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暑假  阅读悦美——宋慧贞名师工作室暑期阅读分享交流

宋慧贞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
创建于08-29
阅读 25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书香校园,师者先行。阅读是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蓄力方可远道,书香才能溢芳华。2024年8月22日,宋慧贞珍名师工作室暑期阅读分享交流会如约而至。本期活动,工作室的每位成员就暑期阅读书目进行了交流。

许昌市毓秀路小学 王石军

读《教育常识》有感


    最近,认真拜读了李政涛教授的《教育常识》一书。读后,我的收获很大:李教授从人性常识开始谈起,分别阐述了教育理想常识、教育过程常识、教育内容常识以及学生常识、教师常识和教学常识,内容丰富全面,观点独到深刻,发人深省。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我的感受。

    一、教育不是雕刻,而是唤醒。

    “为雕刻的教育”,意味着学生的灵魂只是等待教师雕刻的石头,教师拿着雕刻刀按照自己心中早已经构想好的模样,随心所欲地削减,学生所能做的只能是被动接受。而“为唤醒的教育”将学生的灵魂视为等待被唤醒的种子,教师需要为他们调配并提供适当的土壤、水温、营养等,一旦时机成熟,他们自己便会破土而出,长出本应属于他们自己的模样。

    回想我们自己的教学,我们的心中常常想着要把学生教成什么样,总是想着让学生成为自己预设的、喜欢的样子,因此,我们常常会感到力不从心,对有些学生总觉得束手无策。这正是我们试图(雕刻)改变他们的缘故。我们作为教育者,应该更加注重人格的培育、智慧的启迪等一切与灵魂直接相关的目标。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沉睡的“狮子”,我们教师要做的就是唤醒它,赋予其内在的生长力,让其产生自我生长的力量。

    二、教育的眼光即生长的眼光。

    李教授谈到,教育的眼光并不是教师所特有,但也并非所有的教师都具有。但我们作为教师、作为一名教育者,就应该努力让自己具有生长的眼光。

    儿童的生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儿童生长的不同阶段,他们的需求不同,作为教师,要善于利用生长的眼光,根据生命生长的阶段性特征,辨别什么样的资源对孩子的生长是有益的。甚至要试图把世间所有的现象,都转化为能促使儿童的生命从一个阶段迈向另一个阶段的生长资源。    

    三、教育是需要悲悯、耐心和从容的事业。

    古有“悲以润慧”之说,教师要有悲悯之心,千万不能做浅薄的乐观主义者,这样是做不好教育的。所有的教育的问题,都应该回到现实生活当中,因为教育是源于生活,为了生活和在生活之中的教育,我们不应该从理论上知道了为什么教育而教育,而是生活中的问题需要用教育来解决,所以才开始教育。

    教师要做一个有耐心的人,没有耐心,是做不好教育的。教育过程中有许多关键点,通往节点的过程往往是漫长的,这就需要教师持守耐心,一步一步朝前迈进。就像李政涛老师所说的:教育是一项慢的事业,因而是一项需要安静、耐心和从容的事业。教育之美,一定不是急匆匆中显现的美,而是从容甚至悠闲的美。

许昌市毓秀路小学 管明星

教育,就是让每个孩子都发光     


      作为一名老师,要做好教育,需要懂得教育的基本道理和知识,让教育常识重新成为教育的底线。暑假期间,全校共读李政涛教授的《教育常识》一书,这本书正是从教育的基本常识出发,引导我们回归教育的本质,思考教育的真谛。提醒着我们,真正的教育应该基于对人性的尊重和理解,以及对常识的坚守和尊重。这些使我对教育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也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有了更清晰的路径。

    《教育常识》这本书不仅唤醒了我对教育的基本认知,更引导我重新审视教育的本质和目的。下面我围绕三个关键词分享我的读书感受:

    第一:学生立场

    在《每个人都是宇宙间的独一无二》这篇文章中讲到,人的独一无二,既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终点。教育者赖以自豪的成功,就在于他们能够自信地宣布:我培养地每一个学生,都是宇宙中地独一无二,我参与创造了他的独特。也就是说教育就是让每一个孩子都发光。学生本就是一个个鲜活且独一无二的生命,与书中所强调的教育中“人”的重要性相关,教师了解学生、研究学生、读透学生,其实就是一种读人、懂人和识人的能力。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生长,尊重他们的个性和差异,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兴趣和潜能。这需要我们教育者转变思维方式,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去理解他们的困惑和需要,才能为他们提供真正有意义的教育。

    第二:悲悯、耐心和从容

    第二部分教育理想常识中有一篇文章是《教育是需要悲悯、耐心和从容地事业》。教育是慢的艺术,面对性格各异的学生,我们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对学生失去耐心,要以平和、宽容的心面对教育。书中提到:“教育是一项静悄悄的事业:静悄悄的校园,静悄悄的课堂,静悄悄的生长,静悄悄的教育,是教育本应有的原貌。”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教育往往被各种压力所驱使,导致我们过于追求速度和效率。

    李政涛教授用贴合的事例告诉我们,面对繁杂的教育生活,教育需要慢下来,静下心来,让学生在体验和感悟中成长。教师应该在经历中修炼平和、宽容的心态,教育者焦躁的心态往往会传导至受教育者的心灵深处,引发他们更大的焦躁,要在经历中“熬炼”自己的教育智慧。每个学生都有着不同的成长速度和方式。我们需要用悲悯的心态去理解他们的困难和挫折,用耐心的态度去陪伴他们的成长,用从容的心态去面对教育的挑战。

    第三:教师成长

    第六部分讲的是教师常识:做享受职业尊严和欢乐的创造者。这部分内容是我最喜欢读的,有的地方会反复读几遍。在《教师最重要的学习能力是现场学习力》这篇文章中提到,教师需要有三个积累。阅读积累、实践积累和写作积累。阅读习惯和写作习惯是很多教师成功的秘诀。他们会在极为艰苦忙碌的教学之余,养成阅读习惯和写作习惯,有了“学习自觉”。这里我捕捉到了一个关键词“极其艰苦忙碌的教学之余”。这让我对照以前的自己总是以工作忙、累为借口,计划的事情总是做不到。真是越优秀的人越努力,想,都是问题,做,才有出路。

    这是一本蕴含着李政涛教授教育思想精华的书,是一本值得我们反复品读的“教育指南”,也是不断叩击心灵给予我精神力量的一本书。在未来的教育实践中,我将以这本书为指导,努力为学生提供真正有意义的教育,愿我们都能在思考、质疑、实践中完成自我建构的过程,不仅能够为学生带来幸福生活的教育,同时也能够创造自身生命价值。

许昌市毓秀路小学  穆媛媛

在教育中成长


    读教育常识,回归教育本质。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做好教育工作?如何能在日常繁杂的工作中得心应手?在不断探索中苦苦追寻,不得其法,暑假期间,我阅读了毓秀书院的共读书目——李政涛教授的《教育常识》,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发现了教育的“根”。

让我印象深刻的有以下几个部分:

    一、教育不是雕刻,而是唤醒

    李教授在书中讲述了“苏格拉底父亲雕刻狮子”的故事,将教育分为“为雕刻的教育”、“为唤醒的教育”两类。“为雕刻的教育”意味着学生的灵魂只是等待教师雕刻的石头,教师是工匠,也就是我们熟知的“一篇教案教千人”“为唤醒的教育”将学生的灵魂视为等候被唤醒的“种子”,教师只为其提供养分,唤醒并赋予其内在的生长力,让灵魂的种子长出来。也就是因材施教。反思日常工作,我们常常看到那些盛开的花朵,却忽视了迟开的花苞,对于班级里的不同孩子我们真的有同样样的心态吗?我们常说让花成花,让树成树,就要在教学中做到看见、了解、相信、等待。看见每一粒种子的价值,看见每一名学生,这也是教育的前提;了解不同的学生个体,才能给予其更好发展的机会和成长空间;相信每一株幼苗都有不同的生长方式,只要在阳光、雨露、空气与爱的润泽中都能长成自己最好的样子;多一份耐心的守候与等待,就是对学生最大的鼓励和支持。

    二、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

    这句话源于叶澜教授,我常想:现在既要素质教育,还要提高学生的成绩、能力,作为教师,如何在兼顾学生成绩的情况下又落实学生的核心素养呢?书中提到“教育要为学生的一生幸福奠基”,要开掘生命生长的洪流和源泉。而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也就是要培育有生命自觉的人,具备三大特征:明自我,即对自我的生命自觉;明他人,即对他人的生命自觉;明环境,即对环境的生命自觉。这与核心素养的内涵要求一致,我们要培养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其终身发展和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 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学生的成长正要处理好与自己、与他人、与环境的关系,才能应对复杂多变的未来世界,而不是单纯的教授现有的知识。所以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教学生知识、方法和技能,也要教学生明自己、明他人、明环境的生命自觉。明自己,是有自知之明。明他人,是对他人生命的敏感和尊重。明环境,注重一言一行、穿着打扮、课堂内容、校园教室文化建设等,为学生提供成长的环境。

    三、教育的眼光即生长的眼光

    李教授提出:懂教育的人,是具有教育眼光的人,而教育的眼光就是生长的眼光。特别喜欢“生长”这个词,把学生看成有活力和自发成长需要的种子。作为教师我们要思考:每一次谈话、每一节课、每一个活动设计都是思考“这对学生的成长有益吗?”要树立学生就是我们教育的目的、教育即成长的信念。我们就要用“充满生长律动的课堂”标准来要求自己,引导学生在思索中前行,课堂中不是在言说别人的思想,一定是在表达自己的心声。看一看,能感受到躬身前行的姿态,听一听,能体悟到生命拔节的声音。在每节课中要思考:一堂课下来,学生有多少变化?有多少发展?避免有活动没有学习,看似热闹,却没有思维扎根的课堂。以“生长变化”为参考系,让学生表现的好是真的“教出来的好”,而不是“学生本身的好”。是扎扎实实的在课堂引导、互动、讨论中生成的好,能有推进感和生长感。这让我想到今年的校级赛课中,我过于注重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和课堂效果,而忽略了部分后进生的思维成长,没有扎扎实实地层层推进,部分孩子理解不到位,这也是评课时提到的没有“课感”,我想这里的课感就是层层推进的“生长感”。

    总结一下也就是:我们要找准课堂的挑战点、突破点和提升点。充满生长气息的课堂是师生“共生长”的课堂,让我们在教育常识的丛林中,如蜜蜂一样不停飞舞,达到自己的广度、深度和高度。

许昌市毓秀路小学   孙腾

读《教育常识》有感


    暑假期间,读了李政涛教授的《教育常识》,发现它是一本蕴含着李老师教育思想精华的书,也是不断叩击心灵给予我精神力量的一本书。书中所提倡的教育理念,不仅让我重新审视日常教学中可能忽视的基本道理,更唤起了我对人性常识——那教育原点的敬畏和尊重。书中醍醐灌顶的话,有很多很多。让我在阅读的时候,不断回忆过往,追问自己,提醒自己,在教育生活中,要做一个不断觉醒的教师,做一个温暖学生生命成长的教师。

    一、润泽独一无二生命的成长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哪怕它来自于一颗树;没有两粒相同的沙子,哪怕它们来自同一片海滩。世界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人,哪怕是极其相似的双胞胎。我所任教的2个班级,110名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是独特的,有的喜欢安静、有的喜欢说话、有的爱笑、有的爱闹,其中还有两对双胞胎,在一起学习久了,老师同学们也都能轻松辨别出他们的差异,准确叫出他们的名字。

    李政涛老师说:“好的教育就是宽大、审慎、温暖,能够将教育的力量绵延终生的教育。” 宽容、审慎、温暖的教育,在教师的爱里,在教师的包容中,在教师的平和里,在教师的智慧和等待里。因为它们,润泽学生独一无二生命的成长。

    二、培育生命的自觉

    李政涛老师记录了一个他外出讲座时的小事。在某地骨干教师培训班上课的时候,有位教师为他送上了一瓶矿泉水。坐在前排的领导发现后,马上把那位教师叫到身边,并对其耳语片刻。不一会儿,李老师桌面上的矿泉水被换成了热腾腾的红茶。李老师说,这位校长,是一个异常敏感的人,他看到李老师很瘦,推测应该是胃不好,而胃不好的人是不能喝伤胃的绿茶的,因此给李老师换上了红茶。这位校长,对李老师这个独特生命的敏感,让李老师终身难忘。

    我们在教育学生的时候,除了教学生知识、方法和技能,也要教学生明自己、明他人、明环境的生命自觉。明自己,是有自知之明。明他人,是对他人生命的敏感和尊重。这位校长因有明他人的生命自觉,所以才能立刻让老师帮李政涛教授换了红茶。明环境,是因为环境对人有塑造作用,特别是成长中的学生,好的环境同样有影响生命、改变他人的作用。因此,要重视自己的言行举止,谨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正如叶澜教授所说,教育,就是教天地人事,培育生命的自觉。

    读完《教育常识》,我对学生、教师和教育有了新的认识,和以前心中“望而生畏”的“教育常识”拉近了距离,同时也更加明确了自己的方向。在未来漫长的教育教学生涯中,我将认真领悟“教育常识”,树立正确的常识观,尝试运用并创造新的“教育常识”,让教育常识扎根于内心之中。

许昌市毓秀路小学    王丹

为每个人的幸福生活而教育

                         -----读《教育常识》有感


    暑期阅读李政涛先生的《教育常识》这本书,让我醍醐灌顶,李教授不仅把对教育的执念烙进了人心,更是道出了对教育的热爱。字字珠玑,如同颗颗饱满,粒粒浑圆的食粮,让人甘之如饴。这本书为我的教育指明了方向,最终的目标或许不重要,重要的是教育的过程,为每个孩子创造适合的教育,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生长的节奏,为每个人的幸福生活而教育。

    一、为每个孩子创造适合的教育。

    孔子对中国教育最大的贡献就是在于缔造了一种“传统教育”,其中之一就是“因材施教”,它是一条亘古不变的教育常识,又是时常被遗忘的教育常识。正如书中所说:没有人否认天才的存在,但大多数人不是天才,不能用天才的教育方式来教育,这也是事实。即使是天才也有自己独特的成长历程,必须有与天才相适应的方式教育,那种拔苗助长式的教育是将天才从本应属于他的土壤中拔出,过早暴露于阳光之下。他忘记了一句名言,没有成熟的东西过早暴露于阳光之下是会晒死的。一切都需要回到一个常识之中,人的生长和发展有自身的节奏。对于绝大多数儿童而言,教育并不是一个适合跨越式发展的事业。为孩子创造出适合他的教育,让每个孩子走出家园、校园之后,按照其各自的天赋、兴趣、需要和能力个就各位各得其所,走出属于他自己的道路,活出本应只属于这个人的幸福生活。

    二、教育不是雕刻,而是唤醒。

    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曾言:教育是人们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知的堆积。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如果一种教育未能深刻有力的唤醒人的灵魂,让其产生自我生长的力量,那它还不是真正的教育。“为灵魂唤醒的教育”,努力唤醒的是人丰富、不可测度的生命潜能;唤醒的是学生对真、善、美的渴慕;对知识公正、自由、希望和爱的追求;唤醒的是丰富、改变和提升自我精神品质的需求、能力和习惯。

    教育的方式不是直接把种子从土壤里拔出来,而是为它创造适合生长的条件,以唤醒并赋予其内在生长生力的方式,让灵魂的种子自己长出来,这样长出来的灵魂才有坚韧的生命质感和强大的内在力量。

    三、教育就是“让生长”。

    成长之“成”容易给人“已成”的误解,违背“人的未完成性”这一人性常识。而生长之“生”有生生不息,绵延终生的意味。它体现了生命的特性:生命在,则生长在,生命的延续,延续的不只是生命特性,延续的还有生长的可能。人的生长最终只能靠自身内在力量的施展,而不是外在力量的给予和灌输。与此相反,灌输论则把灌输当成了目的,似乎教育的目的就是对知识的灌输儿童的生命本身在成为灌输对象的同时,也成为完成灌输目的的手段也就是灌输成了目的,生命成了手段。人们对待“生长”最普遍的方式不是否认生长,而是以生长为起点,继续延伸,为生长在设定一些外在的目的,例如获取金钱,谋取职业,做出成就,得到荣誉。在教师那里外在的目的就是学生的成绩、分数、名次和升学率,这些目的又以自己的收入、名誉、职称相关发展,它们反而成为教师从事教育的内在目的。如同那些容易被看到且可以摘取的花朵或果实吸引了我们的眼球,但滋养花朵和果实的根却被遗忘。

    很多家长都会问:什么大学、什么专业前景看好,所谓前景好的尺度就是三好:就业好、收入好、稳定程度好。很少有家长会从另一个角度问:什么样的大学和专业更有利于孩子的生长,更有利于孩子天性的健康发展,更有利于孩子人格的完善和智慧的启迪。

    什么时候全社会的大多数人都能用生长的内在眼光和尺度来衡量判断并实践行各自的教育实践?这样的社会就是能够让人人真正得生长、得根基、得幸福和得解放的社会。我想,这将是我今后教学必须遵循并付诸实践的重要原则。

     

许昌市毓秀路小学   郑明明

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

    ——读《教育常识》有感

    教育常识是什么?作者李政涛说:“教育常识”就是“有关教育的最基本且简单的事实性的知识和道理。”做事需要掌握做事基本的道理,做人,需要懂得做人的基本道理,无论教育之人还是教育之事,都需要懂得最基本的且简单的知识和道理。

    我们也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践行着一些教育常识,这篇文章就来谈谈自己的实践与本书的文字进行碰撞后脑海里凸显的几条教育常识。

    一、教育是需要从容的事业

    佐藤学教授写过一本书《静悄悄的革命》,教育本是一项静悄悄的事业,静悄悄的校园里静悄悄的课堂,学生静悄悄的生长。审视自己的教学,曾执教的低年级的课堂有时过于热闹了,课堂上齐声回答的“听懂了”含了太多的水分,小组讨论时的“热火朝天”可能已经偏离了学习目标。而随着学生年级越高学生越不积极发言,教师又主观意念学生一定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其实每种现象都需要教师多留个心眼,每个年龄阶段有相应的学习特点,低年级学生表达欲较强,热闹是一种表象,热闹过后有没有留下学习的痕迹,还是随声附和。高年级的沉默也是一种表象,既然高年级的学生不再那么积极回答老师问题,减少一些“对不对?是不是?听懂吗?”这些问题,否则尴尬的就是教师,提出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并给学生充分视思考的空间。

    生命的生长并不一定在教育的影响下呈线性生长,可能会走一步,退一步,甚至退几步,也可能长时间地陷入停顿,甚至可能绕一大圈又回到原地。由此教育特别需要耐心和从容,不要急哄哄的逼迫儿童在生长的道路上狂奔不。当我们在付出时,也要预料到意外的结果,不要妄想自己的付出一定会在儿童身上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当我们有了从容悠闲的心态去教育,儿童的生长带来的全是惊喜。

    二、人在表演和观看中生长

    表演本身是一个中性行为,但与教育相连时总是有丝“弄虚作假”的成分。婴儿出生时第一声哭是生理反应,但是随后的大部分哭成为婴儿的一种呼唤关注的工具。这是婴儿多次实践以后学习到的,婴儿的最初的学习方式就是观察和模仿大人,然后学着大人的样子表演,由此我们说对于人的生命而言,表演和观看的需要具有生长价值,人是在自我表演和观看他人表演中生长和发展的。

    作为表演者的教师,自己的语言动作都带着表演性质,表演的目的就是影响学生成长,表演的内容就是“教材”为载体的教育内容,表演的方式就是教学方式,从这个层面说,教师的教学能力就是表演能力。更重要的是在学校,表演的权利应该属于全体学生,而不是集中在明星学生身上,每一场表演者带来的效果都是不确定的,不一定表演的好观众反映就好,要符合学生的胃口才是好的表演。

    三、学生是种子,不是石头

    学生观决定着教师如何看学生,当我们把学生看成石头,就想雕刻成理想的样子,理想的样子可不一定是石头本来想成为的样子,仅仅是雕刻者的喜好罢了。把学生看成种子,种子是生命,有自己的主观意识,我们作为园丁负责浇灌不可擅自改良品种,种子可以长成树还开成花还可以是一株生命力旺盛的草,我们作为园丁针对不同品种的种子因材施教就好,让花开花,树成树。即使都是花的种子,也有不同的花期,多一些耐心与从容,不引导花儿攀比,不催促花期提前,迟开的花蕾与早开的花朵有同等价值,不要打着“为你好”的名义,妨碍正常的生命进度,作为教师,要真诚的欣赏学生每一时期的童真与美丽,用理性的爱去爱学生,不论学生成绩如何、对老师态度如何、家庭如何,理解并尊重他的生命存在的独特价值。

    四、享受教育,不断进取

    教育中最可能发生的事情是:孩子的宇宙因为教师而变得越来越宽广,教师的宇宙却变得越来越狭窄和封闭。教学不应该仅仅是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也不仅仅是滋养学生精神和灵魂的工作,教学还是一个滋养自我、丰盈自我生命的事业。教师要有滋养意识,才会享受教育,把学生当做学习的对象,从学生那里学得新的精神元素,打造互为根基的师生关系。

    我们在教育学生,也在向学生学习。不变的教学学科,变化的是一届一届学生,当我们拿着同一本课本面对不同的学生,总会产生不同的故事,我们也总会有不同的收获,经验教学重要,更重要的是永远保持一颗谦虚的心。我们就业到教师这个队伍,完成了就业,同时也开始了一段新的学习旅程,人始终是未完成的,“事”可以完成,但“人”永远未成。

    细读过《教育常识》后,我对所谓的“教育常识”这个概念有了全新的认识与体悟。它让我从当下过分追求教学技术、教学成绩的樊笼里跳脱出来,促使我在“常识”的层面上冷静思考“什么是好的教育?”“应该把学生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到底该如何在自己的学科教学中去思考常识、运用常识。我将继续带着我的思考走向讲台,在教育的道路上,继续潜心修行。

许昌市毓秀路小学   常丹丹

《教育常识》读书心得


     假期里我认真阅读了《教育常识》这本书,从书中我深受启发,对教育的本质和规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教育常识并非是深奥难懂的理论,而是那些在教育实践中显而易见却又常常被我们忽视的基本真理。书中强调了教育要回归人性,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性和成长规律。这让我反思在日常教学中,是否真正关注到了学生个体的需求和差异,还是仅仅按照统一的标准和模式去塑造学生。书中的一些章节我感触比较大,下面我就来说一说自己的读书心得。

    一、教育的作用是有限的。

    李教授书中提到教育不是万能的。教师不能承担所有教育的责任,家庭和社会同样对学生的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这让我意识到,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要积极与家长和社会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作为教师我们最经常和家长沟通交流,我之前和家长沟通交流时,总是把孩子的问题一一反馈给家长,家长听到孩子在学校不好好学习就恼火,回家就会对孩子一顿吼或者打一顿。后来我再跟家长反馈孩子的问题时,家长也很无奈的说,骂也骂了打也打了,这孩子真是不听话,听到家长这样说我也是无奈,收拾完这个学生,过一段时间还是老样子,确实挺让人头疼的。随着从教时间的增长,我自己也有很深的体会,一味这样的反馈问题,也不是办法,于是我就按照一夸、二反应问题、三提出解决的方法,这样三步走的方法去和家长沟通孩子的问题。我印象最深的事情就是我们班原来有个男生爱拿别人的东西,班级里面有一段时间总是丢东西,那段时间我是班主任,学生总是来找我报告,教室里面也没有监控,我也没有查清楚到底是谁,我很是苦恼,先是对班级学生进行了几波的询问,也没有什么收获,过了有一两天后,有同学来报告说看见马同学在辅导班玩的棋子就是他的,上面有什么样的标记,后来一询问马同学承认说,这个棋子当时在教室的讲桌上放,他见没人领取,就自己拿走了,然后又说出来其他一些自己拿别人东西的事情,我先让他归还了学生的的东西,肯定也少不了对他的一顿批评教育,随后就把这件事情报告给了他的家长,这位马同学的家长我们没少沟通,平时他还总是丢东落西,作业总是忘记拿,要么就是不写作业等等一系列的问题,但是这个孩子不笨,数学考试也能考了90分左右。后来他妈妈给我说,常老师我们也没少打他,收拾他,你看这孩子屡教不改,就在那一刻忽然明白,我应该反馈问题之后再给家长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作为家长他们也没有很好的方法去解决问题,所以从那件事情以后我就按照三步走的策略和家长沟通交流,对一部分学生也有了一些效果,家长也比较信任我。这样家长就会信任学校,支持各项工作的开展。其实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个难事,需要我根据自己对这个学生的了解想到一些方法,如果此方法不管用,再调整方法,这些处理事情的方法从哪里来,询问有经验的教师,多读书,书中就有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教育的过程是转化的过程。

    文中提到这样一段话:我不止一次遭遇过这样的尴尬。教学之前,就某个问题花了很多时间,查阅了大量资料,做了全方位思考。显然,这是一次精心的备课,这使我胸有成竹。我信心满满,走上讲台,眉飞色舞讲了半个多小时,却发现大部分同学目光呆滞,木木的看着我。我提出几个简单的问题,也几乎没有人能够回答。这是教师最常见的困惑,觉得自己已经讲的很清楚了,但学生还是不明白,在自己看来再简单不过的知识和道理,在学生那里却是一片复杂的混沌。这是一种教育中的无奈,自己的清楚并不能换来学生的清楚,自己的简单并不能变为学生的简单。一个既有知识也有转化能力,更有转化习惯的好老师,在一堂课上完,或一段教育历程结束之后,他会思考,我讲的内容学生接受了吗?转化到他们的头脑中去了吗?哪些转化进去了?哪些没有转化进去?为什么?我该如何改进?

    读完李教授的这一篇章时,我特别有感触。这使我想起来前几天去南关村小学听的讲座,陈芳芳老师说的一些话对我感触特别深,她提到围绕自己的问题去研究,去寻找方法解决自己的问题,才是成长最快的方法。面对上面的问题,我也一直在思考该如何解决,读完书听完讲座后我也想到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我的方法有以下几个:第一就是先备教材,利用假期时间我听取云平台的讲课视频,利用手机把视频中的话转化成文字,并结合自己的讲课和对这节课的理解进行修改,形成讲课的逐字稿,并对课件进行修改,云平台中课件比较好的部分截屏或者录屏插入我的课件中。要想让学生听明白自己得先弄懂,自己弄懂之后还要想办法让学生也听明白。第二就是备学生,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对班级学生的了解,我大致能知道某个问题,哪些同学能明白,哪些同学有困难。我主要调查学生对本节课重难点问题,我的授课方式他们能不能接受,其实在之前讲公开课时我设计了一些问题,我担心学生不明白,于是我就找不同程度的几位学生来问一问,听一听他们的回答,再来改进自己的设计。但是这个方法自己没有很好的坚持,随堂课时就很少再进行过这样的课前调研。以后应该继续坚持。

    通过阅读《教育常识》,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教育信念,也明确了未来努力的方向。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尊重学生的个性,遵循教育的规律,以耐心和爱心陪伴学生成长,努力让教育回归常识,回归本真。

     

许昌市毓秀路小学    张颖

读《教育常识》有感


    阅读是一种美妙的体验,它可以带我们进入不同的世界,开启我们的思维和想象力,今天我很高兴能与大家分享交流李政涛教授的《教育常识》这本书。

    这本书主要从七个方面来讲述教育常识:其中有人性常识,教育理想常识,教育过程常识,教育内容常识,学生常识,教师常识以及教学常识。李教授认为“教育常识就是有关教育的最基本且简单的事实性的知识与道理”,做事,需要掌握做事的基本道理;做人,则必须懂得做人的基本道理,如此才能成事成人。他同时也希望我们教师能以这些常识作为教育的基础和起点。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是“学生常识”这一章节的一些内容及感悟:

    一:读透学生是教育的出发点和依据

    教育的首要目的,是把儿童变成学生,作为教师的我们,面对来到学校的孩子们,首要考虑的就是如何把他们教好,这种想法无可厚非,但是我们还要把握一点就是“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从教师的角度去想如何教,还要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如何把他们教会,这就需要我们去了解学生,研究学生,读透学生。要达到此要求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实施:第一步:在学生走进课堂之前,了解学生已经有什么兴趣和需要,情感和态度,知识和技能,方法和习惯,以及已经掌握了什么思维方式等。第二步:要掌握今天所教的知识,达成我们设定的教学目标,学生还缺什么,那在教学中就补什么。第三步:针对当堂的教学内容预先设想学生可能会遇到的具体困难和障碍是什么。难点和障碍点找到了,那学生的生长点就找到了。第四步:针对同一个学习内容找到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把差异变成教学资源。最后一步:为了避免把学生研究和其他教学设计割裂开来,我们最后还要追问学情与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教学过程的关系是什么?,比如发现学生不会提问质疑,那就可以在目标设计上这样体现“提升学生的质疑问题的能力”。

     二:学生是种子,不是石头

    把学生看成是一粒种子,就需要教师拥有足够的耐心,要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朵含苞待放的玫瑰花蕾,我们要做的就是赋予孩子开花的希望,学会欣赏他们开花中的天真梦语,领悟他们的童真童趣。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花期,在浇灌培育的过程中,我们不能期待他们都在同一时期开花。我们班里有一个小武同学,刚开始带她的时候没有太大感觉,后来随着年级的升高,知识难度的增加,我发现她越来越跟不上班级不步伐,我发现她的问题就是反应速度不是很快,还有就是她上课听课质量不高,容易做小动作跑神。针对这样的问题,首先我在课堂上面讲话语速放慢了,其次我和小武单独闲聊,主要就是讲发现的问题和给她的建议方法,最后我也把我发现的问题和她妈妈进行了沟通联系,开始她妈妈并没有太放心上,但是我没有放弃,不定期就会和她妈妈聊一聊小武最近的情况,并且告诉她在家里该如何去帮助小武,慢慢的我发现小武上课回答问题的次数越来越多了,主动让我看他做题情况的次数也多了,下课没事还会找我聊聊天,当然最直观的就是她作业的正确率提高了。我看到了小武在一天天的改变着,进步着,我想这个孩子就像一朵含苞待放的玫瑰花,正在迎接属于自己的春天的到来,对于迟开的花蕾,我们的工作就是耐心的等候,等待花期的到来。

    卢梭说过:在万物的秩序中,人类有它的地位,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它的地位,应把成人看作成人,把孩子看作孩子。儿童是未成熟的主体,在他们的身上,确实有需要不断克服的缺点,所以每一个孩子都是正在成长中的人,是允许犯错误的人,是有无限潜能的人,教师的任务就是陪伴学生成长,教育的真谛不仅是知识的教育,更应该为每个生命负责,成全每个生命的灿烂。在教育的路上,我将不忘初心,做好一个辛勤的园丁,让每一朵花都在花期绽放。

许昌市魏都区实验学校   崔力文

《为什么你的学生不思考》读书感悟


     这本书的英文名直译是《在数学课堂上去打造一个思考型的教室》。作者彼得·利耶达尔教授认为造成课堂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不思考,他20年来专注研究课堂教学,一直与四百多名老师和数千名学生一起探索成功的教学方法,且书中的研究成果有大量的数据支撑,他凝练出98种课堂教学策略,让老师能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段,为学生营造适宜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主动思考。

    本书提供了一整套有效解决课堂问题的课堂教学方案,共分为15章,前14章针对课堂中会遇到学生读不懂题目、上课走神、不写作业、不愿意动脑解题、不会记笔记等14大课堂问题提出14个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例如:激发学习兴趣--布置思考题、

提高课堂参与度--站着口述题目、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让知识流动起来、设置有梯度的任务--让学生进入心流状态、记有用的笔记--让学生记有意义的笔记、评价核心素养--评价你重视的能力、进行形成性评价--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学会了什么 没学会什么。最后一章是如何系统、综合应用这些方法。

其中第五章讲到:应对学生的提问--只回答持续思考的问题。

    彼得教授认为学生会提出以下三类问题:接近性问题、停止思考的问题和持续思考的问题。接近性问题就是当老师走到学生身旁时学生会问的问题。从表面上看,这类问题和另外两类问题没有什么大的差别,但其实问这类问题的学生不会主动举手,也不会穿过整间教室去问老师。大部分学生问这种接近性问题并不是为了获得老师的解答,而是这么问符合学生的角色定位,让学生更像学生而已。但其实大量接近性问题对学生后续的解题没有任何帮助。事实上,学生在问接近性问题时,往往已经知道答案了,或者已经有结论了,只是需要老师确认一下而已。只是因为老师刚好在旁边,他们才会问这种问题,这是学生的一种习惯性做法。学生经常提出的第二类问题叫:停止思考的问题。例如,“我们一定要学这个吗?”或者“这个会考到吗?”但是,大多数时候,他们可能会换种方式问老师:“我这样做是对的吗?”他们提出这个问题,通常可能是因为他们自己想出了答案,在向你展示自己的成果,又或者他们在向你证明他们是在按照你的指示去做。无论如何,学生提出这些问题都是为了证明一个事实:思考对学生来说是很困难的,他们也不知道自己做的是不是正确的,如果能让你替他们解答这些疑问,就会变得容易多了。所以学生问这类停止思考的问题主要是为了得到你的回答,这样他们就不用思考了。如果学生提出了一些持续思考的问题,那就意味着他们会继续解答手头的题目。学生提出这些问题,通常是希望你来把一些概念讲明白,或者是想要深入了解这个问题,因而会问出持续思考的问题。提出这类问题的学生是有学习动力的,他们想要继续探究,继续思考。

    事实证明,我们在课堂上可能会遇到很多学生提出的接近性问题或停止思考的问题,在回答之前,如何事先做好准备,才是最困难的事情。学生会想尽各种办法让你帮助他们减小任务量,如何应对这一点尤其关键。彼得教授和8位老师共同列出了10句话,可以帮助我们回答学生的接近性问题和停止思考的问题。

1.这不挺有趣的吗?

2.你还能发现其他问题吗?

3.能告诉我你是怎么做出来的吗?

4.这难道一定是对的吗?

5.你为什么这样觉得呢?

6.你确定吗?

7. 这可能吗?

8. 换一种思路再想一想呢?

9.为什么不试试另一种解法呢?

10.你是在问我还是在回答我呢?

    这10句话其实都是在用问题来回答问题。可以引导学生重新思考接近性问题和停止思考的问题。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我也进行了一些反思,在课堂中会进行这些引导性的提问,但有些时候不能继续坚持下去,可能一个反问或者学生继续提问就会急于解答或提示,导致学生无法进行有效的自主思考,想要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就要合理把控课堂教学节奏,发挥引导者的作用,通过设计行之有效的教学环节和有价值的问题打造思考型课堂。

    虽然由于文化背景、教学形式等存在差异,个别方法不适用于我们的课堂教学,但这本书中大量的方法、例子以及一线教师的问题与解答都给我带来了很多思考与启发,值得通过选择合适的方法借鉴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

建安区潩水路小学   韩晓聪

《正面管教》读书感悟


    暑假我阅读了美国作家简·尼尔森的《正面管教》之后,我的教育观念得到了深刻的重塑与升华。尼尔森女士以其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我们揭示了一种既非严厉惩罚也非过度溺爱的管教方式,这种全新的教育理念让我深感震撼。

首先,我被书中“既不惩罚也不娇纵孩子”的核心理念深深吸引。尼尔森女士通过大量的实例和理论阐述,让我意识到传统管教方式的局限性,并激发了我对更加人性化、有效且充满爱的教育方式的探索。她让我明白,真正的教育应当建立在尊重与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正面、积极的方法来引导孩子成长。

    书中对“情感联结”的强调让我感触颇深。尼尔森女士指出,情感联结是正面管教的核心之一,它强调教育者与孩子之间建立深厚的情感纽带。这种联结不仅有助于孩子感受到被爱与被接纳,还能为后续的教育引导打下坚实的基础。这让我更加意识到,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做的是与孩子建立情感上的联系,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关心和支持。

“积极暂停”与“自我反思”这两个概念在书中得到了充分的阐述,它们成为了我面对学生不良行为或冲突时的有力工具。尼尔森女士鼓励我们在情绪激动时先冷静下来,进行积极暂停和自我反思,以更理智、更平和的态度去应对问题。这种方法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还能为孩子树立一个处理情绪和冲突的积极榜样。

    此外,书中对“鼓励”与“表扬”的区分也让我深受启发。尼尔森女士指出,鼓励关注的是过程和努力,而表扬则往往侧重于结果。她提倡我们更多地使用鼓励来激励孩子,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和进步得到了认可。这种理念让我意识到,作为教师,我们应当注重培养孩子的内在动力和自我价值感,而非仅仅追求表面的成绩和认可。

    总之,简·尼尔森的《正面管教》不仅为我提供了一套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更激发了我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追求。我将继续努力学习和实践这些理念和方法,为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许昌市学府街小学 王钰元

读书心得


     在夏日的悠长假期中,我深入研读了张齐华老师的《社会化学习实践手册》,这是一本专注于社会化学习模式的著作,旨在为小学数学教师提供一种全新的教学视角和方法。这本书的核心内容围绕社会化学习的核心理念和操作方法,通过丰富的案例和实践经验,展示了社会化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    社会化学习的核心理念‌是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旨在打破传统教学中教师主导的局面,通过这种方式共同探索知识、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这种学习模式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还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之前跟着宋校长工作室,有幸听过几次张齐华老师关于社会化学习的讲座,在上个学期,我就在班里尝试过社会化学习,但是各种问题层出不穷。读完这本书我才意识到,第一章“如何组建学习共同体”是社会化学习运行的核心,我才意识到我之前的尝试,只学到了形,没学到神。

    首先,张齐华老师在这一章中深刻阐述了学习共同体的概念及其重要性。他指出,学习共同体不仅仅是一个学生聚集在一起学习的空间,更是一个促进学生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社会化环境。之前我在尝试的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的根源就在于,共同体没有建设好,就急着开始运作,这必然会出现各种问题。在构建学习共同体的过程中,张老师提出了“组好队伍”“建好文化”“用好制度”三个步骤。看似简单的三个步骤,不仅具有理论深度,更具备极强的实践指导意义,真的让我豁然开朗。

    1.组好队伍:让合适的人“在一起”,这是构建学习共同体的首要任务。我之前就没有考虑学生的意愿,按照我对学生的了解组建了学习共同体,直接导致了经常有学生找我说,“老师,我在这个小组待不下去了,给我换个小组吧”,甚至是没有小组愿意接纳学困生等问题。

    2.建好文化:文化是组织的黏合剂,人在一起是群体,心在一起才是团队。这是我之前完全忽视的一部分,有的小组四个人都互相不了解,何谈共同目标和团队愿景。建设共同体文化,就是为了帮助大家明晰共同体的价值设定,只有让每个学生都认同并践行共同体的价值,才不会出现小组成员不团结、故意摆烂导致小组扣分等问题。建好共同体文化,就如同灯塔一般,指引着组内每一名学生前进的方向,引领、规范他们的行动。

    3.用好制度:文化凝聚团队的共识,制度约束团队的边界。同时,张老师还强调了规则与信任在组建学习共同体中的关键作用。只有用好制度,对学习共同体中每一个成员具有强制性和约束力,才能保障整个学习共同体平稳、有序地运转。在我之前尝试的时候,也非常关注共同体制度和群体性评价,但在共同体运行过程中出现了组长权利无限放大,1号学生直接让4号学生抄作业等问题。

通过阅读与学习这本书,结合我之前遇到的问题,以及书中实操性的典型案例,再一次激发了我尝试社会化学习的想法。读完一遍完全不够,开学后我还会再读第二遍、第三遍,跟着书中的操作路径和典型案例做起来!相信有了这本书中的理论和实践加持,这次我定能成功。


许昌市湖滨路小学 谷莉菊

读《知心育人——适合每位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手册》有感


     《知心育人》从教师实际工作的视角切入,对接教师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聚焦教师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和难点,帮助教师基于学生发展规律,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学生情绪、行为、学习、交往、个性等方面的问题。同时,根据教师真实工作场景进行内容设计,指导教师在班级管理、课堂教学、活动组织、师生交流、家校协同等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中,有意识地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培育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不断提升育人能力,促进职业生涯发展,实现教学相长。

    此书共有八章,每章又细分为二至三个小节,每个小节设有二至三个小主题。内容由浅入深、由表入里、透过现象感悟心理规律,阅读起来容易理解,思路很清晰。每次读完都有如醒醐灌顶,豁然开朗的收获。《知心育人》真正体现“管人要管心,管心要知心"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教师要管理好班级,要组织好课堂教学,要更好的进行师生交流,就必须要了解学生的“心”,走进学生的“心”,并对学生施以“入心”教育。今天我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谈谈我的感悟: 

    一、正确认识学生的各种行为

    1.从生理方面认识

    在第一章“从发展的视角了解小学生身心特征”中,作者董奇教授以严谨的科学态度,深入浅出地为我们揭示了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他谈到了“学习与脑”的关系,使我们明白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大脑神经网络的构建和优化。

    举例:口算240×30

    在教学口算乘法时,有个别学生的出错率较高,这就是学生脑细胞之间的连结没有得到有效建立。计算240×30,需要经历三个步 :①熟练背诵乘法口诀;②能正确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24×3;③理解算理,知道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如果学生第一步口诀背的不熟,那其他的计算更是无从谈起,因此就需要准确判断学情,给予有效指导,才能帮助学生构建脑细胞的有效联结,从而能正确计算。

    2.从心理方面认识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及时反思自己的日常教育,是否耐心的倾听学生的想法?是否真正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还是要俯下身来,站在学生的角度了解他们的需要,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鼓励他们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自信心。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

    二、正确合理的处理生活与工作,做关爱自己的幸福教师

    在如此多变的教育环境中,小学教师需要对自己有清晰的、积极的定位,适应教师多元角色转换的现实,学习处理角色冲突,建立合理的自我期待;需要具备较敏锁的自我觉察和较广泛的自我接纳能力,乐于自我探索,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教师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并正确合理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个人的幸福感都至关重要。

    总之,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认真对待工作,学会享受生活。把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及轻松愉悦的心情带给我们的孩子,好的情绪最容易感染他人!

    读了这本书,我更加明白了一个道理:教育是一项需要用心投入的事业,它不仅需要我们有丰富的知识和技能,更需要我们有深厚的情感和人文关怀。只有当我们真正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教育的阳光下茁壮成长。

     

长葛市大周镇中心小学   杨雯

《做不抱怨的老师》阅读分享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老师,阅读《做不抱怨的老师》这本书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也是对教育职业精神的深刻反思。以下是我对这本书的一些读后感。

在教育的田野上,我们是播种者,也是耕耘者。《做不抱怨的老师》这本书,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作为一名教师前行的道路,让我认识到,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心态和精神的培养。

    一、心态的力量

    书中最触动我的是关于心态的讨论。作为一名教师,每天面对的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有学生的各种问题和挑战。书中提到,“抱怨是无益的,它不会改变现实,只会消耗我们的正能量。”这让我深刻反思,过去在面对困难和压力时,我是否也曾陷入过抱怨的漩涡?答案是有的。但书中的案例和建议,让我明白,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二、职业的热爱

    热爱自己的职业,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书中说到,“当你热爱你的工作,你会发现,每一天的工作都充满乐趣。”我深有同感。数学教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种创造和发现的过程。每当我看到学生们解开难题时眼中的光芒,我就更加热爱我的工作。

    三、持续的学习

    教育是一个不断学习和进步的过程。《做不抱怨的老师》中强调了教师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在快速变化的时代,我们作为教师,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库,掌握新的教学方法和技术,以适应教育的发展。

    四、有效的沟通

书中还提到了与学生、家长以及同事之间的有效沟通技巧。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学生的需求,建立积极的家校合作关系,创造一个和谐的教育环境。

    五、自我反思

    作为一名教师,自我反思是提升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书中鼓励教师进行自我反思,从每一次教学实践中学习,不断优化教学策略。这让我认识到,每一次的教学都不是完美的,但每一次的反思都能够让下一次变得更好。

    《做不抱怨的老师》不仅是一本关于教育心态的书,更是一本关于生活哲学的书。它教会我,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困难和挑战,都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用爱和智慧去教育每一个孩子。我相信,通过不断学习和自我提升,我能够成为一名更优秀的教师,为孩子们的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

读完这本书,我决定将书中的理念应用到我的教育实践中。我将更加注重心态的调整,用积极的态度面对工作中的每一个挑战。我将不断学习新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我将加强与学生和家长的沟通,建立更加和谐的师生关系。我将持续进行自我反思,不断优化自己的教学实践。

    总之,《做不抱怨的老师》是一本值得每一位教师阅读的书。它不仅提供了教育的智慧,更给予了生活的勇气。我相信,通过实践书中的理念,我能够成为一名更加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为孩子们的明天播种希望。

 

 长葛市第一小学 苗青

《社会化学习手册》阅读感悟

                           

    最近我阅读了张齐华老师的《社会化学习实践手册》,在阅读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社会化学习模式的独特魅力。书中详细阐述了社会化学习的核心理念,即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探索知识、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这种理念让我觉得似曾相识,但又好像不一样,仔细思考与我以往的教学方式有相似,但是为什么觉得我的教学方式用起来很不顺手呢?这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方法和角色定位。我的课堂几乎没有用过学习单,上课就是课本,教案,课堂的练习和活动也都比较依赖于课本或者班班通。在看书中张齐华老师讲的“如何设计一份社会化学习单”,犹如找到了指路明灯,赵老师手把手教,按照“我的目标”,“我的研究”,“我的评价”三大模块去设计。又根据这三个模块提了具体的要求,每个模块中老师都要转变自己的立场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设计去思考,是为了更好的想学生所想,思学生所思,并且在每节课中都有让学生去提问,这样孩子们通过自己的研究后提出自己发现的问题,可以推动学生的真实“深度学习”,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使我意识到学生的预习是多么的重要,对于我们一、二年级的小朋友来讲,很少有小朋友预习,都是根据幼儿园的已有知识,我们应该从小培养他们的预习习惯,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也意识到了学习单的设计可以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多大的“便利”。这里的便利更多的是学生学习路径的便利和学生自主学习的便利。

    书中通过丰富的案例和实践经验,展示了社会化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我深受启发,下学期可以尝试将社会化学习模式引入我的课堂。课堂上学生分组合作,共同探讨数学问题,不让小组讨论浮于表面,为了讨论而讨论,平时在课堂上的讨论,大部分都是学困生在听没有参与进来。这时,张老师在书中着重强调了学困生都“提不出问题”怎么办?张老师书中讲到:“首先,我们身为教师,要充分意识到,学生提问问题的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其次,教师还要充分意识到,学困生在完成学习任务上存在困难,在其他方面同样存在困难。”我们老师可以通过深入访谈、个别指导、和制度激励的方式在帮助学困生提出问题,或者解决问题,当然这里面最重要的抓手还是学习单。

    我意识到社会化学习对教师的挑战和要求。作为教师,我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此外,我还需要学会倾听学生的声音,关注他们的需求和困惑,为他们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和帮助。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张老师通过自己的实践和经验,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意的教学世界。他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让我深受启发。以上就是我的分享,如有不当,请多指正,谢谢。

 

    书香暑假  阅读悦美。这个假期工作室的老师们在宋校长的带领下,以书为友,提升自己。我们在阅读中收获,在学习中进步,在交流中碰撞,不断吸收智慧营养,充实自己,共同成长!

阅读 25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