是“比翼双飞”;秋凉“玄鸟归”,去时是“拖家带口”。


三候群鸟养羞

        “羞”同“馐”,是指美食。“养羞”是指群鸟趁着秋果丰硕、秋虫肥美之时大快朵颐,养得羽翼丰满,以此御寒。同时积攒和储藏过冬的食物。


白露诗词

《白露》

唐·杜甫

白露团甘子,清晨散马蹄。

圃开连石树,船渡入江溪。

凭几看鱼乐,回鞭急鸟栖。

渐知秋实美,幽径恐多蹊。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白露八月节》

唐·元稹

露沾蔬草白,天气转青高。

叶下和秋吹,惊看两鬓毛。

养羞因野鸟,为客讶蓬蒿。

火急收田种,晨昏莫辞劳。


 

《凉夜有怀》

唐·白居易

清风吹枕席,白露湿衣裳。

 好是相亲夜,漏迟天气凉。 


《白露》

唐·鲍溶

清蝉暂休响,丰露还移色。

金飙爽晨华,玉壶增夜刻。

已低疏萤焰,稍减哀蝉力。

迎社促燕心,助风劳雁翼。

一悲纨扇情,再想清浅忆。

高高拜月归,轧轧挑灯织。

盈盈玉盘泪,何处无消息。


 

《杂诗》

晋·左思

秋风何冽冽,白露为朝霜。

柔条旦夕劲,绿叶日夜黄。

明月出云崖,皦皦流素光。

披轩临前庭,嗷嗷晨雁翔。

高志局四海,块然守空堂。

壮齿不恒居,岁暮常慨慷。

       白露,更是一种诗意的美。

       自古以来,无数文人墨客都为白露写下了优美的诗篇。“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的这句诗,道出了白露时节人们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白露养生

白露时节,人们开始多吃一些具有滋补作用的食物,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比如,山药、核桃、柿子、花生等都是白露时节的时令食材,它们不仅可以滋养身体,还能帮助人们增强体力,预防秋季常见的感冒和呼吸道疾病。

白露活动

对于文人雅士来说,白露是一个寄托情怀的节气。白露时节,正是秋风送爽的时候,人们喜欢在室外散步、登山,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同时,白露也是诗人们创作的好时机,他们通过描绘白露的景象,抒发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白露,就是一首婉转悠扬的诗,在这美好的时节里,不妨放慢脚步,用心去感受大自然的恩赐。去欣赏那晶莹的露珠,去聆听秋虫的吟唱,去品味秋天的喜悦与宁静。

秋露白如玉,世事如月圆,愿你我的生活都拥有诗意之美。

—END—

阅读 274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