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指导老师:张文昌
五台山(Mount Wutai)又称清凉山、紫府山、灵鹫峰,是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位于山西省忻州市。景区规划面积607平方公里,行政管辖面积436平方公里。五台山位居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称为“金五台”,为文殊菩萨的道场,最高海拔3061米。
五台山是唐代高僧慧祥在其《古清凉传》卷上,引《仙经》云:五台山,名为紫府,常有紫气,仙人居之。往还之士,时有望其居者。至诣寻访,莫知所在,故人以是山为仙者之都矣。著名的景点有显通寺、塔院寺等。
白塔
五台山塔院寺内的高耸入云的尼泊尔式的大白塔始建于元大德五年(西元1301年),是除了北京妙应寺白塔之外,尼泊尔匠师阿尼哥设计建造的又一杰作。塔院寺,因此塔而得名。在历史上,塔院寺和它旁边的显通寺原为一座寺庙,这里就是原寺庙的塔院。明朝万历七年到十年(西元1579──1582年),对寺院的殿宇进行了改建,让它和显通寺分开,成为一座独立的寺院,并取名为塔院寺。因寺院中有释迦牟尼舍利塔、佛足迹图碑和五台山教主文殊菩萨的发塔,被佛教信徒视为圣地。因释迦牟尼舍利塔,即这座古尼泊尔式大白塔,造型优美,加之处于五台山的中心台怀镇,四周分布着众多寺庙,所以它便成了中国四大佛教圣地之首──五台山的标志。
五台山塔院寺大白塔塔颈依旧粗壮,塔座和塔身相对瘦长,更显巍峨。大白塔通高五十六点四米。塔基为正方形,砖缝全用米浆、石灰搅拌砌筑。全塔各部粗细相间,造型优美。塔面为白色,形如藻瓶,塔盘、宝珠有铜饰品,塔上,风磨铜宝瓶高5米,覆盘两米多,悬铜铃,252个铜铃风吹作响,声音悦耳。白塔中层,建塔殿3间,内有三大士铜像。基座呈八角形,即: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和西北八面,南面(即正面)紧对着大慈延寿宝殿的后墙,墙上有三个很浅的石洞,中间的石洞设有一小的半浮雕佛像,右边的石洞立有刻有释迦牟尼双足迹象碑,左边的石洞有清康熙年间修塔的记事碑。佛教传说,释迦牟尼在临死前将脚形印在石上,并对弟子说:“我最后留此足迹,以示众生,谁能见到这足印,瞻礼供养,就能免罪消灾。”唐僧玄奘到西域取经时把佛足印拓下带了回来。唐太宗敕令将佛足刻在石上,立于祖庙。明万历壬午秋,寺僧又按图刻石,供奉在大白塔下。于是,这里就成了众僧向往的地方。到五台山游览的凡夫俗子也要凑热闹,顶礼膜拜,人多为求财消灾,而非修炼向善。塔基四角建有四个小亭,在小亭的衬托下,使大白塔显得更加壮丽美观。环绕塔基造有可避风雨的长廊,大白塔的下层是个殿,俗称塔殿,殿内供奉着文殊、观世音、普贤、地藏四菩萨和一尊释迦佛像。在大白塔的围廊里还置放着喇嘛寺庙内祈祷、诵经所不可缺少的法物──115个法轮,它被又称为转经筒。法轮呈园桶形,转动自如,在每一个法轮上都有“唵、嘛、呢、叭、咪、吽”六个梵文字,这叫做“六字真言”,也被称为“六字大明咒”。
南禅寺大殿
中国现存最早的木结构建筑。位于山西省五台县城西南22千米的李家庄。始建年代不详,重建于唐建中三年(782)。宋、明、清时期经过多次修葺,1973年又进行了复原性整修,恢复了唐代殿宇建筑出檐深远的浑朴豪放面貌。
显通寺
它位于塔院寺后,现存建筑为明清两代所修,寺宇面积八万余平方米,各种建筑四百余间。中轴线上殿堂七重,自前至后分别为观音殿、文殊殿、大佛殿、无量殿、千钵殿、铜殿、藏经殿。无量殿来说,高达21米,没有一根梁木,全用砖块砌成,外檐砖刻斗拱花卉,内雕藻井悬空,形似花盖宝顶,建造奇特。殿内的《华严经》字塔,为白绫所组成,上书60多万字的《华严经》,蝇头小楷,工整秀丽。铜殿三间见方,高达五米,外面雕铸着花卉人物,飞禽走兽。
五台山的美景与文化,让人流连忘返漫步在五台山的红墙绿瓦之间,我感受到了这里的独特魅力。无论是清晨的阳光还是傍晚的夕阳,这里的美景都让人心醉。在闲暇之余,我还可以品一壶香茗,聆听古刹钟声,仿佛时间在这一刻静止了。五台山不仅是一处文化景观,更是一种精神寄托,这里不仅建筑雄伟,而且文化底蕴深厚,每一砖一瓦都透露出历史的沧桑与信仰的力量。
漫步在五台山的寺庙间,耳边是僧侣们诵经的声音,眼前是信徒们虔诚的身影。那份对佛法的敬畏与追求,跨越了时空的界限,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与安详。在这里,我仿佛能听见历史的回响,看见信仰的光芒在每个人心中闪耀。
五台山,这座屹立于华北大地之上的佛教名山,自古以来便以其巍峨的身姿、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自然风光,吸引着无数信徒与游客纷至沓来。在我眼中,五台山不仅仅是一座山,它是历史与信仰的交汇点,是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更是心灵得以栖息的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