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们中国的历史有5000年,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也将近3000年。周朝和春秋、战国是什么关系?中国的首都为什么从长安变成了北京?带着这些疑问,顾羽爸爸走进家长课堂,从中国疆域演变的角度,向孩子们简单地介绍了三千年历史、地理和人文的变迁。
公元前841年,周公开启了“共和之治”,建立历法和官宦制度,这样才有了国家概念,而不是最初的部落与联盟的关系。经历春秋、战国四百年的分裂与融合,诸子百家齐放,华夏文明从黄河流域蔓延至长江两岸。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历史上第一次完成了中国的统一。讲到这,小朋友们对秦始皇很有兴趣,积极参与讨论了秦始皇的得失。知道了从秦始皇开始我们国家才有了统一文字和货币,不同地方的人可以交流、做生意。也知道了是秦始皇将各国北方的长城进行了修缮,连接在一起,长城可以很好的保护我们的家园,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文明的象征。
经历了汉朝初期的“文景之治”,汉武帝时国家兵强马壮、国库丰盈。中国的版图在这一时期有了大幅的扩张,甘肃、宁夏、新疆第一次融入到华夏文明。
提到甘肃敦煌,不少小朋友都去那旅游过,这才将自己的亲身经历与历史事件结合在一起。课堂上还有小朋友很快能背出“西出阳关无故人”,“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等诗句。
国家版图的确立,经历元朝、明朝和清朝,最终形成了我们现在960万平方公里的新中国。这一段历史中,成吉思汗是小朋友最感兴趣的历史人物,也都好奇元朝为何能建立如此庞大的帝国,却又短短八十多年就被明朝取而代之。当了解到朱元璋从一介布衣最后统一全国,成为明太祖,同学们纷纷表示自己也有建功立业的雄心。
清朝基本奠定了现在中国的主要疆土,清朝的省份划分也与现在类似,同学们饶有兴趣地在地图上搜寻自己的老家。当看到蒙古、远东等大面积国土在清朝末年被割让或者占领,同学们又愤概不已。
悠悠山河,千古文明,有辉煌,有荣辱。一寸寸的土地,一涓涓的细流,是我们永远的祖国大地。我们都深深爱着这个国家,中国一点都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