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学生仪容仪表管理,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方法。为营造学校健康、和谐、温馨的环境氛围,哈72中学校对学生日常在校学习的仪容仪表作出了详细的文明规定。
仪容仪表要求标准
(一)发型要求:学生标准发型应该简便、整洁、自然、长短适中,反映青少年学生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
(1)男生发型:男生不可留长发,不可理怪发(划痕、留标识)、光头,不可染发、烫发,不可使用发胶、发泥等定型美发用品。
(具体要求:前额刘海不可超过眉毛;两侧头发不可超过耳朵、后面头发发脚不及领。)
(2)女生发型: 女生不可披头散发或束怪发、不可染发、烫发,不可使用发胶、发泥等定型美发用品。
(具体要求:前额刘海不可超过眉毛,不可留长刘海;脸颊两边不能有头发垂下,尽量能够束起的均要束好,实在束不起来的,发鬓要用发夹子夹好;后边的头发扎马尾或者盘起来。如果短头发,则头发不能过肩。)
(二)服装要求:在校期间着装校服,爱护校服,不得在校服上乱涂乱画或乱贴其他饰品,保持校服的平整、整洁。
(1)学生的日常着装要统一整套校服,根据温差可以调整穿夏、秋校服。
(2)在学校任何场合不许穿拖鞋,高跟鞋等款式怪异的鞋(鞋跟或鞋底厚度不能超过四厘米)。
【要求】外套必须拉上拉链(拉在胸口以上)。裤子只能校服长裤。
(三)配饰要求:学生在校期间要保持自然美,需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不涂脂抹粉、不纹眉描眼,不抹口红、不喷香水等。
(2)不佩戴耳环、耳钉、耳坠、项链、戒指、手镯、手链、脚链、金属名牌等任何饰物和护身符、十字架、开光佛等宗教饰物;不纹身或使用纹身贴纸,不刻字。
(3)指甲:不准留长指甲,指甲要与手指齐平,要讲究卫生,保持清洁,不允许涂指甲油和绘彩指甲。
(4) 背规范的双肩书包上学。禁止背挎包、造型浮夸的休闲包类进入校园。
(5)学生要穿着朴素大方、注意个人卫生。保持每一天手、脚、脸部、颈部、耳后不藏污垢,清爽怡人。
请各位家长和班主任认真对照学校关于学生仪容仪表的管理要求,极力配合学校德育管理工作,及时纠正学生仪容仪表,共同把学生们培养成整洁大方、朴素得体、干净卫生的新时代的好学生!
加强仪容仪表管理的意义
一、培养心理认同感。
首先,中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尚未完全形成,审美意识比较朦胧,容易在追赶潮流的过程中失去自我。学校严格管理学生仪容仪表能让学生明白自然和真实是美的真谛,内心的定力是成熟的标志。
其次,从群体的角度看,有利于营造和谐氛围,促进学生群体的长远发展。中学生是未成年人,接受新鲜事物很快而是非判断能力相对不足,思想和行为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倘若有人顶着爆炸头或穿着奇装异服出现在校园,可能会对其他同学产生不良影响。
第三,简洁清爽的发型和衣着有良好的心理暗示作用,激发穿着者蓬勃向上的朝气和活力。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行为有与其装扮风格趋于一致的倾向。规范着装,能在潜意识中强化学生的身份认同感,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扮演社会角色、履行社会责任,使学生更自觉地按中学生标准要求自己的言行举止。
二、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学生就应该有学生的样子,如果在发型方面不加以约束,很多孩子会为了追求个性去烫发、染发,这不仅会对身体健康产生影响,还会影响整个班级甚至校园的风气。
夸张、怪异的装扮与中学的教室、课堂格格不入,破坏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安静氛围,干扰了学校正常教学秩序,不利于良好校风的建设。统一服装和发型,是学校通过正面教育引导学生抵御外界不良诱惑的有效手段,降低学生受社会颓废、散漫、哗众取宠等消极风气侵害的风险,为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创设出有利的环境条件。
三、避免学生攀比。
中学阶段的孩子心理尚不成熟,如果有同学发型奇特服装怪异,又被其他同学津津乐道的话,自然也会有人效仿,在这些新鲜事物的刺激下,会有同学产生攀比现象,比谁的发型更贵,比谁的发型更奇特,这样一来对学生成长是不利的。
每个学生家庭状况都不一样,这样的攀比,对学生心理的发育是非常负面的,在极端情况下,还可能因为互相攀比而发生违法犯罪行为。统一发型服装,是避免学生间发生盲目攀比现象的主要手段之一。
四、帮助孩子集中精力。
中学正处于学生们学习的关键时期,如果总是注意发型和服装的话,那么就会导致他们的精力分散。同时,如果女生头发很长的话,洗头发也会花费很长的时间,如果把这个时间花费在做题上面,就会更有意义。再者,过分关注妆容,可能会增加早恋的情况,这也是每个家长都非常担心的问题。
青春期爱美的同学们容易把时间花在外在美的打理上,容易浪费宝贵的学习时光,学校才以规范发型、校服等方式引导大家养成朴素、简约的审美观,以免因“造脸”而影响“修心”。
现在学生学习都很紧张,时间更是宝贵,如果花大量的时间和心思在穿着打扮上,学习时间必然会被挤占。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限制发型和衣着有助于学生排除干扰,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更多地放在学知识、长本领上。
撰稿:政教处
编辑:王栋材
审核:闫晓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