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滋养心灵,爱心启迪智慧
————有点美儿童美育工作室
— 为什么要学画画?
— 美术能给孩子带来什么?
— 众多兴趣爱好之中,美术算什么?
— 这对孩子的未来意味着什么?
这些问题是我们一直以来都在思考、探索的问题,相信也是很多家长思考的问题。
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儿童提高审美,修养,丰富精彩世界,培养创新意识,促进全面发展,有着其他教育学科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美术作为视觉艺术,在儿童自主学习中具有以下特性:
(一)直觉性。儿童在观察、体验中认识世界、获取知识,提高认知力、感知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二)实践性。儿童在游戏中动手运用工具材料,使脑、眼、手协调活动,不断掌握艺术创作技能。
(三)创造性。儿童不受真实局限,通过想象创造视觉艺术语言。
(四)情感性。艺术作为人类交流情感、传达信息的载体,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能打动人的心扉,提升人的生活品味。
(五)愉悦性。艺术活动使儿童得到快乐和满足,所创作的成果会使他们增强信心,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品性。
教,是传授,育是培养培育,二者方向不同,紧密关联。然而我们大多时候只注意了教而忽略了育。
兴趣是学习的驱动力,发现、发掘孩子们的兴趣点,以此切入,引发孩子们的好奇心,驱动孩子主动研究,过程中学习知识、技法,经过不断反复练习,习得知识和技法,最终获得艺术思维的不断进步,从而引发对更多事物的兴趣,如此循环上升。
创造能力
“2”个创造性原点能力
简单而言,审美本身没有高低之分,但审美能力却存在差别。审美能力与创造性息息相关,只有不断的增强创造能力,才能发现别人难以发现的美,而创造性取决于两个能力,即:“连接的建立”和“研究性学习”。
3.5——6岁发展特点
此时孩子处于审美形成初期,好奇心、想象力的爆发时期,对世界充满了感知欲望。课程内容将引导孩子观察身边的一切,注重表达内心的真实感受,帮助孩子建立创作信心。
广泛接触绘画中的一切,感受生活的生命力,形成“宽基础”。建立天马行空的想象思考与现实生活连接能力。通过不同材料和场景的应用,学会丰富的、独特的自我表达。
6-8岁发展特点
本阶段课程适合约6-8岁的孩子,此时孩子处于逻辑思维逐步建立的时期,从感性表达转向理性分析逐渐过渡。课程内容会帮助孩子应用艺术元素和艺术表现手法,培养孩子以理性思考的手段去独立创作。
· 学习目标
艺术元素和美学规律的系统学习(点线面、近大远小、黑白灰等)
审美逻辑思维初步建立,由感性认知逐渐过渡到理性分析。培养孩子观察事物的多元方式,打破逐渐形成的固化思维。
学习并了解世界知名艺术家的作品与创作语言
8-12发展特点
此时孩子对客观事物有了丰富的认知,对基本艺术尝试有了一定积累,能够相对完整的进行逻辑表达和思考。
课程将进入全面提高艺术修养的阶段,训练学生对物体的观察、三维空间的理解、对物体的精准表现技法,让学生逐步具备写实能力。
孩子时期的美术学习,表面上看是画出一幅幅画,但就画论画的教育方法是有问题的,这个时期重要的是通过画画这个表面的行为解决他们思维、想象、感受、审美、表达以及独立思考判断的能力和素养。
在学校,培养科学的领悟,在有点美,接受艺术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