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诗词中的科学》

创建于08-19
阅读 581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瓯北中心小学    四(12)班   余悦

  简要内容:    这一册书把语文和科学结合,先是把诗中的意境解释清楚,再用诗词引出了其中隐藏着的科学问题。再把原理写出。当我们沉浸于诗词那优美的韵律和深邃的意境时,科学的奥秘也悄然在字里行间展现。

       书中从“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句诗中,我们不仅能体会到诗人对春景的描绘,还能从中探究出由于海拔差异导致的气温变化对植物花期的影响,这背后是地理学和生物学的科学原理。再看“月落乌啼霜满天”,在感受诗句营造的清冷氛围时,也能了解到霜的形成与气温降低、水汽凝结等气象学知识密切相关。又比如“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描绘了天门山的地理位置以及长江水在此处的流向,反映了一定的地理特征。

 

 

  《诗词中的科学》化学篇

      化学篇中,我最喜欢的是《石灰吟》中“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包含了石灰石(碳酸钙)高温分解成氧化钙(生石灰)的过程;“水滴石穿”也涉及化学知识,一方面是石灰石和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能溶于水的石灰乳(碳酸氢钙)的过程,另一方面现在的酸雨(亚硫酸、硫酸和硝酸等)会腐蚀石灰石。

  《诗词中的科学》生物篇

       生物篇中“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表明落花中的有机物通过细菌、真菌的分解,产生各种无机物又被植物的根吸收,体现了物质在生态系统中的循环;“两个黄鹂鸣翠柳”等诗句描绘了不同生物的特征和习性。平时我们背诗只是理解诗词的意思,记住诗词,而在《诗词中的科学》里我还了解到了不同生物的特征和习性。

  《诗词中的科学》气象篇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两句我们耳熟能详的诗句,描述了暖湿气流在上升过程中冷却凝结形成降雨的过程,当暖锋过境时,会出现温暖湿润、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并转为云雨天气的现象;“月落乌啼霜满天”中霜的形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因温度下降凝华为霜的结果;“露似珍珠月似弓”中露的形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的结果,让我的知识又到了一个新领域。

       这些只是一些常见的例子,实际上还有很多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等待我们去发现和解读。通过欣赏和分析这些诗词,可以更好地理解科学原理,同时也能感受到文学与科学之间的交融。让我们在感受诗词之美的同时,激发对科学的好奇与探索欲望。 无论是对诗词情有独钟的文学爱好者,还是对科学充满热忱的探索者,亦或是渴望拓宽知识面的读者,《诗词中的科学》都将是一本不可错过的佳作。它将带您踏上一场别具一格的知识之旅,让您在诗词的海洋中,探寻科学的宝藏。  

                 我的感受:    

       科学本只是科学,《诗词中的科学》把诗词带入科学,让科学不只是科学。推荐大家都去读起来,会让你爱上科学,爱上诗词。

阅读 58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