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指导篇
从幼儿园到小学,是孩子成长中的一次重要转折,他们将面临身份角色、学习方式、学习环境等方面的变化,这对于一个6岁的孩子而言充满挑战和机遇。同时,这不仅仅是孩子一个人的重要时刻,对于整个家庭来说,都是一个新的开始。因此,作为一年级学生的家长,不仅要做好角色的转变,还要帮助孩子做好幼小衔接,共同迎接新旅程的到来。
01 · 积极心态
孩子们是第一次当小学生,爸爸妈妈们也是第一次做小学生的家长。幼小衔接,首先衔接的应该是家长的积极心态。作为家长,首先需要接纳和面对:小学和幼儿园真的不一样,所以孩子出现不适应的现象,很自然,也是必然的。家长要尽快调整自己的心态,充分意识到自己面对的孩子已经是一个小学生了,过去的一些方法和态度可能已经不太适应如今的情况。既不能把孩子交给老师放任不管,也不能过于担心、过分照顾和干涉。作为一年级学生的家长,我们要知道,幼升小虽然重要,但是家长们其实也不必过度担忧,孩子天生具有极强的适应力,我们要充分地相信孩子,该放手时放手,给予孩子足够的独立成长空间。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理智、积极地看待自己的孩子,不拿“别人家的孩子”与自己的孩子做比较,能客观分析自己孩子的特点,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当孩子犯错或者自己心情不好时,作为家长,要给孩子做一个好的榜样,学会识别孩子的不同情绪,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要把自己的负面情绪带给孩子。当我们觉察到自己有情绪的时候,可以尝试和孩子拉开距离,比如去别的房间,暂时离开等方式让情绪缓冲一下。这时候我们可以通过深呼吸来平复心情,也可以尝试一些语言暗示来提醒自己理解孩子等。等到我们平静下来的时候,再尝试跟孩子沟通,慢慢地我们会发现孩子也跟着学会了管理自己的情绪。
# 小妙招 #
1 时刻提醒自己,我是一名小学生家长了,我要注意与孩子的相处和沟通方式,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关注孩子生活和学习习惯。
2 不盲目与其他孩子比较,每天发现自己孩子的优点或进步的地方——今天是不是比昨天好?这个月是不是比上个月有进步?
02 · 建立规则
一年级的孩子正是对世界探索的敏感期,在这个阶段,我们需要给孩子树立正确的规则意识,给孩子的自主活动提供保障。这一阶段,所有的事情对孩子来说都是新的,建立一套规则系统,把规矩变成习惯非常重要。
# 建立规则意识的方法 #
1 了解学校规则,解释规则;如:“上课认真听讲”——什么是认真?
2 强化训练:在家庭中做课堂的模拟,父母做学生、孩子做老师来颁布规则;
3 家庭规则:制定全家人都执行的规则;
4 规则游戏:在游戏前制定规则。
# 小妙招 #
1 在游戏中建立规则意识。让孩子在玩耍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形成规则意识,同时家长参与的游戏也能更好地促进亲子关系,做好榜样作用;
2 定期开展家庭小会议。每周或每月定期开展家庭小会议,家庭成员平等发言,交流规则落实情况及改进建议等;
3 制定每月需要建立的规则行为。制定规则的同时商量好奖惩方法,帮助孩子有效坚持规则,养成好习惯;
4 让孩子参与制定规则。家长和孩子一起建立的规则,孩子更容易执行,也更容易对规则有认同感。
03 · 用心陪伴
卢梭曾经说过,世界上最没用的三种教育方式就是:讲道理、发脾气、刻意感动。而真正有效的三种教育方式是:陪伴、信任和鼓励。在一年级这样一个特殊的阶段,孩子需要很大的勇气去面对新的环境,应对新的挑战,作为父母,我们应该是孩子最坚实的后盾。针对家长的定位,一年级的孩子需要的是陪伴者,而不是监督者,更不是旁观者。所以,作为父母我们的任务是鼓励孩子积极融入学校生活,支持孩子培养能力,必要的时候也能帮助孩子排忧解难,而不是凌驾于孩子之上,对孩子批评指责。
# 小妙招 #
1 进入小学的第一个月是孩子最不适应、最不稳定的一个月。因此,入学第一个月家长多关注孩子的情绪及表现,及时与老师沟通。
2 坚持每天亲子阅读、亲子游戏或亲子家务等30分钟。
3 放学后,利用零星时间与孩子沟通交流学校里发生的事情,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绪状态、人际交往、学习情况等。(跟爸爸妈妈讲讲,学校开心的事情;今天有什么收获吗?有什么需要爸爸、妈妈帮助吗?)
04 · 家校沟通
孩子进入小学,家长将面临一个新的家校沟通环境,而任何阶段,家长与老师的沟通都需要基于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大前提。对于一年级新生家长和老师来说,家校沟通也有其特殊性。
# 相互尊重,把握好沟通密度 #
孩子入学不久,有些家长遇到问题时可能会过于紧张,总是担心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希望更多地与老师沟通。这时,咱们要知道:老师的精力是有限的,一年级的老师,为了照顾刚入学的孩子们,往往很长时间“泡”在班里,未必能第一时间回复。爸妈可以尝试这样做:
1 在沟通之前,可以先问问自己,接下来我要问的事情是否必须要问呢?我们沟通的时间段是否合适?
2 在遇到比较紧急的事情时可以先给老师留言,这是对老师的尊重。如果老师未回复,可以多留言一次或拨打电话,老师看到也会第一时间做出答复。
# 相互信任,找到合适的沟通方式 #
作为父母,要充分信任老师。每个老师的性格特点不同,沟通方式也会不尽相同。一开始,老师和家长彼此都还不太了解。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双方会找到最合适的沟通方式。爸妈可以尝试这样做:
1 维护老师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积极与老师沟通。当孩子在学校遇到麻烦或问题时,不要片面地根据孩子的描述看待事情,不在孩子面前和班级群中发表不当言论。父母要统一教育意见,可以与老师沟通了解情况,充分相信老师能客观、积极解决问题,并配合老师教育自己的孩子;
2 要信任老师。老师工作有自己的一套程序,要给老师一些缓冲的时间。班级规则是由大家建立的,在建立时,可以充分表达意见,但当班级规范形成后,就尽量不去干扰老师或打破规范。
几点做法
1. 激发孩子入学兴趣。父母可与孩子开一次“家庭座谈会”,认真与孩子做一次交谈。让孩子感到自己长大了,是小学生了,要以小学生的样子来要求自己,激发孩子做小学生的光荣感、自豪感。
2. 培养孩子规则意识。进入小学,孩子无论课上课下都要遵守学校的纪律要求,服从老师的管理。开学前家长要和孩子强调遵守规则的重要性,让孩子入学之后尽快适应校园生活与幼儿园的不同。
3. 锻炼孩子自理能力。上小学后,很多事情家长都不能为孩子代劳,从收拾书包到系鞋带这种小事,都要孩子自己完成。所以要提前在家中陪着孩子多练习,从点滴小事做起,提升孩子的自理能力。
4. 训练孩子静心而坐。小学实施正规的学科课程,原来孩子上幼儿园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游戏,现在变成长达40分钟的课堂教学。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能静心地坐下来,开始可以是20分钟,以后再逐渐延长。
5. 调整孩子作息时间。家庭的作息时间应努力与学校相一致,在饮食和生活起居方面也要作适当调整。每天要引导孩子早睡早起,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成人的作息时间,也尽量和孩子保持一致。
6. 做好孩子姓名卡片。孩子初次进入小学,对于任课老师和同学来说,都是陌生的,为了让老师和同学尽快互相认识,家长可以帮孩子做一张“姓名卡”(或“姓名贴”),放在课桌一角,或者像胸花一样别在胸前。
7. 准备各科学习用具。要准备的用品:5-8支左右HB铅笔、两块容易擦拭的橡皮、铅笔袋、直尺、削笔刀、书包、美工用品等。
8. 坚持陪伴孩子共读。除了童谣、童话,还建议家长和孩子一起“共读古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