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你都了解吗?

十堰市中医医院妇产科
创建于2024-09-01
阅读 108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经历过生产的宝妈们,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机体功能都在逐步恢复,但在生产过后会遇到一些尴尬的问题。比如:漏尿、阴道松弛、盆腔脏器脱垂、盆底肌肉紧张、慢性盆腔痛等现象,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影响,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已经成为影响女性生活质量的5种最常见慢性疾病之一,这类疾病发病率高,主动就诊率低。那么,什么是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早期有哪些表现?我们该如何早期预防和治疗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什么是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盆底组织受损或者支持薄弱,使盆腔脏器的生理状态及功能发生病理改变,从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又被称为“社交癌”,多由妊娠、分娩后出现,长期肥胖、慢性咳嗽、便秘、盆腔手术、年龄增大、雌激素缺乏也是盆底损伤的高危因素。其主要表现为腹压增加如咳嗽、大笑、搬提重物时遗尿、漏尿,阴道异物感,腰骶部疼痛或下坠感等,严重影响着女性工作和社会活动。

常见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有:

1.尿失禁、非尿路感染的尿频、尿急、夜尿、尿不尽;

2.阴道前后壁膨出、子宫脱垂;

3.后背痛、坐骨神经痛等

4.泌尿或生殖系统反复感染;

5.大小便失禁、便秘

   盆底功能锻炼可作为伴随女性一生的锻炼,绝大部分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可通过盆底功能锻炼来预防或者避免手术,这需要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特别是产后的宝妈们,应在产后42天进行盆底功能的评估,及时进行功能锻炼,产后1年内盆底康复治疗对产后盆底肌功能恢复效果尤为明显。

阅读 108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