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将近,毛倩宜名师工作室也已悄然走过了三月历程。在这段宝贵的时光里,工作室的成员们在导师的引领下,充分利用暑假黄金时间,投身于深度学习与实践之中。
8月28日至29日,依托义乌市高中语文暑期业务培训活动这一平台,工作室成员们分享了他们在暑期中的所学所得与成长蜕变,赢得了广泛赞誉与认可。
一、课题深研求实效,分层作业探良方
为了全面探索分层作业设计的科学路径,工作室成员紧密协作,细致分工,认真制定了详尽的分层作业设计方案,精心设计了涵盖各类题型的分层作业方案,充分展现了对教材的深刻解读能力、对文本的精准分析能力以及设计高效作业的实践技能。
随着新学期的到来,教师们将会把这些分层作业应用于教学实践中,通过细致观察、系统整理学生情况反馈与学习成效数据,来优化课堂教学及作业设计,进而撰写出具有实践指导价值的教学论文,共同推动语文教学质量持续攀升。
二、阅卷析微明路径,教学深研促高质
2024年高考结束后,工作室成员龚之祯老师与沈洁老师参与了高考阅卷。在高中语文暑期业务培训活动中,沈洁老师作为代表,为我们带来了一次精彩纷呈的高考阅卷心得分享。
沈老师细致入微地回顾了阅卷过程中的点点滴滴,通过具体实例与数据,呈现了考生们在信息类文本阅读这一环节中的答题情况。在深刻剖析学生常见错误类型的基础上,沈老师进一步探究了高考信息类文本阅读的主要考向,揭示了命题背后的逻辑与意图。她强调,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做题思维,培养学生信息筛选的能力,正确看待答题术语,规范学生的答题习惯。
沈老师的分享不仅是对高考阅卷经验的总结,更是对信息类文本教学的一次深刻反思与前瞻,这将为我们后续的教学工作注入源头活水。
三、读书充电启智慧,文本解读助教学
在工作室开班仪式后,毛倩宜老师就成员们的能力提升倾向展开了调查,结果显示,文本解读能力是诸多老师的关注点。暑假期间,毛老师推荐了孙绍振先生的《文学文本解读学》,成员们认真研读并记录下学习心得。
四位老师分享了阅读体会,从不同角度探讨了文本解读的方法和技巧:
树人中学的楼未名老师以“突破文本封闭性,还原课文独特魅力”为主题,提炼了“封闭性”、“还原”和“独特魅力”三个关键词。通过《孔雀东南飞》和《祝福》的案例解读,展示了如何挖掘文本深层意旨,避免读者中心论和作者中心论的局限。结合书中提升,楼老师认为文本解读应回归文本本身,结合意象、意脉、形式规范,深化对文学作品独特性和审美价值的理解。
义乌六中的时珊珊老师介绍了《文学文本解读学》第九章“打出常规”“情感错位”“非情节性错位”“‘氛围’错位”等理论,并基于上述理论,对《祝福》进行了深入解读。时老师认为,在当下的教学中,教师应当整体感知人物形象,要超越作为读者的被动性,也要积极思考作品的当下意义。
义乌中学的丁潇逸老师通过运用“还原法”这一文本解读策略,从多个维度深入剖析了《将进酒》文本的意蕴,还运用了多文本比较解读的方法,展现了一些不同的比较视角。丁老师认为,在日常教学中可以将“还原”和“对比”的方法结合起来,对常规课文做出有新意的解读。
大成中学的朱双燕老师详细阐述了“意象、意脉、规范形式”这一立体结构,并巧妙地运用课文中的例子,深入分析了意脉层面的“错位”现象。基于“意象、意脉、规范形式”三维结构,朱老师精心构建了《峨日朵雪峰之侧》的文本解读框架,并据此设计了相应的教学方案。
在四位老师分享结束后,工作室指导教师毛倩宜老师对几位学员代表所呈现的高质量读书分享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对文本解读的精髓——“还原法”进行了精炼的总结,选取课文中的实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还原法”的相关概念与做法。
暑期虽短,但成员们都是满载而归。新学期,毛倩宜名师工作室的成员们将把所学、所思运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共研专业,共勉实干,携手共进,共谱新篇。
文字:李慧 范晨菲
一审:范晨菲
二审:金元亮
三审:毛倩宜
排版: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