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下午,“喜迎党的二十大·福建省‘百名作家讲百福’”文学公益讲座走进漳州台商投资区。此次活动由省文联、省作协、省评协、省文联文艺志愿者艺术团文学分团和评协分团联合主办,漳州台商投资区作家协会、角美镇石厝村民委员会联合协办。
此次讲座,台商区作协副主席王晓玲同志主持。中国散文学会会员、福建省作协会员、漳州台商投资区作协主席雨儒同志,以《解密:福建福文化基因》为题开展专题讲座。
角美中学组织优秀学生参加此次讲座。
雨儒从传统之“福”:“福”及其文化内涵;八闽之“福”:“福”文化是八闽文化的精神内核;现代之“福”:传承“福”文化,提升民生福祉三个角度,结合自身的文学创作经历及角美本地的“福”文化特色深入浅出地解码福建“福”文化。
他表示,作为一名本土作家,要守住八闽文化根脉,推动“福”文化传播,将“福”文化作为世界华人的共同文化认同,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支撑。“福”文化要走入基层,走入学校、走入企事业单位,在文学创作中融入“福”文化精髓,继续“福”文化的宣讲活动,把福建的“福”文化发扬光大。
“今天聆听了雨儒老师的文学公益讲座,受益非浅,既探究了福建的福文化的文化基因,还了解了本地福源地,知道了“福井村”地名的由来,了解了一段红色文化,增加了对本地福文化的认知,增强了对家乡自豪感。”我校高中部学生听后感言。
在现场的王晓玲老师与学生交流后说到,高一年统编教材必修上册第四单元的人文主题是“我们的家园”,引导学生通过记录家乡的人和物、家乡文化生活现状的调查,辩证思考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参与家乡文化建设,提升当代文化参与意识。此次讲座,打开学生了解家乡的一扇窗。因场地有限,聆听讲座的学生不多,希望能有更多的学生能走进“福”文化,增进家乡文化认同,未来更好地服务家乡。
新的时代,我们须自觉继承传统“福”文化的精髓,勤修私德,“祈福”和“求福”之外,还须拓展“福”文化的内涵,把“福”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紧密结合起来,为实现群体性的美好生活而奋斗,最终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