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29日 星期四【活动范围】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街道辖区【线路沿线看点、古迹】西安门值房(登记)、北京市西城区八卦掌武术文化博物馆、元大都下水道(区保)、西四过街楼(区保)、广济寺(国保)、阜成门内大街93号四合院(市保)、中央医院旧址(区保)、北京历代帝王庙博物馆、北京历代帝王庙(国保)、妙应寺白塔(国保)、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鲁迅旧居、公社大楼(福绥境大楼)全程步行约5.0公里。【备选景点】若瑟会修女院旧址、西什库天主教堂、天主教公教进行会旧址(1901CAFE(西四店))【活动特点】徒步,一天活动【活动强度】无【道路状况】柏油马路【行进方式】公交+徒步【参观预约】*【美食】*【集合地点】护国寺小吃店(西安门店)【集合时间】8:00【天气预报】星期四西城区晴23℃~31℃西北风2级。
若瑟会修女院旧址位于西什库教堂大门外的马路东边,一座装饰着红五星的门楼看上去平凡无奇。门里的建筑尽管经历过改造,仍然可以看出它与教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里曾经是中国若瑟修女会。中国若瑟修女会创立于1872年3月19日,创办人是北京教区法籍主教田类斯。中国若瑟修女会的修女全部是中国国籍修女,其宗旨就是辅助北京教区各个堂区神父的传教工作。会址最早设在南堂,由王苏撒纳任首任院长,受北京教区领导,并在总院内设立培养修女的初修院。1899年迁至西什库1号。院内所存建筑屋顶、山墙等为中国传统建筑形式,而窗户上端采用圆拱,又有西方元素。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教会被迫献出教堂及附属建筑,随后,在早些时候被更名的教会学校光华女中,也就是现在的三十九中,迁入教堂。
西什库教堂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西什库大街33号,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天主教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历史沿革:西什库教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最初是为了纪念两位天主教教士洪若、刘应治愈康熙皇帝的疾病而建。后来,教堂经历了多次重建和迁址,最终在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迁至现址。
- 建筑特色:西什库教堂是一座哥特式建筑,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教堂的主体建筑为一座三层哥特式建筑,顶端共由11座尖塔构成,建筑平面呈十字形。教堂内部装饰精美,有许多彩色玻璃花窗和壁画。
- 文化活动:西什库教堂是北京天主教的重要活动场所之一,主日和平日会有弥撒活动。每年的圣诞节,教堂会举办大型的庆祝活动。
- 参观信息:西什库教堂对外开放,游客可以免费参观。开放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7:00,周六、日9:00-19:00。
堂前左右两侧各有一座碑亭,为黄顶琉璃瓦重檐歇山顶设计,庭内安放乾隆皇帝手书御碑两统,碑亭内侧则是四尊中式的石狮子,还有一对石供。
西什库教堂的11个尖塔是其建筑的重要特色之一。这些尖塔具有以下特点和象征意义:
- 哥特式风格的体现:哥特式建筑的特点之一就是使用尖塔,其高耸的形态有助于使房屋直耸而上,营造出一种挺拔、向上的视觉效果,给人以强烈的宗教氛围和庄重感。
- 宗教象征:在天主教中,尖塔往往具有一定的宗教象征意义,可能代表着对上帝的尊崇、对神圣的追求以及指向天国的寓意等,是宗教信仰在建筑形式上的一种表达。
- 建筑美学:从建筑美学的角度来看,11个尖塔与教堂的整体结构相互呼应,形成了独特而和谐的天际线,丰富了建筑的轮廓和层次感,使其在周围环境中显得格外醒目和壮观,成为西什库教堂独特的标志。
西什库教堂以拥有300根巨柱而闻名,这些柱子撑起了金色拱顶。西什库教堂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大堂平面呈十字架形状。其内部结构由300根巨柱作为支撑,不仅展现了建筑的宏伟气势,还为金色拱顶提供了稳固的支撑结构,使得教堂内部空间显得高大、开阔且庄重。同时,教堂内还有80扇镶彩玻璃的花窗,当阳光透过这些花窗时,会在教堂内部投下五彩斑斓的光影,营造出一种神圣且绚丽的氛围。这种光影效果与巨柱、拱顶相互映衬,共同构成了西什库教堂独特的内部景观,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精神上的震撼,也让人联想到巴黎圣母院。此外,西什库教堂的300根巨柱在建筑结构上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们合理地分散了建筑的重量,保证了教堂在历经岁月和各种自然、人为因素的影响下,依然能够保持稳固的形态。这些柱子的存在不仅是建筑美学的体现,更是建筑工程技术的杰出成果,见证了当时高超的建筑技艺和智慧。
西什库教堂的八十面玻璃花窗是其建筑的一大特色。这些花窗大小不一,形状各异,镶嵌在教堂的墙壁上,为教堂内部增添了绚丽的色彩和神圣的氛围。每一面花窗都由彩色玻璃组成,玻璃上绘有各种图案和故事,包括圣经故事、宗教人物、花卉、几何图形等。这些图案和故事不仅具有装饰性,还传达了宗教教义和文化内涵。当阳光透过花窗照射进来时,教堂内部会呈现出五彩斑斓的光影效果,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氛围。这种光影效果也使得花窗成为了西什库教堂的一大亮点,吸引了众多游客和信徒前来观赏。
西什库教堂的十四副苦路油画,描绘的是耶稣身背十字架,走向加尔瓦略山途中所经历的事迹。以下是具体内容:
1. 第一处:耶稣被判死刑。
2. 第二处:耶稣背十字架。
3. 第三处:耶稣第一次跌倒。
4. 第四处:耶稣途中遇母亲。
5. 第五处:西肋乃人西满帮耶稣背十字架。
6. 第六处:圣妇为耶稣试面。
7. 第七处:耶稣第二次跌倒。
8. 第八处:耶稣劝告耶路撒冷的妇女。
9. 第九处:耶稣第三处跌倒。
10. 第十处:耶稣被人剥去衣服。
11. 第十一处: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
12. 第十二处:耶稣死在十字架上。
13. 第十三处:耶稣尸体从十字架上卸下。
14. 第十四处:耶稣葬于坟墓。
专注祈祷的修女
西什库教堂堂区历史文化展厅
1. 展示形式多样:
- 模型展示:展厅中央有教堂模型,直观呈现西什库教堂的主体建筑——三层哥特式建筑的形态,让人对教堂的整体结构有清晰的认识。
- 文字资料:通过大量的文字介绍,详细阐述西什库教堂的发展历程、重要历史事件、宗教文化内涵等信息,是了解教堂历史的重要依据。
- 图片展览:有众多珍贵的历史照片,这些照片记录了西什库教堂不同时期的建筑风貌、宗教活动场景、神职人员及信众的身影等,生动地展现了教堂的过往岁月。
- 地图标识:可能会展示相关的历史地图,标注出教堂在不同历史阶段所处的位置以及周边的地理环境变化,帮助参观者更好地理解教堂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2. 历史内容丰富:
- 建堂历史:介绍西什库教堂的始建背景,最初建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 年),当时是在中南海湖畔蚕池口,后因各种原因,于光绪十三年(1887 年)迁建于现址。这部分内容展示了教堂在清朝时期的发展脉络,以及与皇家的渊源,比如康熙皇帝曾赐建并亲提“万有真原”横匾和长联等历史事件。
- 建筑变迁:呈现教堂在历史上经历的多次修缮、扩建和改造过程。从建筑风格的演变到建筑结构的调整,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技术和审美观念的变化,也体现了西什库教堂不断适应时代发展的过程。
- 宗教文化传播:展示天主教在中国的传播历程,以及西什库教堂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包括传教士的活动、宗教仪式的演变、教会组织的发展等方面的内容,让参观者了解天主教在北京地区的发展历史和宗教文化特色。
3. 与中国文化融合的体现:西什库教堂是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这在展厅中也会有所体现。例如,堂正门两旁的中式黄琉璃瓦顶建筑碑亭,亭内立有清光绪十四年(1889 年)天主教堂迁建谕旨碑和满汉文天主堂碑,这些中式元素与哥特式建筑相互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景观。展厅会通过对这些建筑元素的解读,展示中西文化在西什库教堂的交融与碰撞。
4. 宗教中国化的展示:近年来,宗教中国化是中国宗教发展的重要方向,西什库教堂堂区历史文化展厅也会展示教堂在这方面所做的努力和成果。比如在建筑装饰、宗教仪式、文化活动等方面融入中国元素和文化内涵,体现了天主教在中国的本土化发展。
前言
天主教北京教区西什库教堂位于西什库大街南端。作为主教座堂,其整体建筑风格为中西结合。主体建筑是一座三层哥特式教堂,附属建筑由中式住宅、庭院及园林等组合而成,是北京最大的天主教堂建筑群,亦曾是北京内城最高的单体建筑。圣堂正门月台两侧建有两座重檐歇山黄色琉璃瓦碑亭。亭中立螭首龟跃碑。碑文阴刻,东亭石碑碑阳《迁建谕旨》,碑阴《照泽商定合同》;西亭石碑碑阳《迁建天主堂碑记》,碑阴为满文对照之记录。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皇帝偶患疟疾。当时在京的两位传教士得知后立即献上金鸡纳霜,使得皇帝病愈。皇帝大悦,遂赐蚕池口之地建天主堂。教堂于四十二年(1703)建成,因其在北京内城之位置而俗称北堂。康熙皇帝亲笔撰书“万有真原”匾额、长联及律诗一首并派人送至堂中。清光绪十二年(1886),清廷扩建皇宫。经与教会协商,划拨给教会西安门内西什库南端三分之二上地作为另建新教堂之用,并从国库划拨银两用作修建之经费。气势宏伟的大教堂连同主教公署、天使修院、仁慈堂等附属建筑群于十四年(1888)正式落成。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北堂大修。清政府又将西什库其余三分之一土地赐给教会。教堂在原有基础上再加高一层,终成今日之建筑样貌.1985年党的宗教政策全面落实。市政府拨付文物专款对西什库教堂进行修缮。同年教堂举行复堂祝圣大典,恢复了正常的宗教活动。1987年西什库教堂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8月至2018年7月教堂再次重修,其经费仍为市政府拨付文物专款。北京教区李山主教于2018年8月11日举行了“天主教北京教区主教府迁址、西什库主教座堂重修感恩暨祭台奉献礼”。在天主圣神的护佑下,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天主教北京教区主教府及西什库主教座堂历经多年岁月变迁后,终将重新恢复使用。
后记
明清之际,在耶稣会传教士们的努力下,福音在神州大地广为传播。之后的数百年间,不同样式、不同风格的教堂如雨后春笋、四处绽放。在其进程中,来自西方的天主教建筑艺术自然也受到了中华艺术文化的熏陶和影响,使东西方不同的智慧和工艺相得益彰、相映成趣。这真实地展现了上主的美善及信仰的真谛。正是这样的精神和智慧,才使得天主教的信仰能真正地在它民族文化中加以融合,并得以恒久延伸。基督宗教本地化是天主教信仰融入异域文化中的重要环节。建筑是文化的有形载体。其建筑的本地化正体现着天主教信仰扎根中国、迈向中国化的积极进程。如此而言,北京西什库教堂堪称本地化之典型。她在320年的漫长岁月中既承载了传播福音的使命又见证了中国的政治风云与社会变迁。最终,其以一种中西结合的方式留存至今。欲表建筑是一本凝聚智慧和艺术的史书,西什库教堂便是这本厚重史书中的精彩篇章。她秉持着对天主和教会礼仪的尊重与虔敬,以其独有的方式在教会内自由发展、实践着本地化的尝试与探索。继承与借鉴前人经验的中国教会,必将走出一条具有中国天主教建筑特色的中国化之路。这是今日中国大陆各教区努力之方向,更是中国天主教众牧者当终身承担和践行的伟大使命。
天主教公教进行会位于西安门大街101号。它是一座罗马式建筑,三层楼坐北朝南,底层和第二层的布局、结构相同,均东西向面阔三间,南北向进深五间。中央一间宽约三米五,西侧每间宽约三米,各间的高和进深均约三米。第三层为顶屋,仅在正面中央有一间,其东、西两侧在二楼顶各有一小阳台;其北侧连一敞厅。全楼正面呈“凸”字形。东、西两阳台的南侧前沿以及东侧和西侧的外沿,均装有约一米高的红漆大栏杆,二楼顶的其余边缘则建十字花墙。
西安门值房(西安门大街111、113号)
北京市西城区八卦掌艺术文化博物馆
- 创立背景与发展历程:2013年,由八卦掌第四代传承人李秀人发起创立。其源起是一次八卦掌的图片展,原本是短期展览,但因展览期间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武术爱好者前来参观,反响热烈,于是李秀人决定将其发展为长期的博物馆,并免费向社会开放。在发展过程中,博物馆不断丰富馆藏,举办各类活动,致力于推广八卦掌文化。
- 建筑与场馆布局:位于西城区西皇城根北街甲10号或丙10号(地址存在不同说法)。场馆内部通过图片、文物、器械等展品的展示,以及多媒体等手段,全方位呈现八卦掌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技法特点等内容。比如会展示八卦掌方面的历史资料、老器械及文物等。
- 文化内涵与特色:
- 武术特色:八卦掌以掌法变换和行步走转为主要特点,运动时纵横交错,分为四正四隅八个方位,与“周易”八卦图中的卦象相似。其掌法细致,招法丰富,套路优美,且注重武医结合,不仅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在强身健体、防身自卫等方面有显著效果,还与穴位、经络、气血、脏腑、阴阳等中医理论相联系,具有一定的养生和保健作用;在武器使用上也独具特色,如风火轮儿、乾坤圈、钺、锐等,这些武器造型独特,带钩、带刺儿、带尖儿,与常见的刀、剑等武器不同。
- 文化价值:八卦掌作为中国传统武术的重要拳种之一,承载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它融合了道家的阴阳、八卦理论,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对武术的深刻影响。同时,八卦掌的传承与发展过程中,也蕴含着尊师重道、坚韧不拔、不断进取等传统美德和精神品质,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生动体现。例如,从八卦掌的创始人董海川,到历代的传承人们,都有着许多传奇故事和高尚的品德,他们的事迹和精神在一代代八卦掌习练者中传承和弘扬。
元大都下水道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坐标POINT(116.36693659 39.92269687),位于西城区金融街街道阜城门内大街西四路口地下。元大都是元世祖忽必烈于至元四年(1267)以金代大宁宫(今北海琼华岛)为中心创建的都城,开启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都城的规范。城内三重城垣、前朝后市、左祖右社,有九经九纬的街道和标准的纵街横巷制的街网布局,可视为对宋以来城市发展的一个总结,在中国都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元大都在规划时,还特别注意对城市工商业的促进与发展,并建成了发达的给排水系统、完善的军事防御及对内监督设施。 元大都下水道始建于元代(曾发现石壁上刻有“致和元年五月石匠刘三”字样),水道为南北走向。1980年发现的一段水道宽约1米,深约1.65米,上覆条石,是元大都排水设施的重要遗存。
西四街楼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坐标POINT(116.36697053 39.92275582),位于西城区新街口街道西四北大街255号。西四街楼,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为庆祝慈禧太后六十寿辰,清廷在西华门至颐和园东宫门分段建造了一些庆典建筑。其中就有在西四十字路口的东北角和西北角的临街转角二层楼房。这两座角楼后来分别由银行与新华书店使用。20世纪80年代,银行使用的东北角街楼被拆除重建,西北角街楼的新华书店保存使用至今。建筑面积523平方米。西四街楼为两层木结构建筑,为悬山合瓦顶屋面。因正好位于街角,视野开阔,成为这一地区的标志性建筑。
广济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坐标POINT(116.3660915 39.92266747),于西城区新街口街道阜成门内大街25号。2006年由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广济寺为金代西刘村寺旧址,于明天顺年间(1457—1464)重建。明成化二年(1466)被赐名“弘慈广济寺”。明万历十一年(1583)再次重建。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重修。民国十年(1921)毁于火,民国十三年(1924)重建。民国二十年(1931)又毁于火,民国二十四年(1935)再次重建。 寺院整体坐北朝南,依次有石狮一对,山门为三,中为大门,石门额上书“敕建弘慈广济寺”,钤“康熙御笔之宝”。左门石额书“毗卢性海”;右门石额书“华藏玄门”。旗杆为二,钟、鼓楼各一。天王殿三间,前有石狮一对。大雄殿三间(前有月台),东配殿三间为伽蓝殿,西配殿三间为祖师殿。大悲坛三间,东配殿五间为五观堂,西配殿五间为般若堂。垂花门大藏经阁三间,东院有延寿堂五间,药师殿五间。西一路前有西房三间为云水堂。北屏门内为戒坛,后为净业堂。西二路前院为住房,后院前为南寮,后为讲堂。广济寺保护状况较好。广济寺北京著名的"内八刹"之一的广济寺始建于金代,原名西刘村寺。明天顺年间重建,成化二年(1466)赐名"弘慈广济寺"。广济寺不是很大,现存建筑保持明代格局,寺内珍藏许多珍贵文物,这个并不是很著名的寺庙却有着“中国第一寺”的称号,令人们不禁好奇而前往探寻。广济寺始建于不尊奉佛教的金代,初因寺址名为西刘村寺,元末因战乱而毁为废墟。明代由于皇族崇佛,都城内外无人不建佛寺,大宦官,历朝太监也出资广建佛寺,比皇帝盖得都多。当重建西刘村寺时,也仰仗了太监们的财力支持,前后20年,新寺庙终于建成,太监请皇帝赐字——这也是当时的风尚,宪宗皇帝赐额“敕赐弘慈广济寺”,此时的广济寺已历战火洗礼,涅槃为京城敕建名刹,广济寺之名自此流传至今。弘慈广济寺寺院方丈演觉法师说,1953年中国佛教协会成立,将会址设在广济寺。原来这还有个说法:佛教协会在哪里,中国第一寺就在哪里。这也意味着广济寺是名副其实的寺院头牌。
观音殿(圆通殿):作为广济寺的一部分,观音殿供奉着观音菩萨,是信徒们祈求平安和智慧的场所。观音殿的建筑风格和内部装饰体现了中国传统宗教建筑的精美和庄严,是广济寺中不可错过的景点之一。这些地方不仅展示了广济寺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也为游客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佛教文化和艺术的机会。此外,广济寺的古树、香水海以及牡丹花等自然景观也为游客提供了一个宁静和美丽的环境,使人们在繁忙的都市中找到一片心灵的净土。
阜成门内大街93号四合院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坐标POINT(116.36296727 39.92240943),位于西城区新街口街道阜成门内大街93号。2003年被公布为第七批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阜成门内大街93号院为一处三进四合院,建筑年代为民国。院落整体坐北朝南,由东西两院组成。大门位于东南角,进大门有影壁,前院建有倒座房,中院有正房及东西厢房,后院有正房及东西厢房、东西耳房。东院房屋已经拆改,原貌难觅。一进院与三进院为传统的四合院建筑形式;二进院为民国时期建筑形式,融入了西洋建筑的装饰手法,正房及东西厢房的屋面叠铺石板替代了传统屋瓦,颇具特色,门窗均为砖砌拱券式。院内现存建筑十处。其中,大门1间,倒座房5间,正厅5间,东西厢房各3间,东西配房各1间,后院北房3间,东西厢房各3间,共计28间。
历代帝王庙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坐标POINT(116.36122884 39.92265317),位于西城区新街口街道阜成门内大街131号。1996年由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代帝王庙为明清两代祀典历代帝王的场所,是我国唯一现存的历代帝王庙。嘉靖九年(1530),明政府选择在阜成门内保安寺故址建庙,次年(1531)竣工。清雍正七年(1729)重修并建碑亭,立御制碑。乾隆二十七年(1762)再修,乾隆二十九年(1764)完工,增建碑亭,立御制碑。历代帝王庙景德崇圣殿在此次修缮中被提高等级,绿琉璃瓦被更换为黄琉璃瓦。 历代帝王庙建筑风格恢弘大气,格局保存完整,庙门对面保存长35米,厚1米,高5米,须弥座、绿琉璃瓦顶的一座巨型影壁,庙门两侧立有满、蒙、汉、藏等文字的下马碑。庙前原建石桥因20世纪50年代拓宽道路时拆除,今已无存。两座牌楼后合为一座,现存首都博物馆。进入庙门后的第二道大门为景德门,门前石阶中有云纹浮雕,门东南角建有一座二层钟楼,门外东院内依次为神库、神厨、宰牲亭、井亭,西院为致斋所。门后即正殿景德崇圣殿,黄琉璃重檐庑殿顶,面阔九间,金丝楠木柱,建筑等级与紫禁城太和殿相同。大殿前石阶中有云纹石雕。殿东西两侧分别为清世宗、清高宗御制碑及碑亭。正殿与东西两庑殿组成完整的祭祀体系,正殿内供祀上自伏羲、炎帝、黄帝、夏禹、商汤开始至明代帝王共188位,东西庑殿供祀历代名将贤臣79人。 清朝历代统治者对帝王庙十分重视,摄政王多尔衮在清朝入关次年即下令规定每年春秋两季的次月择日遣官祭祀历代帝王庙。清世宗继位当年即设立历代帝王庙供祀君臣的牌位,规定皇帝亲祭一上香,遣臣代祭时在三皇神位前三上香。雍正二年(1724)皇帝亲祭,统一改为三上香。
庙门对面保存长35米,厚1米,高5米,须弥座、绿琉璃瓦顶的一座巨型影壁。
景德门始建于明代嘉靖九年(1530年),面阔三间,进深九间,平时是锁着的,只有皇帝来祭祀时才能打开,而官员代祭时只能走两旁的掖门。单檐歇山顶,青琉璃筒瓦绿剪边,四周绕以汉白玉石栏,前后三出陛,中间十一级台阶,中有云山纹御路,左右为九级台阶。左右各一间随墙旁门,歇山小顶,青琉璃筒瓦绿剪边。
景德崇圣殿旧彩画保留说明
此处旧彩画是在2002年大修时特意保留的,目的是让人们了解这次彩画大修是依据清乾隆年间的彩画做法,严格按照“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修复的。通过修缮前后的对比,向人们展示了“现状”(未修之前)和“原状”(修复之后)的区别,说明了文物古建筑修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历代帝王庙管理处
回望 选择
明清皇帝与历代帝王庙展览
序言
历代帝王庙是明清两朝皇家庙宇,由明清皇帝选择入祀帝王及从祀名臣,主导者为明洪武、嘉靖,清顺治、康熙、雍正、乾隆等六位皇帝。历代帝王,包括上古时代的三皇五帝、夏商周时代的王、秦汉至明清时代的皇帝,共计460多位。主要特点如下:历史功过不同。《资治通鉴》区分为创业、守成、陵夷(衰落)、中兴、乱亡五种类型。所处朝代性质不同。以大一统王朝为主,总计时间最长,帝王在位相对稳定。分裂割据时期诸政权称“偏方之国”,历时较短,帝王更换频繁,最终由胜出者复归于一统。帝王族属不同。以华夏一汉民族帝王为主,也有北方民族帝王及不同民族血统的帝王,具有多元一体特点。明清皇帝选择入祀帝王,由少到多,最终达到188位,旨在“报功观德”,彰显历代帝王之功德传承,而昏庸乱亡之君则拒之门外,不予祭祀。走进本展览,可一探其回望与选择过程。
结束语
历代帝王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集明清两代建筑成就于一身,是中国古代建筑宝库中的精品之作。
历代帝王庙以其特有的文化内涵,向世人讲述自己的中国故事。中华文明,拥有五千多年未曾中断的历史。历代帝王所代表的中华治统一脉相传,即重要见证。乾隆帝将其表述为“中华统绪,不绝如线”,极为精当。中华文明,历史悠久。虽然朝代屡经更迭,但以历代帝王为象征的主权与治权始终延续,创业与守成相沿,多元与一统相系。中华文明,崇尚功德。尊崇三皇五帝为恩泽华夏的治统之首,历代帝王只入祀有功德者,且以“法戒兼资,古可为鉴”为祭祀要义。历代帝王庙极具中国特色,不仅属于中国,同时也属于世界,且在各文明古国中独树一帜,举世无双。
中央医院旧址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坐标POINT(116.35998748 39.92336282),位于西城区新街口街道阜成门内大街133号(现为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使用)。中央医院由国际知名流行病及防控鼠疫专家伍连德博士1915年倡议,1916年奠基,1917年建成,1918年1月27日正式投入使用,定名为“中央医院”,是中国人在北京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医院,医院开业时开放供市民参观三天。 该建筑坐北朝南,是典型的维多利亚式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东西长80米,最宽处27米,平面为对称展翅蝴蝶形,立面装饰为砖柱式,前楼窗户起拱。中部前突,东西两端为燕尾式,楼背后有三个短翼。原立有施肇曾撰文的《创建中央医院记》碑。1946年在主楼两翼各加建一层病房,1953年将主楼后侧两个短翼扩建成三层楼。原主楼为地上四层,带地下室。20世纪80年代,该楼在维修时发生火灾,烧毁一层,改为现在的地上三层。
白塔寺药店
露台上看白塔。
妙应寺白塔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坐标POINT(116.35716575 39.92348322),位于西城区新街口街道阜成门内大街171号。1961年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塔寺的旧址是辽时的永安寺。元世祖忽必烈在营建大都城时,于至元八年(1271)敕令在辽塔遗址处建白塔。由尼泊尔工艺家阿尼哥主持监造,八年后建成。同年以白塔为中心,修建了面积约16万平方米的大寺院,名大圣寿万安寺,此地成为皇家进行宗教活动和百官习仪的中心场所。至正二十八年(1368),天降大雨,大圣寿万安寺遭遇雷火,唯有白塔幸免。明宣德八年(1433),宣宗敕令修缮白塔。天顺元年(1457)重修。康熙二十七年(1688)重修寺庙并敕御制碑。乾隆皇帝在重修白塔时,将手书经咒、大藏经等藏于塔刹处。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将寺内历代供奉之宝器和经卷掠夺一空。宣统元年(1909)对寺庙进行了整修。 白塔通高51米,由塔座、塔身、相轮、华盖和塔刹组成。塔座面积达810平方米,高9米,分3层,下层为护墙,中、上层均为折角须弥座,每层的四面都左右对称内收两个折角。塔座与塔身相连处,有一圈24个莲花瓣组成的莲座,之上是五道金刚圈。塔身为一巨型覆钵体,直径有18.4米,外形雄浑丰满,环绕七条铁箍。塔身之上又是一层折角式须弥座,以连接塔身和相轮。相轮共十三层,呈圆锥状,名为“十三天”。顶端承托着一个圆形的华盖,华盖又名天盘,直径9.7米,厚木为底,上包铜质筒瓦及铜板,四周悬挂36片铜质透雕佛梵文字的华鬘流苏和36个风铃。华盖之上为白塔的最高部分——塔刹,高5米,有8层,重4吨,设计成鎏金铜质小塔。 妙应寺建筑由寺院和塔院两部分组成,中轴线从南到北依次是:山门、钟鼓楼、天王殿、三世佛殿、七佛宝殿和塔院。东西有配殿、僧房等建筑,格局基本保留至今。
白塔寺历史文化展。
北京鲁迅博物馆是由原北京鲁迅博物馆和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于2014年7月合并组建而成,包括北京鲁迅博物馆馆区和新文化运动纪念馆馆区,为国家文物局直属正局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主要负责鲁迅和新文化运动时期著名人物、重大事件有关实物、资料的征集、保管、研究和宣传展示等工作。北京鲁迅博物馆馆区位于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宫门口二条19号,馆区内包括鲁迅故居以及鲁迅生平陈列馆,鲁迅故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京鲁迅博物馆是为了纪念和学习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巨人鲁迅先生而建立的社会科学类人物博物馆,是首批中国国家一级博物馆。于1956年10月19日正式开馆。新文化运动纪念馆馆区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五四大街29号,是依托原北京大学红楼建立的旧址类博物馆,是全国唯一一家全面展示五四新文化运动历史的综合性博物馆,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大本营,五四运动的发源地,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活动地,于1961年3月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于2002年4月28日正式对外开放。
鲁迅故居(民国12年(1923年)10月30日,鲁迅买下位于宫门口三条21号的6间旧屋的小宅院,议价800元 )面积约400平方米,有北房三间,南房三间,东西厢房各两间,院中保存着鲁迅当年手植的两棵丁香花。鲁迅生平陈列馆位于鲁迅故居东侧,1956年10月建,占地1000平方米。
公社大楼(福绥境大楼)坐标POINT(116.35517444 39.92486537)位于西城区新街口街道宫门口三条1号。阜成门内,靠近白塔寺,成片的胡同中间藏着一座八层大楼。这便是福绥境大楼。还未走进大楼,就能够感受到它的不同寻常,除了古朴的外观,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这栋楼的大。走进大厅,居民的自行车杂乱地停放在楼梯口处,不过抬头看,楼层高度明显比如今的楼房高出不少,楼梯与楼道也更加宽阔,即使楼道地面逐渐被灰泥覆盖,依然能让人感觉到这座楼最初的宏伟。不过,楼内的住户大多已经搬走,房屋大门和窗子也被砌上的砖头封死,越往里走,就越感昏暗,反倒给人以压抑的感觉。由于管理欠佳,原本楼中的三部电梯,目前也仅有一部可以运作。楼内的墙壁开始变得斑驳:白色墙灰逐渐剥落,富有历史感的口号再一次显露出来;一些城市探险者来到这里,又给这里增加了新的涂鸦。从楼梯间尚未封死的窗子向外望去,周边的胡同街巷一览无余,而北边一排排拔地而起的高档住宅楼,仿佛是一面不透风的墙,遮挡住了城市的天际线。福绥境大楼是20世纪50年代北京建立起的三座公社大楼之一。按照城市人民公社运动的构想,大楼的住户家里没有厨房,楼里设置能容纳500人的大食堂,一到饭点儿,全楼的人都到食堂去吃饭,吃完了抹嘴就走,连碗都不用刷。在规划的草图中,这座公社大楼不仅设置了公共食堂,还有托儿所、理发室、小卖部、保健室、开水间、公共厨房和厕所,以及男女更衣间和洗浴间等。大楼内无处不在的公共设施,给最初住在这里的居民绘制了一幅颇具理想主义的集体生活画卷。除了集体主义的生活方式,福绥境大楼的各项硬件设施在当时也是最先进的。这里是北京最早的有电梯的居民楼,居民上下楼不用腿儿着。每家每户还配置了拥有澡盆的洗漱间,以及储藏间和壁橱。对于那个时代刚刚搬出胡同里的人来说,福绥境大楼的硬件水平堪称“豪宅”。不过,当时设计者绘制的蓝图并未完整地保留下来。随着时间的流逝,脱离实际的“理想国”被现实慢慢抹去。大食堂散伙了,居民就在楼道里搭起了自家的小厨房;楼房的管理逐渐松懈,液化气罐、火炉子等各种杂物常常堆满了公共空间。1993年,福绥境大楼被列入重大火灾隐患大楼。2005年,福绥境大楼正式启动排险搬迁工程。随着腾退工作的推进,原先居住在这的300多户居民逐渐搬迁到海淀等地。到如今,楼里只剩下最后20多户居民尚未搬离了。
北京市历史建筑 福绥境大楼 编号:BJ_XC_XIK 0070 公布时间:2019年11月 公布单位:北京市人民政府
还在运行的电梯。
一层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