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享盛夏 品味书香——周艺超、刘佳、李毅名师名班主任工作室暑假读书分享


山河已秋.
创建于08-30
阅读 31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教育学者朱永新说过:“教师的读书不仅是学生读书的前提,而且是整个教育的前提。”2024年暑期,周艺超、刘佳、李毅名师名班主任工作室成员继续深研专业著作、共沐书香,开拓视野、增长智慧、汲取力量。

       周艺超老师暑期读了《就这样做班主任》一书,周老师围绕在教学中运用“自我管理”思想、明确班主任职能、做学生活动的监护人与严厉的执法者,依规制班、正确评价鼓励学生等方面展开分享。就像书中所说,“管理不是老师来约束学生,而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自我约束。”周老师提到,在学习中学会自我管理,在客观效果上减少了学生对管理的抵触以至对抗的情绪,也就是要培养孩子们的自律意识。同时,信任是推动学生上进的一种动力,也是良好师生关系的润滑剂,继而推动学生的学业发展。

       刘佳老师阅读的《选择改变,怎样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一书,为我们勾勒了来自东中西部的16位研究型教师成长的鲜活图景。作者刘历红博士从内在机制的角度,提出唤醒教师研究能力、助推教师走上研究之路的思考,对助力教师成为研究型教师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选择改变,主动走上研究道路,努力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不仅需要信念支撑,更需要行动能力。在她看来,这正是一本教师如何做研究的操作性参考书。

      李毅老师分享了《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一书,通过蛤蟆先生和苍鹭医生的对话,揭示了那些自卑、软弱、爱炫耀的性格背后的秘密,还有童年的影子如何在成年后继续影响着我们,也启示我们心理成熟、独立自信,是每个人都能达到的境界。书中提到“我们绝不是父母的翻版,虽然父母对我们影响极大,但每个人自身的独特性确保了我们不是父亲或母亲的复制品,而是独立的个体。” 我们可以跟着蛤蟆先生回顾自己的经历,反观自己的原生家庭,剖析自己,并尝试与自己和解,越过人生苦难,寻求内心的治愈。

        从彦霖老师阅读的《被讨厌的勇气》一书中提到的“生活任务”概念,给了她极大的启发。阿德勒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任务,即在生活的不同阶段面对并克服困难,以达到个人的成长和完善。在班级管理中,从老师开始更多地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设定目标,并为之努力。这种关注个体而非整体的教育方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也让她在教学过程中获得了更多的成就感。

        汤春慧老师暑假在读完《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后,心生诸多共鸣。近两年来,她在教学中见证了学生们面对挑战时的犹豫与成长,班级管理中也常遇意见不合。此书让她领悟到,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勇气的培养。她决定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不畏他人眼光,追求真我。同时,也反思自身管理方式,力求创造一个让学生敢于探索、勇于试错的环境,共同在成长的道路上携手前行。

       班莹莹老师以“撑一支长篙,向教育更青处漫溯”为主题进行了《今天怎样做教师》的读后感。为师之行,行在研究:同样是不守纪律,原因会有很多种,多去问问“为什么”,不能单项归因,更不能对谁都是一样的归因,要找到属于“这一个”孩子的病症所在,对症下药。同时,为师之道,道在灵活:需要灵活一点,拒绝线性思维,多一些发散思维。并且深刻领悟到,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单凭“爱心”或“严厉”都是片面的。教师更需要的是一种探索与研究的精神,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让教学工作充满智慧,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智慧型教师。

       张志伟老师分享到,作为一名新手教师,随着教学工作的不断深入,她越来越感到在教育中读懂学生心灵的重要性,因此在暑假她选择了一本心理书籍——《躲在蚊子后面的大象》。读完这部深刻剖析人类情感与心理的作品后,作为教师,她深感其对于教育工作的启示与指导意义非同小可。这本书以独特的视角和生动的比喻,让她重新审视了学生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隐形困扰,以及作为教师应当如何更加敏锐地察觉并帮助他们。

       一本好书,如同一座灯塔,在茫茫的人生海洋中为我们指引方向。人因阅读而有思想,因有思想而站立。三尺讲台,一杯清茗,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沉淀,遇见更好的自己。“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才是作为教师本身最美的风景!相信工作室的老师们将继续潜心阅读,享受阅读的过程,丰盈自身的修养,定能在阅读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成为点亮学生智慧心灯的那道光!

阅读 31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